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山顶之日 于 2011-1-11 11:56 编辑
历史的遗愿 在潜山县源潭镇万岁山南麓的源潭村境内,由西向东纵贯着一条发源于大别山区的宽五十多米的河流——鲁坦河。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其上游拦腰修建了红旗水库后,这条河的下游就自然成为了水库的溢洪道。千百年来,这里没有像样的桥梁,越河交通的方式只有大水淌着过,小水踩石头;每当山洪满溢,或冰寒刺骨季节,河水的阻隔都会给南北老百姓的往来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能在这里建造一道桥,是两岸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 鲁坦河的南岸的田畈上坐落着一群高楼、中楼、底楼合起来名为徐家搂的三个小村楼,清代光绪年间,这里曾出过一位颇为显赫的将军,名叫徐积诚。因其长期随左宗棠军队转战新疆各处,屡立战功,曾被赏赐正一品封典,敕封建威将军,官至相当于今天新疆大军区司令员之类要职。在潜山县近现代的著名人物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据坊间流传,徐积诚在位时,希望家族的后人用自己的家财做两件善事,其一就是在这条河上架一座大桥,沟通南北交通,为老百姓出行提供方便;二是在源潭街头的十字路口处建一座茶亭,一年四季供奉路人茶水。但其家人并未按照其嘱咐完成他的愿望,而是斥资广置了田产。他一气之下,竟从此未回故里。 可能徐老将军在九泉之下做梦也没有想到,历史的车轮辗转百年之后,一座长度43米、宽4米、两边设有栏杆,被定名为“幸福大桥”的钢筋水泥桥梁竟奇迹般地雄跨在鲁坦河上,这样的善事也只有今天的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祉的村官才能真正办得到。 这座大桥就是今天的源潭村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夏吉明,带领党支部、居委会班子成员,调动各种经济能力,从各方面筹措款项,共花了22万元,用了三个多月时间修建成功的。大桥建成后,为南北三个村的居民的南来北往,和三环高中的一部分学生的交通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源潭镇的路桥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也实现了先辈的百年历史遗愿。 幸福大桥全貌
笔者有诗赞曰: 题幸福大桥 千亩平畴一堑穿,而今两岸喜通连。 飞虹静卧清波上,幸福花开水底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