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025|回复: 4

[音乐心情] 电子杂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5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电子杂志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电子杂志之《相信》

电子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代,以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电子杂志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表现形式,它兼具了平面与互联网两者的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此外,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电子杂志延展性强,未来可移植到PDA、MOBILE、MP4、PSP及 TV(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目录
什么是电子杂志 电子杂志发展史 中国电子杂志的发展历史
电子杂志发展现状 电子杂志的发展趋势 电子杂志的优势 电子杂志的困境 电子杂志动力说 目前国内主要电子杂志发布平台 电子杂志新的盈利模式 电子杂志的制作 《醉美丽》青年电子杂志_作品展 《少年之上》文学电子杂志作品展 电子杂志iebook给力《国家电网文明》作品展 《Re-Sur-Gam》电子杂志iebook作品展 智联招聘《魔方》电子杂志iebook作品展 《山东信心服务专刊》多刊iebook作品展 《时光冢》电子杂志作品展什么是电子杂志电子杂志发展史中国电子杂志的发展历史 电子杂志发展现状 电子杂志的发展趋势 电子杂志的优势电子杂志的困境 电子杂志动力说 展开

编辑本段什么是电子杂志  电子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代,以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电子杂志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表现形式,它兼具了平面与互联网两者的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此外,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电子杂志延展性强,目前已经逐渐可移植到PDA、MOBILE、MP4、PSP及TV(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编辑本段电子杂志发展史  电子杂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BBS热潮中。“亡牛的祭奠”(Cult of the Dead Cow)声称于1984年发行了第一部电子杂志,并且持续了20多年之久。但是,这个情况是否属实存在激烈争议。费力克(Phrack)于1985年发行了自己的电子杂志,不同于“亡牛的祭奠”的单篇文章杂志,费力克的电子杂志每期都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别的文章,更近似于我们的纸质杂志的模式。网络合作小说杂志--《Dargonzine》于1984年在BITNET的学术网页上制作了自己的电子版本,而且直至今日仍在发行。
  “电子杂志"通常指的是完全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而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杂志。它的内容在早期顺理成章地与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相关。它的出版发行手段既得益于技术,同时也不免受到当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的局限。以由美国休斯顿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89年的电子杂志《公共检索计算机系统评论》(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缩写为PACS Review)为例,其办刊宗旨是对图书馆所有的可以为公众所利用的电子资源,包括联机书目、CD-R0M数据库等进行详细而及时的介绍。其出版于1990年1月的第一期使用的文件格式是ASCII格式,通过“公共检索计算机系统LIST”(PACS-L)发行。由于当时的电子邮件系统无法处理较大的文本文件,稍有长度的文章都不得不被分割成多个小文件向订阅者发出。
  “杂志的电子版',则通常指的是已发行印刷版的杂志,因为看好电子版面和电子发行手段的优势,又补充发行的电子版。其电子版和印刷版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只是版面和发行的手段有异。发行“杂志的电子版”的杂志,其印刷版往往已有相当大而稳定的读者群。发行电子版是一个适应时代技术发展的尝试。“杂志的电子版”,往往被界定为印刷版的附加物。但是由于杂志已有的基础及实力,以及出版商相对丰富的出版稍发行经验,这类“杂志的电子版”现在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国内引进的美国《科学》杂志电子版,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概念而言,“电子杂志"和“杂志的电子版”之间的差异现在已渐渐为人所忽略。当人们提到“电子杂志”(e-journal)时,指的往往就是所谓的“杂志的电子版”(Magazine Online)。
编辑本段中国电子杂志的发展历史1.中国电子杂志的起源  2003年1月,台湾的KURO音乐软件公司“飞行网”尝试着推出了一个以FLASH动画为基础,融入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互动杂志《酷乐志》.这种新兴的杂志炫酷精美、内容丰富,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追求,很快便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酷乐志》的迅速风靡,让“飞行网”的高层们预见到电子杂志巨大的发展潜力,决定正式投入资金去运作,并将电子杂志引入到网民人数更为庞大的中国大陆.
  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准备,“飞行网”的精锐电子杂志制作团队正式发行了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杂志——《酷乐志》.这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新鲜事物,刚刚问世就得到了时尚潮流人群的热情追捧,“飞行网”的高层们对这个状况感到惊喜,并开始详细规划电子杂志未来的发展方向.
  竞争总是残酷的.谁能想到,帷幕刚刚缓缓掀起,就在人们为开场喝彩的时候,“飞行网”却因为版权问题而悄声退出了历史舞台.主角谢幕离场,它身后留下的,是电子杂志无限光明的未来,和拥有几千万网民、潜力惊人的中国电子杂志舞台. 2.中国电子杂志的初期  在那个互联网发展最为迅速、电子杂志前景最为明亮的年代,多家大型电子杂志发行平台迅速崛起,风靡一时的ZINECHINA、XPLUS、ZCOM、POCO相继包装上线.后来的一段时间里,ZINECHINA、XPLUS和ZCOM在电子杂志领域领跑了许多年,这多多少少是因为他们拥有电子杂志行业里最纯正的“皇族血统”——在他们的董事会中,很轻易就可以寻觅到当年“飞行网”的高层.这使得ZINECHINA、XPLUS和ZCOM的品牌定位、理念更加完整,对电子杂志行业的理解也更加精确.
  杂志中国(zinechina)绿色电子杂志联盟网成立于2005年,以全新的技术,精心
  
Xplus 获“中国品牌媒体100强”奖

打造全新的数字影音互动绿色电子杂志平台。并以独特的I-MAKER绿色杂志DIY合成器给用户完全自主的发挥想象创意空间,从而体现互动平台的交流优势。zinechina立志于打造“全国第一绿色电子杂志平台”的经营定位,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和形式的内容渠道,并覆盖传统杂志渠道中的所有杂志类型。最终发展成为集媒体开发、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专业媒体发行机构。
  XPLUS电子杂志平台于2003年4月率先成立.创办人兼CEO夏鸿是北青报出身的一位资深媒体人,注重品牌的包装、宣传,这样的背景,对XPLUS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经营数字多媒体为主的XPLUS,在电子杂志的制作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炫酷的电子杂志表现形式,加上地毯式的宣传方式,使得XPLUS红极一时,成功获得450万美元融资,并一度在业内创下了诸多的第一.
  创建于2003年底.创办人兼CEO汪东风是“飞行网”高层出身,也是最早做电子杂志的那一批人.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他一直比较着重做内容,极少做宣传.因此相对来说,ZCOM没有做过XPLUS那样多的宣传,而是比较注重平台本身的发展,多年来一直在做口碑.ZCOM是把互联网上所有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子杂志汇集到自己的平台上,并做出分类归纳,使用户省去四处搜索寻找的时间,在ZCOM的平台上就可以找到各种感兴趣的电子杂志.独特的理念和优良的品质使得ZCOM吸引了风险投资巨头凯雷的视线,成功得到了千万美元的风投.
  POCO同样诞生于2003年.它以经营P2P软件为主,不能算是单纯的电子杂志平台,而是一个中文多媒体共享平台.其创办人兼CEO姚鸿本就是中文热讯经理人出身,也就是说,在POCO创立之前,姚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姚鸿更看重网站整体的运营,他于创建初期就吸引了千万风投.
  这就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子杂志史上最重量级的四个品牌.纵观电子杂志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电子杂志的兴衰是与它们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3.中国电子杂志的迅猛发展期  随着ZINECHINA、XPLUS、ZCOM、POCO各自的竞争、提高、创新、完善,电子杂志行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新兴的网络奇葩.
  经过两年的锤炼,电子杂志行业产生了新的变革.超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电子杂志的制作方面,网络营销的先进观念也被植入电子杂志发行平台.至此,电子杂志的观赏性和互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企业广告的受众人群发展前景越来越诱人.这也是网络发行互动媒体市场的“第一个春天”.
  2005年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电子杂志的元年.
  电子杂志的风潮席卷了整个互联网,无数风险投资商看到了随风而来的商机.于是,大大小小数十家电子杂志发行平台应声而起,数百种电子杂志争先恐后地闪亮登场.如VIKA、MAGBOX、iebook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紧随其后的2006年,是名副其实的电子杂志年.
  这一年,XPLUS推出了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完整实现了集发行、下载、派送、订阅、制作、上传功能于一体的电子杂志平台.2006年初,XPLUS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600多万,其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电子杂志《爱美丽ME》总下载量达到700多万册.风头正劲的XPLUS当时在北京市最黄金的地段租下了整整6层1000多平米的办公区,员工人数超过200人,风头一时无俩.而繁荣的背后,XPLUS早已不知不觉地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ZCOM已经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杂志发行平台.ZCOM的电子杂志平台上,搜罗了几乎全部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子杂志,其电子杂志订阅器注册人数已经900万之众.由ZCOM制作团队研发的电子杂志制作软件ZMAKER,同时兼顾了新手与专业人士的使用感受,至今仍然是各电子杂志制作公司和网友DIY电子杂志的首选软件.2006年7月,ZCOM成功收购全球下载人数最多的下载软件FLASHGET.同年9月,ZCOM与国内最权威的人文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同名电子杂志,于是,国内首本涉及专业领域的电子杂志正式出现在ZCOM的平台上.
  这一年,iebook第一门户正式研发推出iebook超级精灵,iebook是一款互动电子杂志平台软件,iebook以
iebook第一门户

影音互动方式的全新数字内容为表现形式,集数码杂志发行、派送、自动下载、分类、阅读、数据反馈等功能于一身。iebook现有注册用户近200万,并保持每日30万以上的活跃用户,iebook杂志总下载数超过1000万,iebook是最具规模的互动电子发行平台。
  自上线之初,iebook便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iebook将音频、视频、交互性能等数字内容表现形式,毫不吝啬地通过电子杂志呈现在网民面前,彻底颠覆了平面杂志的阅读习惯!iebook2.8软件的推出,在界面人性化、软件稳定性、内容丰富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中国电子杂志的平稳发展期  进入2007年,电子杂志已不再那么火爆.
  许多2006年横空出世的电子杂志发行商,都曾经打着要超越XPLUS和ZCOM的旗号,得到了巨额的风投.言犹在耳,却已寻不到他们的踪迹.
  2007年底,号称每月近百万业绩的XPLUS多次传出被收购.而事实是,没有人投愿意进入XPLUS了,2006年无数失败的案例,使得风险投资商们愈加谨慎.从各大搜索引擎上数据的可以看出,XPLUS下半年的关注度远远低于上半年,原因就是——风投的钱花光了.企业成功的原因是相似的,没落的原因是迥异的.XPLUS从盛极一时到最终退出电子杂志的历史舞台,根本原因就是风投的粮断了.可惜XPLUS曾经离成功那么近,却输给了自己.
  让人惊讶的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作为电子杂志领域唯一仅存的硕果,低调、不善宣传的ZCOM却顺利获得了风投的第二次注资.毫无疑问,ZCOM的电子杂志发行平台是最为优秀、内容最丰富的,但在电子杂志行业整体低迷、多数同行选择退出或转型的时候,ZCOM仍然能够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应该说对于整个电子杂志行业来讲,都是幸运的.因为ZCOM是电子杂志唯一仅存的一面旗帜,甚至直至今日,也没有与之比肩的竞争对手.龙头老大不倒,电子杂志的未来仍然光明.
  进入2008年,ZCOM的电子杂志平台日趋完善,上线的电子杂志也更加全面.同时,该网站面向杂志人的SNS社区“大杂院”正式开通.ZCOM的进步,对于整个低迷的电子杂志行业来说,都是值得欣慰的.
  2009年,又一股强劲的力量注入电子杂志市场——由中国知网利用多年积累 的国际领先的数字出版技术,全新打造的电子读物在线阅读平台——飞度BOOK杂志门户正式上线运营。其采用中国知网多年积累的国际领先的数字出版技术,模拟仿真书页样式,“原汁原味”展现杂志的原有风格和特点,并提供给读者无与伦比的真实阅读享受。飞度BOOK的诞生对电子杂志市场而言,无论从出版技术层面还是内容层面,都具有历史性的标记.
编辑本段电子杂志发展现状1 发行方式  电子杂志通常以如下两种方式发行。一种是由印刷版杂志发行商自行发行。这种发行商通常是较大的或发展较快的发行商。它们直接通过Internet发行其杂志的电子版,不需要任何中介。发行商对电子杂志从内容到版面都具有完全的控制权。
  另一种发行方式是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或称代理商发行。更多的发行商选择这种省心省力的发行方式。提供这种服务的代理商将许多来自不同发行商的刊物整合到统一的界面和检索系统中。它们往往在电子版面的设计,技术的更新和应用上有着很大的主动性和优势。用户通常也直接向代理商申请订阅并获得电子杂志的使用权。 2 价格  怎样为电子杂志定价一直是出版商和用户同时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发行方式的巨大变化,电子杂志不但没有一个象印刷版一样成熟而且相对标准化的定价体系,而且因为其与计算机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密切联系,电子杂志的定价还不免受到许多不断变化的外来因素的制约。出版商在探索市场、发展电子杂志用户的同时,又担心电子杂志对印刷版发行量的影响。因此,大多数出版商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将杂志的电子版与印刷版捆绑在一起发行。用户,尤其是图书馆用户必须首先订购印刷版,然后才能以优惠的价格获得电子版的使用权。对于图书馆和个人订户而言,这种收费方式往往令人难以接受。 3 用户使用权的保障  电子杂志与印刷版的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必须致力于对订户的杂志使用权或可获得权(accessibility)的保障。怎样在Internet上为合法的订户提供有保障的杂志使用权/可获得权,同时又将不合法的网上访问者挡在外面,是一个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在选择适当的实现方法时,必须权衡利弊,两者兼顾。大部分出版商往往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允许网上来访者浏览其杂志电子版的部分内容,比如样板文章、目次报道或者对于杂志的介绍等。而对于完全的内容,如文章的全文,则需要订户提供有效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的两种常见的方式是:向订户分发口令(称Sever-based passwording)或者利用Internet的网址和域名限制访问者(称IP filtering)。前一种方式是将主动权交给订户,订户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够上网,都可以通过提交口令浏览杂志。这种方式对于个人订户比较方便,也便于管理。后一种方式是将订户的使用权根据网络E或域名的分配而局限在某个范围之内,比如个人计算机的某个网址,某个图书馆的所有网址或者某个系的所有网址,甚至整个学校的所有网址。这种方式对于多用户的情况更加适用。 4 编辑风格和版面特点  电子版面的编辑方法是电子杂志区别于印刷版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电子杂志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关联最大,受其影响最深之处。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版面本身,而涉及到内容的多种表现方式,链接的选择和建立以及向读者提供的各种服务等等方面,成为杂志的灵魂。80年代末,电子杂志(如PACS Review)通常以ASCII格式排版,并通过Email发行。几年之后,电子杂志则以众多不同的电子格式排版,并通过WWW发行。对于读者而言,电子杂志的质量和发行方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而对于编辑和发行商而言,日新月异的工具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排版上的可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还有许多印刷版不可能想象的可塑性和巨大潜力。电子杂志在版面编辑上令人瞩目的特色是由如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1)电子文档数据库  电子杂志的核心是一个电子文档数据库。数据库中的电子文档携带着各种标识,使得文档可以被很方便地从数据库中检中并提取出来,然后按照不同的要求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再生',显示。相形之下,印刷版的核心则是一个个“千篇一律,,的复本,一旦印刷完毕,装订成册,很难改变其既定的面貌。从存储方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印刷版杂志被保存在世界各地,在个人的书橱或图书馆的书架上,承受着因岁月流逝和反复使用所造成的损伤。而电子杂志的数据库分布在有限的一个或者几个地方,通过网络供订户使用。不同的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显示方式,杂志编辑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文档进行不断的修改和更新。数据库的日常更新和维护以及电子文档的处理是电子杂志发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电子排版格式的多种选择  如上所述,电子杂志与印刷版杂志的一个不同在于它可以有不只一种显示方式。电子杂志在版面上的尝岗匾常期望迁就人们阅读印刷杂志的习惯。PDF格式、PostScript格式、早期使用的ASCII格式,用于显示、下载和打印数学符号的TeX和DVI格式以及扫描生成的图像如GIF或JEPG格式等都试图以与印刷版完全一致或者相似的形式来显示和打印文章。文章中包含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符号、特殊的字符和图像的杂志更是倾向于利用这些格式。其中Adobe Acrobat的PDF格式曾经,风靡一时。它的一个优点在于,读者不仅可以像浏览印刷版杂志一样一页一页地“翻阅”电子杂志,而且可以打印出与印刷版版面完全一样的文章,以便装订成与印刷版完全一样的一册杂志来。在1997年,PDF是出版商及有关电子出版项目将传统印刷版向电子版转换的首选格式。然而,PDF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PDF格式文件通常较大,下载耗时较长。其次,与印刷版相同的页面元法在计算机的一屏中完整地显示,读者必须上下翻屏,或者选择较小的比例显示,无论哪种选择都不尽如人意。另外,PDF格式最明显的缺陷还在于,它不提供超文本链接,以供读者在文章间自由地“航行',(navigating)。因此,与下面将要提到的支持超文本链接的HIML格式相比,PDF格式还远远不能体现出电子杂志的真正的风格。目前,PDF格式的实际用途通常是作为读者打印他希望以纸张为介质来保存的那些文章的一种工具。 (3)超文本链接的应用  电子杂志的编辑风格与我们熟悉的印刷版的风格迥然不同。传统的印刷版杂志采用线性的表现方式。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从开始到结束,按页码排序L一目了然。而电子杂志的最佳表现方式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的表现方式由超文本链接来实现。电子版面通常由一个个简短而紧凑的小“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内容一般可以用一到两屏显示,符合人们浏览、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模块之间以超文本链接作为联系,允许向前、向后或者跳跃式的转换。从文件类型来说,这种超文本链接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之间的链接,还可以链接其它类型的相关资料,如图像、声像、三维动画等多媒体对象。从内容上来说,超文本链接可以被应用到对文章所涉及到的其它相关资源的链接,如对传统的索引/摘要数据库的链接,由文章脚注到相关出版物的链接,以及对一篇文章发表后,其它引用了该文的文章的链接(Foreword Referencing)等等。超文本链接的各种应用,使得电子杂志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远远地超出了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的局限。而不同的杂志对于超文本链接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应用,也使得每一种电子杂志都拥有其独特的风格。这是传统的印刷版杂志所无法比拟的。基于这些原因,更多的电子杂志直接选择可以同时支持文本、图像和其它链接的HTML文件。其中还有一些出版商和电子版项目通过同时提供支持链接的HTML文件和方便打印的图像文件如PDF文件,而谋求鱼与熊掌兼而得之。 5 过刊的维护和保存  从技术上说,电子杂志的长期维护是其区别于印刷版的一个重要方向。印刷版杂志一经.发行即无法进行任何修改,发行商也就失去了对杂志的控制权。而电子杂志所采取的网上发行方式、数据库的设计特点以及文件格式的选择却允许它在发行后还可以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改进。这种更新的巧妙应用使电子杂志可以具有许多印刷版无法实现的新特征。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回溯索引”(Foreword
  Referencing),就是一种在杂志发行、文章发表后对引用该文章的文章所做的索引。这些新的应用在为电子杂志增色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
  谁应该长期维护过刊,承担并履行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责任呢?是图书馆还是发行商?从技术支持和方便的角度考虑,出版商或者代理商顺理成章地应该也能够承担起过刊的长期维护和提供的责任。然而,必须考虑到的是,一旦出版商或代理商因各种原因而停业或者兼并,它曾经出版的电子杂志还能否继续在线以供读者阅览呢?从图书馆的角度而言,它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功能是为读者(包括网上读者)提供杂志的过刊。但是,电子杂志的长期保存要比印刷版的保存更加复杂。它不但涉及到介质的自然消耗和损耗,还涉及到技术上经常性的更新和淘汰。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言,电子杂志目前所利用的技术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被淘汰出局。图书馆如果选择自行保存电子杂志的过刊的话,就必须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不断地予以关注和投入,方可保证电子杂志过刊的长期可用。否则的话,服务器无法连接、HTML文档中链接过时或失效等等恼人的问题势必影响电子杂志的可检索性和可阅读性,也势必影响到电子杂志的声誉。因此,电子杂志过刊的保存、维护和向读者提供长期服务的问题是图书馆在订阅电子杂志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子杂志的长期维护和提供需要出版商和图书馆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6 镜像  与电子杂志发行和长期保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当杂志在很大的范围内发行时,怎样有效地节省网络通讯资源。镜像是目前常见的选择。
  镜像,就是在几个不同的地理位置设立镜像服务器,提供一种杂志的几个拷贝,供不同地理位置的读者使用。这样,读者可以使用本地的拷贝,少付或者不付网络通讯费用。同时,读者下载、浏览杂志的速度也会加快。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在实施时却遇到了许多需要斟酌解决的问题。首先,使用镜像的一个前提是,电子杂志不因时间或技术上的需要而更新,这恰恰与电子杂志的可更新性相矛盾。其次,电子杂志对于链接的应用也是维护镜像服务器的一个难点。电子杂志往往不但含有目次报道与文章全文之类的杂志内部的链接,还含有许多与杂志外部的链接,比如与其它电子杂志、索引/书目服务机构的数据库等等的链接。因此,电子杂志的维护实际上会牵涉到除了杂志本身以外的很多方面。另外,不同的镜像地点所使用的平台及其它应用软件的兼容,不同地理位置的时间差等也会给镜像带来问题。美国的TULIP电子杂志项目在开始实施时的一个设计思想就是在发行时向美国国内的九个图书馆分别提供拷贝,以便各个图书馆在本地向读者提供服务。这种方法在项目实施初期使用ASCII文件格式而不考虑杂志更新时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后来,开始考虑使用以SGML为标准的HTML文件格式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总之,通过网络向分散在各个地理位置的镜像提供并实时地维护、更新多个拷贝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编辑本段电子杂志的发展趋势  电子杂志正处于其试验、发展和变化的阶段。各种尝试和设想层出不穷。虽然我们无法预言十年后电子杂志的面貌,却可以就近期内电子杂志的发展趋势作一番展望。 1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子杂志与网络技术,尤其是WWW技术的联系将越来越不可分割,对于不断更新的WWW技术的应 用是出版商和代理商的必然选择。
  电子杂志将利用成熟、开放的通用标准,使杂志能够在最大范围内,为更多的浏览及打印工具所兼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地址分配的标准化等问题将得到解决,更多的可供选择的电子杂志的发行方式将应运而生,诸如镜像发行方式所受到的技术制约也将越来越小。
  网络速度的大大提高使得电子杂志的可获得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网络通讯费用的不断下降也将为电子杂志的扩大发行等带来新的机会。 2 内部特征和外部链接  电子杂志的内部特征将日益丰富。更多、更便利的输出格式将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更多、更富于创造性的版面设计将层出不穷。
  各种链接的创造性应用将异彩纷呈。一方面使得读者在杂志内部的“航行"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子杂志的内涵大大地超过了一本杂志的本身,而成为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一个几乎可以无限延伸的集合体。读者可以通过一本杂志或一篇文章所包含的链接“走向',相关的文章、杂志、著作、书目/索引数据库、WWW站点以及作者的电子邮箱
  电子杂志将认同并采用标准的通用查询界面(如Z39.50),使得读者查询更加方便和透明。 3 图书馆的作用  电子杂志的过刊维护和保存问题将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由多方协作解决。过刊的维护和保存将不可能由发行商或者代理商独自承担。图书馆将在电子杂志的发行和过刊维护等方面更多地发挥其作为信息资源的保存者和提供者的作用。不仅如此,图书馆在电子杂志发行方面的积极参与还将使得它在电子杂志的价格系统的标准化上获得发言权,打破出版商在价格的制定等方面的独断,并使出版商与读者用户的关系得到良性发展。
编辑本段电子杂志的优势  首先,电子杂志是机读杂志,它可以借助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和海量存储,极大地提高信息量;
  其次,在计算机特有的查询功能的帮助下,它使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找寻所需内容成为可能;
  再者,电子杂志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是声、图、像并茂,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文字、图片,还可以听到各种音效,看到活动的图像
  总之,可以使人们受到多种感官的感受。加上电子杂志中极其方便的电子索引、随机注释,更使得电子杂志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电子杂志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大约于1993年在深圳由海天电子图书公司首次开发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杂志在各种传媒系统(如电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以往的发行、传播形式,也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它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
编辑本段电子杂志的困境1.媒介事件——部分电子杂志“遇冷  ”
  国内的电子杂志在经历一番烧钱过后,随着2007年几大主要提供商出现资金链的断裂,电子杂志的生存环境突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7月阳光导航濒临瘫痪的事件。
  阳光导航在出现问题之前,刚刚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评选奖,而且其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第一家上市的中国电子杂志公司。然而两年间与杨澜、吴征夫妇以及软银投资之间的资本纠葛,导致其资金链断裂而无以为继。无独有偶,就在这则消息被《中国经营报》报道之后不久,新浪科技又从数字媒体发行平台Xplus的公关部获悉,该公司将进行较大规模的裁员。而下半年一些曾被热炒过的明星电子杂志有些宣布取消发布,直接原因就是她们自己说的“没钱”。 2.目前国内电子杂志运营分析  造成两大电子杂志供应商“硬伤”的直接原因当然是缺乏资金,但缺乏风险投资却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曾经的投资人对电子杂志近期发展的隐忧。造成其困境的重要原因就是投资与收益的不平衡。
  首先来分析其投资情况,电子杂志看似不需刊号还可以省下纸张及印刷成本,但实际上其投资成本还是非常高的,这其中核心问题就是缺乏内容供应商。由此导致电子杂志平台经常需要自身参与到内容的写作编辑过程中去,使得公司成为写作、编辑、网上出版发行的综合体。另外,电子杂志供应商还为印刷媒体制作网络电子版,而很大一部分是免费制作的,再加上通常要为许多的印刷媒体制作,合计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最后还有办公场所等等硬件设施的投入。
  其次来分析其收益情况,按照目前的电子杂志运营情况,其收益无非来自两大来源:固定订户的订阅费以及网络广告收入。
  依靠网络订户所支付的订阅费基本上是一条死路。在习惯免费网络资源的网络用户心目当中,让他们花钱去在网上订阅电子杂志几乎无法实现,即便是发行平台一再声称他们的注册用户是白领层次也罢,因为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用户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搜到免费的内容。另外,目前各家电子杂志所提供的内容品质也不能确保网络用户就愿意花钱去看,因为所提供的内容本身就不是稀缺资源,在网络资源泛滥的时代下,用户也犯不着花钱购买。即便是现在国内人气最旺,相对而言水准最高且有大批忠实读者群的徐静蕾的《开啦》,目前也没有向用户收费而是全部免费下载。可见,收费阅读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基本无法实现。
  这就使得供应商只能通过广告收益来获取主要利润,那么能不能获得足够的广告额就成了问题,而广告客户是以网站用户的消费能力与文化水平程度为主要参考依据的。根据艾瑞市场咨询2007年10月发布的一份数据,中国互联网用户中:25-40岁的用户占到了整体用户的45%;大学专科及以上用户比例的用户占整体用户的69%;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整体用户的33%。⑺相比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4年发布的有关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的调查,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比例已经从21.9%上升到33%,同时文化水平程度也有增长。即使有此用户基础,但现在一些点击率高电子杂志仍以画报为主,甚至很多还经常打色情擦边球,这类电子杂志的读者显然不是许多财大气粗的大公司所需要的受众群体,而没有这些大的广告客户,仅是那些小打小闹的网络广告,实在是很难为这些电子杂志供应商实现盈利。而且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成熟的、有市场洞察力的大客户已经把投放广告置于做公关活动之后了。以《开啦》为例,国内著名的金山公司,就通过为其做安全检测这一公关广告行为来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并且徐静蕾本人还亲自表示感谢,可见这一公关活动做的恰到好处。如果只是在其电子杂志上投放广告,效果很难有保障。
  与此同时,两大主要上网人群(即在校学生与企业白领)在网络访问关注点上的不同,也使得电子杂志的用户定位以及企业广告投放的针对性方面出现新的难题。根据艾瑞咨询2007年11月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校学生与企业白领的网络访问习惯呈现截然相反的特征。在校学生集中度最高的前20类服务与企业白领集中度最低的20类服务中,共有12类服务重合。相反,在校学生集中度最低的20类服务与企业白领集中度最高的20类服务中,也有11类服务重合。” “在校学生集中度最高的20个服务类别主要为两大类——教育类和娱乐类。”“企业白领集中度最高的20个服务类别中,金融资讯、旅游房产、生活服务等类别占据了主要地位。”⑻电子杂志的主要阅读对象与参与对象是在校学生,但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同时他们所关注的与企业投放的广告的产品之间出现了矛盾;而企业若要在电子杂志中投放广告,他们希望获得的公司白领人群在电子杂志中又不是绝对的主角。这一矛盾需要广告客户更加准确的投放,如果收效不明显而取消投放,那么电子杂志便再次陷入缺乏资金的困境。
  另外还需要关注其它一些盈利模式,比如杨澜在她旗下的“天下女人”网站和杂志为席琳?狄翁的“海蓝之心”系列钻石首饰和杨澜的“澜”系列首饰打造声势并希望开展网上销售,但电子商务适不适合杨澜,会不会有其所宣称的众多高端女性受众光顾杨澜的有电子商务功能的网站及电子杂志,这需要市场来做最终的判决。
编辑本段电子杂志动力说1.作为印刷杂志网络版的电子杂志  当电子杂志刚刚开始流行之时,许多出版商就开始为他们自身的生存前景担忧了。“人们认为在网上可以免费得到的专业化网络杂志会把读者与广告从传统杂志哪儿吸走。”⑴但实际并不完全是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杂志出版商们更多时候认为互联网是一种补充。
  不过,这种补充更多时候是印刷杂志旗下的一个在线的对应物,杂志的印刷版与网络版以多重方式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些杂志的网络版通常比正在发行的印刷版滞后一段时间,因为要保证印刷版的销量。同时,许多印刷杂志,“比如《新闻周刊》,让读者去它们的网站获得更多的信息与更长版本的报道。”⑵杂志出版商旗下的网站也被用来从事电子商务,从而获得一定的利润。这些动力使得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印刷杂志相对应的网络电子版杂志有了很好的依托。 2.只在网络上发行的电子杂志  这种电子杂志由小公司、组织、团体或者是在网络上有共同观点、处在同一网络社群当中的人创办,很多时候这种电子杂志仅仅是为了满足其所在网络社群中的成员的乐趣,这展现了网络化时代的多元性与互动性。
  没有刊号的限制也没有纸张和印刷成本的投入,这些因素当初着实让投资人对电子杂志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但良好的互动性与稳定的网络社区用户才是电子杂志强大的内推动力。以国内电子杂志的领跑者,曾在2005年复旦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荣获2005年“最具发展潜力创新传媒”奖的POCO为例,当年取得初步辉煌并能够两次获得IDG共计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与其前期运营成功有直接关系。2004年POCO推出了博客网络社区服务来为其电子杂志运营初步的用户基础。
  之所以能吸引到风险投资以及广告商的青睐,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其所办的电子杂志内容水准有多高,而且很显然电子杂志的内容比不上成熟的印刷杂志,也不在于作为一种新媒体它在多媒体方面的表现力上,而是因为POCO的电子杂志背后依托的是稳定的、活跃的网络用户以及网络社区。阿里巴巴总裁马云也在近一段时间以来频频谈到网站的运营重点就是发挥用户的最大潜力,只有有了这样的基础,网站才能够取得稳步的发展。 3.网络社区重要性的历史根源  网络时代如此依赖网络用户与网络社区是有重要的理论以及历史根源的。用户概念的重要性较早时候就有了重视,“家庭成员不再坐在一起看电视。孩子们开心地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固定和移动平台之间同时做几件事。”⑶在这种传播环境下,“他们不再是观众、听众或读者,他们是用户。”⑷而对社区(公共集散地)发展的历史剖析则更有背景意义。以大量出现在17、18世纪的戏院或者歌剧院内的西方观众(而不是读者)为研究主线,当时参与戏剧的传统由特权阶级和平民共享。伊丽莎白时代的戏院里,观众显得随性的表达自我,他们甚至把剧场当作是自家的地方,时常胡闹骚扰戏子频频打断演出。18世纪中叶开始有所变化,以伦敦为例,去剧院看戏在各个阶级盛行起来。这个时期的平民观众表达的仍是集体意见,他们坚持不懈的成为主动的观众,维护其批评和引导演出的权力。而观众,特别是劳动阶级观众的主宰地位,或者说其活跃性越发膨胀,到了19世纪中期,上层阶级开始担忧。因为“这种集体的力量,可以很容易被更大的政治和经济的不良居心所利用,从而威胁社会秩序”⑸出于各种原因,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包括娱乐业主在内的一些改革家们都在试图去根除那些曾经堂而皇之过于活跃嚣张的观众的粗野行为,随后是情节剧、综艺表演一直到早期的电影院,各行业都演变为文雅体面的娱乐场所。他们的措施包括建造明显的舞台拱廊,将观众的座位固定,以及演出开始后关闭观众席上方的灯光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以往狂妄自大活跃异常的观众逐渐交出了他们曾积极主动的话语权,变成了消极被动的观众。电影的出现是一个过渡,它使得观众与表演者之间更加缺乏以往的互动反馈,观众变得更加被动,不过这个阶段,观众仍然是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而进入广播电视阶段之后,从公众到私人的使得观众不光失去了早期话语的主动权,更脱离的群体社区而局限在家庭当中了。“社会公众的人,从公民和社区成员变化为消费者、家庭成员或个人。不再是命运分享的社区聚会,而是各怀私利的家庭或个体的非人化的集合。公共空间被私人化了。”⑹网络出现的早期加速了这一私人化的进程。
  以上对观众由主动向被动的演变,由社区向私人渐进过程的历史层面的剖析,实际上就是要揭示从社区——家庭——私人这一发展过程,伴随这个过程的就是受众话语主动权的丧失。但是,网络环境发展到今日,已经把私人在网络上结成了新的社区,这一网络虚拟社区似乎把受众又拉回到了最早的阶段,那个过分活跃、充满主动话语权气息的阶段。而这正是现如今网络社区,一直到依托网络社区存在的电子杂志的动力,这一动力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积累。在这样一种虚拟社区的环境下,团体动力便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卢因的“团体动力说”就正是其理论根源。这也就更加深入的解决了之前有关电子杂志依托存在于网络社区中稳定活跃的用户才是其根本保障的命题。
编辑本段目前国内主要电子杂志发布平台1、ZCOM电子杂志门户  Zcom 是国内最专业的电子杂志发行平台,最权威的电子杂志门户网站。Zcom 收集了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免费电子杂志,使您再不用四处搜寻,来Zcom就可以得到您想要的。
  Zcom于2004年创立,在五年的发展中始终致力于推动杂志数字化,是电子杂志业界的代表品牌。2009年,Zcom已实现全方位的集发行、阅读、下载、订阅、制作、互动社区为一体的电子杂志交互式平台。用户可自行选择在线阅读或下载杂志,杂志下载后,可在断网的情况下随时翻阅,更方便网友间的互相传播,并可作为永久性的私人珍藏。
  优越的杂志订阅器、精美的在线版本、简单搜索杂志信息、轻松享受优惠订阅,Zcom让所有杂志爱好者都随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惬意地阅读。将杂志相关信息功能都汇集在一起,这就是全新的,新旧媒体相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Zcom电子杂志平台。 2、iebook电子杂志第一门户  iebook软件是飞天传媒于2005年1月正式研发推出的一款互动电子杂志平台软件,iebook以影音互动方式的全新数字内容为表现形式,集数码杂志发行、派送、自动下载、分类、阅读、数据反馈等功能于一身。
iebook电子杂志第一门户

iebook现有注册用户近200万,并保持每日30万以上的活跃用户,iebook杂志总下载数超过1000万,iebook是最具规模的互动电子发行平台。
  自上线之初,iebook便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iebook将音频、视频、交互性能等数字内容表现形式,毫不吝啬地通过电子杂志呈现在网民面前,彻底颠覆了平面杂志的阅读习惯!iebook2.8软件的推出,在界面人性化、软件稳定性、内容丰富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现在iebook已经升级到了6.0.0.4(2011)版。iebook超级精灵是全球第一家融入互联网终端、手机移动终端和数字电视终端三维整合传播体系的专业电子杂志(商刊、画册)制作推广系统。革命性采用国际前沿的构件化设
iebook2011界面

计理念,整合电子杂志的制作工序,将部分相似工序进行构件化设计,使得软件使用者可重复使用、高效率合成标准化的电子杂志;同时软件中建立构件化模版库,自带多套精美Flash动画模版及Flash页面特效,软件使用者通过更改图文、视频即可实现页面设计,自由组合、呈现良好制作效果;操作简单方便,可协助软件使用者轻松制作出集高清视频、音频、Flash动画、图文等多媒体效果于一体的电子杂志(商刊、画册)。 ie视窗系统的操作界面风格更切合用户习惯,,让用户操作简单易学,迅速掌握使用。开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直接生成四种传播版本,独立EXE文件或者直接web在线版本直接浏览。生成的杂志不需要任何阅读器或插件就可直接观看——打开ie看book!已成为电子杂志业的风向标。
  3、读览天下
  读览天下2007年成立于广州,是中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阅读平台。目前拥有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1000余种,内容涵盖新闻人物、商业财经、运动健康、时尚生活、娱乐休闲、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 读览天下致力于打造全新的数字出版发行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健康的生态环境,开创基于绿色阅读的时尚生活方式。上游面向传媒业和出版业,专门为其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其快速建立从出版到多元发行的数字出版发行平台;下游面向渠道、终端平台及用户,为其提供丰富、原版的杂志、图书内容和优质的阅读交互体验。
  凭借多年的技术实力,读览天下研发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在数字出版发行领域处于国内外行业领先地位的PEP数字出版发行系统。依托该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服务,读览天下已成功的和国内1000余家主流杂志社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包括纸媒资源的电子版转换、发行、技术平台建设和其他增值服务,帮助刊社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进程。 作为国内首家入驻苹果移动终端的原版数字杂志阅读服务提供商,读览天下始终引领着数字杂志阅读平台与移动终端的合作趋势。 4、Xplu  Nu Channel Inc., founded in 2003, is the leading company to distribute online interactive magazines. From the creation of content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Xplus software, Nu Channel is currently utilizing the internet for its delivery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year 2005, total magazine volumes exceed 28 million copies, both within China and on international markets.
编辑本段电子杂志新的盈利模式1.发挥多媒体表现形式的优势  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子杂志丰富的表现形式的优势,选择适合的表现内容,比如可以将新上映的院线影片、新发行的影视作品、大型舞台表演等,用多媒体电子杂志的形式进行宣传,可以作为首映式、首发式、新闻发布会等宣传工具,也可作为宣传品进行广泛传播。
  盈利点:利用文化产品的规模营销模式,用多媒体电子杂志强化视觉冲击力。目标客户群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电子杂志与它的客户群进行互动传播,起到规模营销的效应。而对于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发挥多媒体电子杂志的优势。 2.推广政府/企业多媒体数字档案工程  用多媒体电子杂志承载政府政务/企业文化。多媒体电子杂志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形式的多样化,多种形式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正因为如此,使多媒体电子杂志的推广平台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基于多媒体电子杂志本身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杂志的优势,将政府政务和企业文化从纸质文档变成多媒体电子档案,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专业程度,同时提高政府的政务宣传力度,增强与普通百姓的沟通。
  盈利点:对于政府而言,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电子杂志进行政府形象宣传,推广途径是政府综合服务大厅的触摸平台,或者制作成光盘,赠送给百姓,从而使政府和百姓有效的沟通,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对于企业而言,用多媒体电子杂志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企业文化和产品,从而提升企业文化内涵的专业程度。企业可以在展会、客户来访参观、赠送客户资料时运用多媒体电子杂志,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多媒体的形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3.嫁接目前国内发展最好的时尚平面媒体  多媒体电子杂志其根本的属性是杂志,我们可以为时尚平面媒体做多媒体电子版本。比如“瑞丽”。对于那些知名时尚媒体,他们的平面几乎近于完美,要想再发展就要做电子版的,而我们有专业的技术,可以和他们合作,借助平面媒体的目标客户群,发展多媒体电子杂志的固有用户。
  盈利点:可以和平面媒体合作,我们专门为他们制作电子版本。对于平面媒体而言,可以更好的完善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我们而言,可以借助平面媒体的客户资源,扩大多媒体电子杂志的影响力4.数字产品落地化  为企业制作多媒体数字产品资料。例如房地产公司,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做产品说明书,一般多为平面纸质宣传品。如果将这些纸质的资料做成多媒体电子杂志,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介绍,达到纸质宣传品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企业可以将多媒体电子杂志光盘赠送给客户,纸质结合多媒体电子数字产品,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广产品,宣传企业文化。
  盈利点:企业要选择更好的方式推广产品,这是必然。而我们可以提供一种更加适合企业推广产品的表现形式。这样双方都可以达到双赢。
发表于 2011-12-1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业要选择更好的方式推广产品,这是必然。而我们可以提供一种更加适合企业推广产品的表现形式。这样双方都可以达到双赢。
发表于 2011-12-1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12-1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12-1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22 18:03 , Processed in 0.09879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