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81|回复: 8

方舟子是黑社会头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学者李剑芒:方舟子是“黑社会头子” 必须控制                    2012年03月10日 11:04
来源:时代周报          
          字号:[url=]T[/url]|[url=]T[/url][url=]24人参与[/url][url=]0条评论[/url][url=]打印[/url]转发          
                            
(方舟子)
深圳卫视不久前做一组《揭密方舟子》的节目,刚播出几集就被迫腰斩,原因是方舟子的粉丝们不断打电话骚扰。
深圳卫视还遭方舟子在微博上“反击”,深圳卫视认为受到“毁谤”,要求方舟子公开道歉。
而方舟子对深圳卫视提出的道歉要求并不“买账”,他也回应让深圳卫视先给他道歉。
方舟子批评“深圳卫视是最无职业道德最下流的电视台”,他认为深圳卫视不该“请孙海峰去攻击我”。
孙海峰是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他因评论方舟子之妻刘菊花的论文涉嫌抄袭而与方舟子在微博争辩多时。
后来方舟子的粉丝们电话深圳大学,甚至要求深圳大学开除孙海峰。
孙海峰认为方舟子打假有其品牌价值,但他打假的背后则有其商业甚至政治目的。
孙海峰批评方舟子是“品质最为卑劣、社会危害最大的网络作家。”他呼吁人们必须警惕其毒化道德人心。
从方舟子的“打假”到他打中医和力挺转基因,不少学者对方舟子的批评声潮一浪高过一浪。
旅居海外的知名时政、经济评论人李剑芒认为,方舟子的选择性打假,不但没有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相反他制造了另一种不公平。
时代周报记者在3月7日晚就相关问题向方舟子核实时,他在电话里表示不愿接受采访,随即挂掉电话。
后院起火
就在方舟子四处“打假”之时,其妻刘菊花的硕士毕业论文亦卷入涉嫌抄袭的丑闻。
更要命的是,国内外竟有156人于近日联署致函中国社科院,敦促调查刘菊花抄袭论文及向公众交代。
刘菊花现任职新华社记者,2000-2002年为中国社科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
就在去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任刘菊花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的陈力丹表示,已举报刘的论文出现大量直接引用西方媒体的文章。
陈力丹认为,已经“超出正常所能容许的上限,属于剽窃抄袭”,他要求撤销刘菊花的学位。
联署声明表示,不满中国社科院一直没有公布对刘涉嫌抄袭的处理结果,敦促有关方面尽快向公众交代。
但中国社科院回复称仍未收到联署函件,之前亦没接获刘菊花涉抄袭的投诉,认为事件应交由专家鉴定。
而方舟子回应称,论文注明出处引用别人文章做法无不妥;又指出参与联署的学者,基本上都曾被他打过假,他声称被报复及有律师借机炒作。
方舟子在博客上警告,以后将把在公开信上签名的学人及其学生的学位论文也计入揭假范围,“以示我没有双重标准”。
对于刘菊花抄袭论文一事,方舟子并不认为算抄袭,他表示,“像这样情况,估计全国90%以上的硕士生都是这么写论文的。”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曹德和反对方舟子的这一说法,他建议方舟子“不应该过多从客观上找原因,应该一视同仁。处理这件事,对待自己的夫人也不能例外”。
曹德和是联署人之一,这次签名他只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并不是希望这封信能达到何种结果。
其实刘菊花涉嫌抄袭论文的事情,早在2011年4月就被媒体曝光。在举报未受重视的情况下,学界不少人士都卷入了刘菊花的“抄袭门”事件。
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他当时在微博上认为刘菊花论文确实有大量抄袭存在。但方舟子随即在博客上称《深圳大学新闻系副主任孙海峰博士论文也抄袭》。
实际上孙海峰并未抄袭,方舟子指出孙海峰涉嫌的文章,是别人当时引用孙海峰的文章未标明出处而已。
通过和方舟子在微博上的争论后,孙海峰要求方舟子公开道歉,并“对方舟子的污言秽语和造谣中伤等行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而旅居海外的知名时政、经济评论人李剑芒认为,方舟子的巨大传播力和个人道德低下的品质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如果不被有效的控制,他将成为网上的黑社会头子。
“他想黑谁,谁也逃不掉!”李剑芒担心“这个黑社会将威慑整个中国的学术界和文化界”,他呼吁“此害必须控制”!
对于方舟子此前的“打假”,舆论出现一边倒的支持时,他那“巨大传播力”确实也让他颇受争议,而方舟子也因此与多人结怨。

方肖之战
2010年10月10日,北京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书,让当时有着候选中科院院士之称的肖传国被判拘役5个半月。
法院的判决书表示,拘役肖传国的理由是,他犯了寻衅滋事罪。
肖传国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副教授,按照他的说法,他与方舟子在十几年前就结怨。
早在2001年的8月,肖传国就匿名“昏教授”,在新华网发表《对方舟子学术打假的批评以及反思》批评方舟子的“学术打假”方式。
此后肖传国也一直沿用这个名字与方舟子在网上争斗。直到2005年中科院院士评选,肖传国过了第二轮,在网上公示时,“昏教授”才被方舟子发现。
肖传国认为方舟子寻找他多年,“他就像发疯了,他就利用《北京科技报》,立马造很多谣。”包括指责肖传国伪造简历和学历等。
方舟子在《脚踏两只船的院士候选人》一文中称,质疑肖传国研究多年的“肖氏反射弧”并没有得到过公认。
“肖氏反射弧”是用截瘫后废用的体神经通过手术,将其与支配膀胱的内脏自主神经混合杂交,形成一种新的可从皮肤控制的神经反射排尿通道。
而患者接受手术后,则只需挠挠大腿内侧,就可以自主控制排尿。1999年和2004年,该项技术分别被国家卫生部鉴定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并且建议推广应用。
2005年9月14日,肖传国以方舟子撰文污蔑“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告上法庭。2006年8月份,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判决方舟子败诉。
虽然案件判下来了,但案件一直未得到执行。
在肖传国看来,方舟子输了官司后,就把钱全部放到他配偶刘菊花的账户上了。但律师查明他在中国没有银行账户,在美国也没有银行账户。
当时的律师调查还表明,方舟子不仅没有银行账户,“他在美国也没有房子,没有工作,他是个三无人员,他没有居住处。”
肖传国随后申请了强制执行,所有的费用全部从方舟子配偶刘菊花的账户上强行划走。
正因为法院的强制执行,方肖之间的争论才愈演愈烈,最后发生了所谓“肖传国雇凶伤人”事件。当时的媒体报道重点,也聚集在肖传国雇凶伤害方舟子上。
“这是一起冤案,我没有雇凶打人,更不能判我‘寻衅滋事罪’。”肖传国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正在着手起诉方舟子和相关部门”。
肖传国拿出了方舟子及其律师彭剑收买他的病人造假的证据,病人家属已承认当时被收买。肖传国的律师已经准备好了起诉方舟子的相关材料。
早年和方舟子同时在美国的肖传国,曾一直支持方舟子“打假”。但因为哈佛大学的夏建统一事,肖传国不得不质疑方舟子的“打假”方式。
24岁的夏建统是哈佛大学博士生,因当时杭州请他担纲西湖规划,当地媒体称他是“哈佛博士”,方舟子就举报夏建统并要求哈佛开除他。
肖传国认为方舟子不该这么“打假”,“博士和博士生就一字之差”,毕竟那不是夏建统的错。
对于方舟子指责肖传国的事情,肖传国除了用事实回应外,还多次公开承诺,“谁发现方舟子对我的哪一条指控属实,就奖励5万元人民币。”
肖传国的话放出多年,直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指出方舟子对他的哪一条指控属实。
神秘基金会
2009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发布通告称,将拿出12万元人民币用于“肖氏手术”受害者诉郑州神源泌尿外科医院虚假宣传纠纷共同诉讼案。
这笔钱是彭剑代表“肖氏手术”受害者提交的,资助用途只限于法院案件受理费、调查取证费用和办案差旅费,并无律师代理费。
根据通告的描述,40位当事人平均案件受理费为2000元、平均调查取证费用300元、平均办案差旅费700元,总金额合计人民币12万元人民币。
基金会还决定“设立‘扶助学术不端受害人专项基金’发起募捐,对上述申请项目分阶段予以资助,第一期资助额3000美元”。
15个月后的2011年2月20日,基金会再次发布一则彭剑提交申请资助的通告。
该笔资金用于资助肖传国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方是民名誉权纠纷案执行阶段方是民赔款项目,用于资助执行阶段的赔款。
这个资助赔偿源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8月在执行该案时,从方舟子妻子刘菊花的账号中划走了4万元人民币。
按照方舟子在接受CCTV《大家看法》节目采访时的说法,“就是利息还加上执行费。划走了,我们也都不知道。”
而此次彭剑申请基金会的40750.6元人民币资助,就是填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划走刘菊花账上的那笔钱。
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11月14日,此前由10名志愿者在美国筹备了近3个月,初衷是接受海内外捐款用于“科研打假”。
就在方舟子被肖传国控告败诉后,基金会筹备小组也表明,(方是民)方舟子先生及其领导的新语丝网站是中国科技打假的主力军之一,也是主要的受资助方之一。
但中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有明确规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组织募捐、接受捐赠。
方舟子随后在其官方博客发布通告表示,基金会只接受来自海外(含香港、澳门、台湾)的捐款,但申请本基金会的资助不受此限。
截至2012年2月9日,基金会共得到捐款79259.36美元,仅2007年2月7日一天就收到香港的6笔1000美元的匿名捐款,其中单笔最大捐款是2008年4月4日的一笔匿名捐款4000美元。
基金会的账目显示,除基金会开张的第一个月外,这几年的捐赠额呈现过四个高峰,分别发生在2007年2-3月,2008年3-4月,2009年底和2010年9-10月。
关注中国学术腐败问题的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副教授亦明(原名葛莘)曾对基金会公开表示质疑,在这个基金会获得的300多笔捐赠中,那几笔大额匿名捐赠显得特别刺眼。
亦明认为它们的捐赠日期很蹊跷,因为就在基金会收入跌至谷底的2007年2月初,有6笔来自香港的匿名捐款同日到达。
除了外界的质疑声不断,亦明也批评这个基金会的实质就是洗钱。
从基金会成立至今,基金会一共资助了4个项目,分别是对方舟子的4个诉讼和饶毅的一个诉讼资助。
除上述彭剑单独申请的两个资助项目外,还有他与方舟子共同提交了一笔38108.2元人民币资助申请和邓自闲代表新语丝中华文化社与饶毅提交了11200美元资助申请。

曾卖中医书赚钱
方舟子在美国多年,除了读博士做博士后外,他还曾经卖中医、养生类书籍赚钱。
中科大校友基金会的刘铮曾询问方舟子,“你离开实验室之后以何为生?”方舟子承认曾经“和国内的朋友合开的网上书店(汉林网上书城)”。
据了解,这个书城从1999-2006年关闭,其间一直在卖中医书籍。
就是这个曾经靠卖中医书籍赚钱的方舟子,后来却成了反对中医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医是伪科学,对中医进行完全否定。
方舟子还批评中医养生更多的是以讹传讹、迷信的内容,里面只是含有一些生活经验的内容而已。
不仅如此,职业和收入也成了方舟子的秘密。尽管一度引发公众的极大兴趣,但他始终以“打假斗士”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每谈及职业和收入,他总是闪烁其词。
早在2001年6月15日,《科学时报》刊发的《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在溃疡处撒“盐”》一文表示,方舟子是“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
文章还表示,“在生物学领域,这是方舟子本人的专业,而且至今他在美国从事的也是生物学信息咨询工作,因此在这方面是有口皆碑的。”
方舟子随后亦曾公开承认,“我还在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兼任咨询科学家”,但他从未透露服务于美国的哪一家公司。
而美国《科学》杂志刊发新华社记者熊蕾的文章称,“方舟子在美国受的训练,是一家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顾问。”
至少截至2002年11月,方舟子自己也承认他“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事互联网开发、写作和兼任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科学家”。
方舟子自称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时跟同事们克隆过一个基因。这个基因产品和艾滋病治疗有关系,所以有药厂买了他们的这个专利,每年都会为他支付一些专利费用。
稿费也是方舟子收入的一部分,他出了很多本书,他自认为“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所谓互联网开发,则是方舟子与人合作在国内开了个专门向国外留学生卖书的网站,他也可以拿到一笔钱。
加上在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兼任咨询科学家,方舟子“还是攒了一些钱”,所以他做自由职业者专门“打假”没有后顾之忧。
力挺转基因
就在这几天,美国有30万农夫控告孟山都。美国人控告孟山都的转基因污染了天然作物品种,转基因种植造成土地恶化,环境污染,转基因公司剥夺了他们种植有机作物的权利。
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也指责方舟子在转基因问题上撒谎:“转基因食品不仅无害,而且安全又环保,因为可以减少农药残留”。
蒋高明认为方舟子的话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其真实目的是为孟山都开脱。“他可以蒙蔽一些中国大陆善良的粉丝,但美国人还是不买账的。”
而方舟子这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头衔,从2001年6月初次露面到2003年后发生了变化,雇佣方舟子的公司从“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变成了“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
就在2004年第9期《科技中国》月刊上发表《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源于无知》一文时,方舟子仍注明自己是“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
到了2004年后,方舟子基本不提在美国的生物公司“担任咨询科学家”这个收入来源了。
但方舟子服务的那家美国生物公司以及他为公司提供何种服务,成了公众质疑的焦点。直到现在,这几个问题仍然是个谜。
其实就在方舟子亮出“美国生物信息学科学家”牌子的时候,他在中国也开始发表了首篇为转基因大唱赞歌的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
此后,方舟子一直是中国支持推广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呼声甚至超过了那些专门研究转基因植物的专家。
至少在那段时间里,方舟子“写了十来篇与转基因有关的文章,作过三次讲座”。
方舟子在《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一文中表示,“对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或导致过敏、转基因作物是否会破坏生态或导致基因污染等学术问题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在方舟子看来,“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甚至包括活跃分子,大多其实并不了解转基因技术是怎么回事。目前的这场恐慌,不过是因无知而恐惧的又一个例子。”
对转基因持不同意见的人,都受到方舟子的严厉批评。他甚至点名批评“绿色和平组织就是一个热衷于制造基因恐慌的反科学组织”。

发表于 2012-3-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争名逐利惹祸端
发表于 2012-3-10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舟子也是双刃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拜韩寒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近期70后作家冯唐在给韩寒的一封信中对此发表意见。全文如下——

见信好。

虽然和你不熟,但是认识你有好几年了。你我没碰面之前,我老早就听说过《三重门》大卖,多处见过你头发老长的照片,知道你身手矫健、赛车常胜。你我碰过两次面,第一次是路金波搞活动请我们几个一起去澳洲玩耍,金波是你我共同的出版商。好久出去没玩耍了,我很开心,在海边和一个美女散步,在街头听另一个美女讲八卦,晚饭后在酒店和第三个美女喝澳洲红酒。你常常在睡觉和照相,你相机的散景效果很好。第二次是在金波的婚礼上。你来晚了,到处打招呼。那次婚礼挺真诚,新婚夫妇告诫客人们,不许发微博,放松了的客人们收起手机,专心致志地在礼堂里到处体会爱情。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尝试读过《三重门》,老气横秋,不好玩儿,没法下去,看了《长安乱》,翻了《一座城池》,偶尔看你的博客短文。坦率说,我不喜欢你写的东西,小说没入门,短文小聪明而已。至于你的赛车、马战和当明星,我都不懂,无法评论,至于你的文章,我认为和文学没关系。文学是雕虫小道,是窄门。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但是还没死绝。这条金线和销量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在某些时代,甚至负相关,这改变不了这条金线存在的事实。君子可以和而不同,我的这些想法,长时间放在肚子里。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的春节,方舟子说你“代笔”,不少人就着方舟子质疑的微博看了春晚。我和方舟子完全不认识,我认识的两个胖子罗永浩和菜头也从来没有说过他一句好话。我看过方舟子的两个访谈视频,完全不喜欢这个人,但是充分肯定他在现实存在的积极意义。我的印象中,似乎每个大学宿舍楼的每一层楼都有这么一个方舟子,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抬杠,你说宗教有用,他就说宗*的用途其实都能被其他非宗*的物质替代,比如大*就能产生宗*崇高感,你说中医没用,他就说中医的安慰作用难道不是作用吗?我们通常叫他们“杠头”,平时不搭理他们,失恋之后找他们聊天,打发失恋最初那两三星期最无聊的时光。我对于“代笔”这个议题也没有任何兴趣,除非本人承认,这个议题几乎是不能被证明的。哪怕代笔人指控,没有两人交接代笔工作的录音带,本人都可以完全否认。所以最初听方舟子的各种臆断,怀疑你有代笔,我完全当成笑话,完全没动脑子,转身忙别的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而是你和你的粉丝对于质疑的过激反应让我多看了看方舟子收集的资料,产生一些疑问(只是疑问,没有任何结论)。一是你绝少谈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二是你文风改变太多。第三是你这次对于方舟子的反应过激。他吐口口水,你还一口口水,一口不漏。之后,你还悬赏,还晒手稿和家信。以前你身经百战,每次都得胜回朝,这次不至于这样坐不住啊。某些媒体和公知曾助推你成大名,“代笔”大战之后,他们大量发表挺你的文章,写得比方舟子的更烂,越挺越可疑。某公知私下和我说,韩寒这个大旗不能倒,韩寒倒了之后,改革要倒退多少年,太可怕了,这是大是大非。

是否代笔且不论,我个人觉得,更可怕的是,因为你的“神话”,这个现世认为不读书、不用功写作、下笔就能有如神助,不调查、不研究、大拇指夹着笔就能轻松论革命、论民主、论自由、出书无数,千万双手就在面前欢呼,捷径就在眼前,轻松出门,大道如青天。更可怕的是,这个现世认为《三重门》就是当代文学杰作、你就是当代鲁迅,你轻松论出来的革命、民主和自由就接近真理。“世无英雄,竖子成名”,稀松平常,历来多见。“指鹿为马”,几百年一现,一现之后,末世不远。能容“欺世盗名”但是不能容“指鹿为马”。这是底线,这才是大是大非。

是否代笔且不论,我个人觉得,更需要保护的不是一个神像,不管它是否建立在谎言之上,更需要保护的是现世越来越稀有的对于质疑的尊重、对于真相的爱好、对于写作的敬畏。这是底线,这才是大是大非。

冯唐
发表于 2012-4-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4-2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舟子看着就是个骗子,妈的,各种浮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2 18:54 , Processed in 0.08189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