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62|回复: 3

知识分子寿命短1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知识分子是指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在人们的印象里,他们知识丰富、修养深厚、性格温和,被认为是最能长寿的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人民的寿命越来越长,但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身边50岁上下的知识分子猝死的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处于事业的顶点,也往往是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知识分子的寿命情况到底如何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从事哪种职业的人最容易失去健康甚至生命?如何保证知识分子的健康安全?

  多份调查显示,知识分子的寿命已经大大缩短,北京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北京平均水平低近20年。

  上海社科院的《社会科学报》今年公布的一份跟踪了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近20岁。其中,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3.34岁,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

  全国的情况如何呢?一组国家有关部门一个专项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而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5年间,有134名专家、学者去世,平均年龄53.3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科研人员患病率高达80%,动物所体检未见异常的知识分子仅5%,数学所患高血脂症的知识分子占71%。

  20年来,我国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都在50岁上下撒手人寰。有人曾凭记忆随意罗列了一下这些英年早逝者:数学家张广厚、罗健夫、洪崇威,气象学家曾再顺,电力专家陈安乐,船舶专家华怡,物理学家蔡诗东、力学家卓克聪,世界宗教学家张跃,语言学家杨顺安。类似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大科学家的生命如此短促,与他们长期以来体力的透支大有关系。不少科研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白天忙行政,晚上搞科研,长期得不到身体休息和心理释放。

  超负荷的工作不仅伤害了这些大科学家的健康,现在,已经侵蚀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普通知识分子。

  雅典当地时间8月13日上午9时许,北京电视台摄像郑立在采访中突然昏倒,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无独有偶,今年4月,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杨迈连续几天工作后在健身房健身时突然猝死。他们的逝世让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词,那就是“亚健康”。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从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上海的亚健康率是73.49%,广东的亚健康率是73.41%,而北京的亚健康率最高,达到75.31%。

  知识分子的亚健康状况从北京中关村员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就可见一斑。在中关村,企业员工中流行一种观念———“宁要革命,不要生命”。中关村员工健康调查显示,在饮食上,14.1%的人早中晚餐都不规律,时饱时饿。因此患有脂肪肝、胃肠疾病,缺乏微量元素。睡眠方面,48.9%的人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58%承认睡眠没有规律,50%肯定自己睡眠中有打鼾的症状,33%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很差。运动方面,83%的被调查者没有运动习惯,只是不定期偶尔运动,经常处于疲劳状态;上楼或运动时感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体质下降、心肺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心理健康方面,42.1%选择“不清楚”,22.3%选择“有些问题”,46%的被查者存在心理健康轻度异常,58%的人承认自己有强迫症状、敌对症状。此外,84.2%的人承认工作“压力很大”,莫名其妙心烦意乱,遇小事易生气,容易紧张、恐惧、多疑,遇事往坏处想,强迫自己达到目标,心理轻度异常。

  对于人们越来越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认为,“职业枯竭”是主因,而工作导致的英年早逝也与职业枯竭大有关系。

  1961年,一本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的小说在美国引起轰动,书中描写的是一位建筑师因工作极度疲劳,丧失了理想和对生活的热情,因此逃往非洲原始丛林。从此,“枯竭”一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理论上被称为“工作所需的资源耗尽率高于补充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许燕对记者说:“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职业枯竭高发期。”她说,人对工作投入越大,越容易“枯竭”。“职业枯竭”者多是过度认同职业角色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敢冒险、迎接挑战;独立性强;自信、追求完美,追求成就;不允许自己或他人失败;意志力强且有决心。

  许教授说:“医生、警察、教师、心理咨询员等职业更容易出现‘职业枯竭’。”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至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公务员、演艺人员、出租车的司机等,而他们正是“过劳死”的潜在人群。科技人员在35岁到55岁就英年早逝的比例偏高;新闻工作人员中,死亡高度集中在40岁到60岁年龄段,占79%,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

  许教授说:“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性行为等。如果职业枯竭长期得不到调整,很容易出现亚健康,甚至过劳死。”

  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告诉我们,无论是亚健康还是职业枯竭,都与我国处于转型期,造成的人们心理浮躁密不可分。

  周教授对记者说:“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的转型期,表现之一就是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高风险的社会。也就是说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大幅度增加,而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整个社会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必然会在个人身上有所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精神疾患和心理问题。”

  转型期间,竞争压力增加,使人们的精神和谐与健康面临巨大冲击,有人会表现为心里浮躁、急功近利,追求不现实的东西,最后搞得自己过得非常劳累,生活不幸福,工作压力太大。

  周教授认为,“社会的转型是持续不断的,作为个人来讲,应该在社会的不断转型中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简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追求什么,对自己得到的东西永远感觉不能满足”。

  有研究表明,20年前的生活方式决定20年后的身体状况。保健应该从年轻时开始。

  现在的青年人是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呢?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天早上没时间吃早餐就要匆忙赶往办公室。整天对着电脑,有做不完的工作。吃饭不按点,饥一顿饱一顿。晚上,不是加班就是应酬,不少人成了都市夜归人。周末常常加班,即使不加班,也在考虑充电。常感到人情淡薄,交不到朋友。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没时间运动。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果年轻时不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陷入“前半辈子以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换命”的境况。

  其实,无论工作压力多大,我们都应该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境。在参与社会激烈竞争的同时,不如时常提醒自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为不管所追求的物质多么有价值,都比不上生命的可贵。 果仁.jpg
核桃油的营养成分中,人体不能合成的亚麻酸(Ω-3)、 婴儿.jpg 亚油酸(Ω-6)的比值和母乳相似,极易吸收,能促进婴幼儿神经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婴儿1.jpg 同时核桃油含有重要的补脑元素磷脂,在大脑中,磷脂类物质比重高达30%,承担传达信息的重任。另外磷脂是人体所需胆碱的主要来源,而胆碱可以促进细胞活性化,提高记忆和智力水平。从这方面看,核桃油具有缓解脑疲劳、改善记忆力以及帮助婴儿脑部发育作用

4.jpg 发一明核桃油采用优质的核桃仁做原料,特级冷榨成100纯核桃油 2.jpg ,纯天然;自然香。真正脑黄金---知识分子的福星! 1.jpg

3.jpg
发表于 2011-12-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遇事心态要好!淡定!坦然!知足长乐!
发表于 2011-12-6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型期间,竞争压力增加,使人们的精神和谐与健康面临巨大冲击,有人会表现为心里浮躁、急功近利,追求不现实的东西,最后搞得自己过得非常劳累,生活不幸福,工作压力太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吃吃核桃油,使自己年轻态: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10 20:43 , Processed in 0.08583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