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94|回复: 5

[MTV|MV] 韦唯-爱的奉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奉献》这首曲子创作于198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有个《人与人》的电视栏目,宣扬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美好故事。这个栏目办得很不错,非常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个栏目一般是先讲述一个故事,结束后演唱一首歌,对整个故事起到一种烘托作用。当时,我和黄奇石两个人分配到的任务,是为《她比幸子还幸运》这个故事,写一首歌曲。

  拿到任务后,导演又找到我,希望我写的这首歌曲适应嗓音甜美的民族歌手演唱。当时定了希望由董文华来演唱。写了四五天,我把第一首曲子写完了。我自己并不是很满意。我平时对自己的每个作品都很认真,不管水平如何,但我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来写好。于是,我又另起炉灶,写了第二首歌曲,就是现在的《爱的奉献》。当时,我拿到黄奇石的词后,我觉得他写的词很好,琅琅上口,写歌的时候我就想,应该把这首歌写得深刻一些,一唱就能感动人。但写完后,我感觉并不是很适合民族歌手的演唱,民族歌手的声音不是很适合表达这样的情感,让声音比较浑厚的人来演唱这首歌。声音太高容易浅,而深沉一些的声音恰恰好。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具体如何还要看导演怎么定。于是,我把这两首歌都带去了,并把两首歌都唱给导演听了。导演听完后,当即就拍板定下了后面那首,也就是现在的《爱的奉献》。并问我准备请谁来演唱这首歌曲。我说想定给韦唯唱,因为我觉得她的声音比较合适,像我想象的那样低沉浑厚饱满。到高音时,她的声音又能表达出一种激情。


  导演想了想就同意了。录音的时候很有意思。那天韦唯因为有事来晚了,所以赶过来后没有带谱子,我把我的手稿给她看,并唱了一遍给她听。她很认真地听了后对我说:“刘老师,您放心吧,绝对没有问题,我一定能把这首歌唱好。”我觉得她很自信,很有把握。录了几天后,我觉得韦唯的音乐感觉很好,而且她是个很认真的演员。偶尔会向我提出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应该如何处理,高音怎么处理才好听;或者觉得自己唱得不理想,要求重新录制一遍。最后一次录音的时候,因为是为春节联欢晚会准备的,所以,来录音的歌手很多,大家轮流录音。论到韦唯的时候,有很多歌手都等在外面听。听了一遍后,大家都挤到监听室里去听歌,都觉得这首歌曲都很好听。连录音师都很兴奋,一边录音一边说好听。我自己当时也很高兴,因为得到大家的认可是件很让人振奋的事情。


  其实歌曲在89年春节前就播出了,但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后来,节目入选了89年春节联欢晚会,但前面的故事被换成了《人与人》栏目中的另外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写的是聂卫平姐姐家里的小保姆得了癌症,他的姐姐陪她看病,照顾她。虽然故事换了,但表达的意思、精神都是一样的。春节联欢晚会后,这首歌立即传遍了全国,几乎人人都会唱这首歌。这也让我觉得很欣慰。

图为《爱的奉献》作曲刘诗召。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首次采用直播形式播放,从此,这个一年一度的新年晚会成为中国数以亿计电视观众的第二道“年夜饭”。也许央视当初并没有想到,这个以煽情见长的品牌晚会日后会对中国流行音乐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一度左右它的发展方向——每年都会有一两首歌、一两个歌手通过央视春晚一夜走红,并且红遍大江南北、远近城乡。  
  
  韦唯及其演唱的《爱的奉献》(1989年春节晚会)便是这种“成名机制”的受益者之一。


  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到八十年代末期这十年里,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与物质的平衡模式被新型经济的杠杆撬动,晃晃悠悠之中,新的平衡状态在互有攻守的反复中逐渐露出可疑的轮廓,其中充满一代人的期待、失落、欣喜与无奈。


  对物质追求渐渐狂热的气氛开始让很多人感到不安,在这个时期,很多偶发的小事也会被风声鹤唳的忧国者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来讨论。对早先物质匮乏但精神振奋时代的怀念,加上对拜金主义的恐惧,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对爱的内心呼唤。《爱的奉献》一出世即深入人心。浅显易懂的歌词,舒缓的旋律,高尚的主题,深情的演唱,春节晚会的覆盖率,所有的因素都促成这首歌一跃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经典。


  

  
《爱的奉献》作词黄奇石(右)与父亲。


  当初写《爱的奉献》这首歌时,黄奇石并没有想过这首歌是否会流行。但歌曲一经推出,就如此受大家喜爱,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甚至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座右铭。这是黄奇石没有想到的。身为词作者,他把这一切归于曲谱得好。


  黄奇石说自己是“穷苦孩子出身”,因此,他从心里感激党,因为没有党也就没有今天的他。这也许就是他能把词写得如此贴近大家的生活,如此的饱含深情的原因。“我家在福建南部,那时家里非常穷,父亲虽然疼爱我,但还是不允许我读书,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他无力供我读书。我只好偷偷跟同学跑到镇里去考试。中学六年,我一直都拿助学金,没有助学金我无法继续念书。考上厦门大学中文系后,我依旧拿助学金,记得那时是14元,吃饭不用花钱。可以说,没有党,就没有我,更没有现在。我想,这种想法会永远存在于我的身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人是不能忘本的。”大学毕业后,黄奇石被分配到中国歌剧舞剧院,直到现在退休。


  1988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刘瑞琴导演,想把电视台的《人与人》栏目中的一些节目改编成小品。《人与人》由许多感人的小故事组成,致力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关系的一档节目。刘瑞琴导演请来了一些词曲作家,黄奇石和刘诗召也是被邀请的词曲作家之一。刘瑞琴导演给大家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并给每人都分配了任务。黄奇石拿到的文章题目叫《她比幸子更幸运》,故事说的是北京的一个中学生患了严重的肾病,需要进行换肾手术,可是,中学生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无力承担高昂的手术费。中学生的父亲心里非常难过,想到女儿从来没有去过海边,他想带孩子去看看大海。事情被中学生的同班同学知道后,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了出来。班主任知道后,又把这件事情及时报告了学校的领导。于是,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捐助。后来孩子父亲单位的同事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大家也纷纷捐款,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当月的工资全部捐献出来,大家都怀着一个心愿:希望中学生的病能够尽早医治好。这件事情经《北京晚报》报道后,真个社会都动员起来。大家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的病能尽快得到医治。刘瑞琴导演希望黄奇石能根据这个故事写一首歌词,要求贴近生活,不要喊大口号。


  看完文章后,黄奇石心潮起伏,非常感动。“尽管当时大家都不富裕,物质相对贫乏,可是作为一个人的真善美的东西并没有泯灭。而社会上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黄奇石提起笔来,很快就把歌词写了出来。“因为当时要求的是给小品做插曲,所以,我写的歌词并不完全按照平时写歌词的写法来写的,更没有考虑将来歌曲是否流行,歌词写得比较朴实,没有那些花哨的东西。”


  歌词交上去之后,黄奇石没有再想这件事情。1989年大年三十那晚,黄奇石的一个朋友正好从老家过来,黄奇石和朋友正在家吃饭。随着韦唯动人的声音想起,朋友对正在厨房里忙碌的黄奇石喊到:“电视台正在放你写的歌,快出来听听。”黄奇石出来一看,正是自己写的那首《爱的奉献》。不过,这次由头变成了聂卫平的姐姐和小保姆的事情。尽管内容不同,但要表达的意思和精神却是相同的。“春节联欢晚会后,这首歌曲立即在全国流传开来,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并传唱。身为词作者,我很高兴。”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奉献》的创作过程  

作者:依玫 发表日期:2003-12-12 20:40:00 

  《爱的奉献》
  作词:黄奇石 作曲:刘诗召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奉献给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  

  在日前的一个长途电话里,黄奇石先生给记者讲述了《爱的奉献》歌词的创作过程。  
  “当时,央视有个《人与人》栏目,有一次词曲作家碰头要为这个栏目写插曲,我领了个作词的任务———一个小女孩得病的故事。当时,有人送来《北京晚报》等相关媒体对此事的报道资料:小女孩患的是白血病,对一个家庭来说,治疗费用是天文数字;小女孩的同学掏出了零用钱,老师拿出了工资,学生家长自告奋勇捐资,爸爸的单位也集款救助……我看了以后相当感动,尤其是被小女孩的同学、老师、家长们的爱心打动了,不由一气呵成这一首歌词,也没有过多讲究词汇的运用。歌词直白而简单,只有2段,每段只有6句。”
  1989年春节晚会,有一出小品戏讲述的是聂卫平姐姐一家人帮助身患绝症的小保姆就医并使之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故事。小品快结束时,韦唯出来演唱《爱的奉献》。一些市民回忆当时情景,很多人都说自己当时哭了。春节晚会过后,这首歌就在全国传唱开了,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黄奇石回忆那晚,说:“当时,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自己写的这首歌。刚好一个朋友来北京,我在下厨,朋友突然喊说,快来,你写的歌在春节晚会上唱了。”  
  《爱的奉献》能够如此普及,是在黄奇石预料之外。黄先生在电话里说,这也因为曲子写得不错,曲作者刘诗召还谱过《军港之夜》等有名曲子。  

  《爱》成口号给内地流行音乐点了把火  

  记者日前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篇对春节晚会(1983—1991年)经典歌曲的回顾文章。文章说:其实,《爱的奉献》并不是在春节晚会上首唱的,而是在同年的一台节目中,韦唯就已先唱给一位身患重病的年轻女子的,那充满磁性动感的歌声让不少现场观众流下了伤感的热泪。春节晚会上,对象变成了聂卫平姐姐家的小保姆。
  虽然如此,这首歌还是那年晚会最煽情的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高潮,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首《爱的奉献》使韦唯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大歌手之一,而《爱的奉献》也作为公益歌曲成为爱心活动中的音乐标志,由于当时情景给人印象颇深,以至于后来韦唯一得罪观众就有人指责她不配唱这一首《爱的奉献》。  
  文章还说:由于这一首歌实在是太经典了,以至于人们已经不再将其当做歌名,而是作为一句口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据称有人总结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史,认为它有6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1989年,内地流行音乐创作颇为寂寞,年初,仅有黄奇石作词刘诗召作曲的《爱的奉献》流行。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奉献》的创作过程  

作者:依玫 发表日期:2003-12-12 20:40:00 

  《爱的奉献》
  作词:黄奇石 作曲:刘诗召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奉献给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  

  在日前的一个长途电话里,黄奇石先生给记者讲述了《爱的奉献》歌词的创作过程。  
  “当时,央视有个《人与人》栏目,有一次词曲作家碰头要为这个栏目写插曲,我领了个作词的任务———一个小女孩得病的故事。当时,有人送来《北京晚报》等相关媒体对此事的报道资料:小女孩患的是白血病,对一个家庭来说,治疗费用是天文数字;小女孩的同学掏出了零用钱,老师拿出了工资,学生家长自告奋勇捐资,爸爸的单位也集款救助……我看了以后相当感动,尤其是被小女孩的同学、老师、家长们的爱心打动了,不由一气呵成这一首歌词,也没有过多讲究词汇的运用。歌词直白而简单,只有2段,每段只有6句。”
  1989年春节晚会,有一出小品戏讲述的是聂卫平姐姐一家人帮助身患绝症的小保姆就医并使之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故事。小品快结束时,韦唯出来演唱《爱的奉献》。一些市民回忆当时情景,很多人都说自己当时哭了。春节晚会过后,这首歌就在全国传唱开了,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黄奇石回忆那晚,说:“当时,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自己写的这首歌。刚好一个朋友来北京,我在下厨,朋友突然喊说,快来,你写的歌在春节晚会上唱了。”  
  《爱的奉献》能够如此普及,是在黄奇石预料之外。黄先生在电话里说,这也因为曲子写得不错,曲作者刘诗召还谱过《军港之夜》等有名曲子。  

  《爱》成口号给内地流行音乐点了把火  

  记者日前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篇对春节晚会(1983—1991年)经典歌曲的回顾文章。文章说:其实,《爱的奉献》并不是在春节晚会上首唱的,而是在同年的一台节目中,韦唯就已先唱给一位身患重病的年轻女子的,那充满磁性动感的歌声让不少现场观众流下了伤感的热泪。春节晚会上,对象变成了聂卫平姐姐家的小保姆。
  虽然如此,这首歌还是那年晚会最煽情的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高潮,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首《爱的奉献》使韦唯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大歌手之一,而《爱的奉献》也作为公益歌曲成为爱心活动中的音乐标志,由于当时情景给人印象颇深,以至于后来韦唯一得罪观众就有人指责她不配唱这一首《爱的奉献》。  
  文章还说:由于这一首歌实在是太经典了,以至于人们已经不再将其当做歌名,而是作为一句口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据称有人总结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史,认为它有6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1989年,内地流行音乐创作颇为寂寞,年初,仅有黄奇石作词刘诗召作曲的《爱的奉献》流行。
发表于 2008-1-2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歌曲!一生难忘!好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27 21:18 , Processed in 0.07301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