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620|回复: 18

潜山两农村创业大学生铩羽返城 称"没有归属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舒州人 于 2012-2-11 18:50 编辑

       2月9日,来自陕西西安的王培东在北京租赁了一间小房子,为考研做准备.他是7月底从安庆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离开的,和他一起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就到此创业的还有同学陈勇,陈勇比他离开得更早.他们曾被评为“安徽省创业大学生先进典型”(全省共10名).王培东说:“在农村创业,除了资金和经验欠缺外,最大的障碍是没有归属感. ”
  惆怅离开
  两位农村创业者离别潜山县
  王培东的宿舍位于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委会二楼,他和同学陈勇在这里居住了一年多时间.陈勇是在7月中旬离开潘铺村回四川邻水家乡的.
  王培东和陈勇都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一个学的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个学的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2008年4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启动大学毕业生“联村三人行”活动,计划招聘一批志愿者前往农村基层创业.得知此消息后,王培东和陈勇立即报了名,随后他们被安排到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
  艰难创业
  希望发挥自身优势,增加蔬菜附加值获利
  王培东说,“在没有走出家乡的时候,我还感受不到什么;当我走出去之后,才深刻体会到农村的贫穷与落后.”陈勇则表示:“我们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若连我们在农村都无法生存,那只能说明我们太失败了. ”
  来到潘铺村后,王培东和陈勇就着手帮助村民建设蔬菜大棚. 22个蔬菜大棚建起来后,他们分到了其中的4个.王培东和陈勇的目标和思路是: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示范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村庄全面发展;带动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涌现,实现农村自主可持续发展.
  除杂草、挑粪水,出卖体力成地道农民
  但是,“面对手中的大棚,我们不知道种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种. ”王培东说,看到村委会副主任郭兴节种豇豆,他们就在两个大棚里也种了豇豆.但一场暴雨把田全淹了.后来又发现杂草太多,时间便花在了与杂草的战斗中.再后来他们发现豇豆叶子黄了,王培东和陈勇便到临近的潘铺中学厕所挑粪水,最终他们的豇豆产量不到1000斤.


发表于 2012-2-1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上文的两位同学主要是产品定位很盲目,二是销路没打开,三缺乏政府的扶持.我为两位同学的创业精神感动.也希望其他创业者汲取教训.
发表于 2012-2-1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自己也有原因吧。学校不好好学,其实我也差不多,眼高手低、
发表于 2012-2-1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遍地都是,可是经验却不是。
也算体验了一把吧。
发表于 2012-2-1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潜山没几个当官能真心的去帮回乡创业大学生的,那些当官的都是走过场,欺上瞒下的搞点什么假业绩来升官还差不多。
发表于 2012-2-1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失败也是一种财富:那就是经受了考验。
发表于 2012-2-13 1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儿投资环境能行吗?
发表于 2012-2-1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1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难,面临失败从头再来更难
发表于 2012-2-1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创业要靠自己,不能指望政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24 15:29 , Processed in 0.08609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