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239|回复: 18

天柱火(汪军作品),天柱山人绝对值得一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jianh327 于 2012-3-16 14:26 编辑

汪军:昨日国庆冒雨攀登天柱山,最大收获就是听郑炎贵、储向前二君说起寻找祝融墓有眉目了,就在天柱山北关一带,当地山民称作赫曦墓。火神祝融是古南岳天柱山的精魄,亦是崇火尚赤的楚国灵魂,皖江文化的底色。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寻觅祝融神迹的《天柱火》,在人民网还能搜到,如下)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每年正月我都有祭拜火神祝融的习惯,除了祈福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感受古老的蛮楚文化。最近几年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到皖江老街练潭,甲申年(2004)正月初八,和戏曲家王兆乾,作家甲乙,摄影家吴有为一道,满街红红的春联和灯笼,我们每人买了一挂一万响的鞭炮,在老街尽头的火神庙祭拜完毕后,点燃爆竹,丢入庙外香火炉里。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响声,天地间污秽涤除了,邪恶消散了,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乾坤朗朗万里无云,新的一年开始了。

  还有一次是辛巳年(2001)正月末二月初,与几个湖南的朋友,在衡山南岳大庙,那天雨雾茫茫,气压很低,庙门外大缸里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略显沉闷。拜过南岳大帝,我们一行又冒雨登上南岳主峰祝融峰,在山顶上,我对他们说,此南岳非古南岳,此祝融峰非古祝融峰,火神祝融没来过这里,祝融墓也不在这里,你们信吗?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从山顶说到山脚,从衡阳说到长沙,游览马王堆,岳麓书院,喝啤酒吃火锅,我一直都在滔滔不绝。晚上住进景观效果制造得如梦如幻的湖南卫视酒店别墅,那一行湖湘文化人依然没有离开的意思,我看得出,他们此时理智上已经相信我的话,但情感上犹有不甘,对他们来说这真的太意外了,一个湘妹子临走时还恨恨道,祝融居然没到过衡山,那我们的南岳岂不是虚假的?我说,熔铸了火神精神的南岳衡山是真实不虚的。

  在公元前,那时印度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土,古汉人信仰的是以大易为核心的阴阳五行体系,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与阴阳五行对应的是五岳信仰,据《尚书》、《周礼》、《礼记》等典籍记载,五岳信仰殷周就已盛行,帝王祭祀五岳是国家大典,自周天子至秦始皇汉武帝都没有中断过。在五岳中,东岳泰山司木,南岳衡山司火,西岳华山司金,北岳恒山司水,中岳嵩山司土,它们相生相克,此衰彼兴,此消彼长,生生不息。如果以中岳为中心,把东南西北岳串起来,就构成了华夏上古文明的轴心区,南楚北燕,东齐西秦,逐鹿中原。

  五岳自上古至现代,东西北中岳位置都没有变动,唯一变动的就是南岳。古南岳,古衡山,是现在安徽的天柱山,又称霍山,潜山,皖山,一山五名,这一点湖南人不一定清楚,但安徽人很清楚。需要澄清一点的是,很多书籍将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汉武帝自江陵浮江东下,溯皖水而上遵循古制祭拜南岳的行为,解释为是禅封南岳,这是大大的谬误,把唐虞以来的天柱山南岳史一下缩短了几千年。这一误解也说明了南岳改封后,上古文化精神在这一地区的渐渐湮灭。

  上古的帝王们没有胆量禅封五岳山神,更不敢改封,他们是自然之子,只会遵循来自远古的礼制和启示,对宇宙山川顶礼膜拜。但后世经过佛教洗礼的中古帝王们不信这一套,隋文帝杨坚登基后,为开拓南疆,改封南岳于今湖南衡山,将衡山连同南岳的招牌一起驮了过去。隋文帝父子破坏传统的事做了很多,不只这一件,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隋朝与秦朝一样短命,隋文帝被他的儿子杨广杀死,而隋炀帝杨广则以荒淫残暴著称于世。

  南岳封号没了,与封号同时在天柱山消失的是火神信仰,如今这一地区的文化符号是以三祖寺为象征的佛教禅宗,以桐城文庙为象征的理学古文,以金鸡碑为象征的徽剧黄梅。上古时期在这一带盛极一时的赤帝大庙,火神庙,南岳庙,祝融殿,早已荡然无存。

  上世纪末,我曾数度在这里寻找火神祝融的遗迹,“南方祝融,兽面人身,乘两龙。”《山海经》中的这寥寥几笔总让我想起屈原笔下的山鬼,上古的一男一女,让我在皖山丛林间的寻找充满诗意。虽然在《白虎通》中祝融被记载为与伏羲神农氏并列的三皇之一,但更多的史料记载祝融原名重黎,是黄帝手下掌管火的火正官,被黄帝派到天柱山(古衡山)担任司徒一职,死后葬于天柱山。天柱山成为火神祝融的道场,后世帝王祭拜南岳,就是祭祀集山神火神于一身的祝融。传说祝融墓在公皖山(天柱山)和母皖山(明堂山)交媾的峡谷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已卯年(1999)夏日,我中午驾车从太湖进山,经寺前、店前、来榜、野寨,夜间从潜山出山。黄昏过后,月明星稀,夜气沁人心脾,行至店前与来榜间,突然左侧天空惊现流火,把底下莽莽苍苍的森林照得通明,依稀有一神人驾于火之上,似在逡巡。我恍若梦境,目送静寂的流火在宏大的天宇缓缓消失。

  介于神人之间的天柱山祝融部落是楚人公认的先祖,楚人尊火尚赤,楚人崇凤好巫,楚人尚东,尚左,无不与祝融信仰有关。楚人自立国之始,就建宗庙以祀祝融,在楚国近五个世纪历史中,国都数度搬迁,自南郢迁陈郢迁寿郢,直至为秦国所灭,但南岳天柱始终是楚人心目中永恒的神山。

  所以,我非常理解“唯楚有材”的湖南人那么在乎我说的“祝融没来过衡山”,因为祝融是两湖人的精神之父,是楚文化的源头。但此衡山确实非彼衡山,祝融神迹与终老之地确实在千里之外的安徽天柱山。都是隋文帝杨坚惹的祸,他可以把封号搬过来,把山名搬过来,却无法把历史和传说搬过来。祝融自然也是地处吴楚之间的安徽人的精神之父,但南宋以后安徽在文化和习俗上渐渐“脱楚入吴”了,就像长久地遗忘古南岳天柱山一样,安徽人也长久地遗忘了他们的人文始祖祝融。何时能像陕西公祭轩辕黄帝,安徽人也开始在古南岳祭奠祝融?

  几年前在央视为《走遍中国》录制节目期间,古皖文化学者郑炎贵和我聊起天柱山复兴之道,我开玩笑说,在山脚恢复赤帝大庙,在山顶恢复祝融殿,让天柱火再红起来!

  那夜我目睹飘忽于公母皖山之间的流火,但在以后的回忆中渐渐分不清是幻觉还是真实。月下林中我恍惚看到了很多,从祝融到皖伯,从山鬼到刘兰芝,从左慈到王蕃,与世隔绝的山野掩藏着太多的秘密。祖先们在山中筚路蓝缕,走出丛林后,在水口建立城池,又沿皖水南下至大江之滨,建立更大的城池。一路上,他们的尸骨和陶器在土里一层层深埋,每一根骨头都有一段人生故事,现在,骨头们统统都不说话,从唐虞至楚汉,3000年间古皖人选择集体沉默,他们只让一个人代替他们言说,他们只让那个人表明他们活着的时候不屈服于命运的霸蛮精神,那个神一样的人或人一样的神就是祝融,而那贯穿南天的熊熊天柱烈火至今也不曾熄灭。汪军


发表于 2012-3-1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自己坚定的精神信仰!我支持“天柱火”
发表于 2012-3-16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山脚恢复赤帝大庙,在山顶恢复祝融殿,让天柱火再红起来!
     

发表于 2012-3-16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发表于 2012-3-1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不知道呢
发表于 2012-3-1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潜山领导要多做对天柱山有利的事,而不是藉山登仕途贻害百姓
发表于 2012-3-1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天柱山!
发表于 2012-3-1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融这个人本身就是个传说,有木有都还有一说,哪来祝融墓?!即使有祝融这个人,也五千年前的事了,桑田沧海,还能找到墓?!忽悠,绝对的大忽悠!
发表于 2012-3-1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第一次知道火神祝融与古南岳的联系,学习了。。。
发表于 2012-3-1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非怒撞天柱不周山之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27 08:20 , Processed in 0.07576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