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导读]分秒不差,“嫦娥二号”再次实现了“零窗口”发射。3年前,“嫦娥一号”实现了“零窗口”发射,节约卫星燃料120公斤,使得卫星在轨运行时间延长了4个多月,最终实现撞月。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是嫦娥二号发射瞬间的情景(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视频:“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本报讯 昨天18时59分57秒,在最佳“发射窗口”,搭载“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一个小时后准确入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 卫星“眼力”提高10倍 “嫦娥二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本次发射是“长征三号丙”首次担负月球探测卫星发射任务,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1次航天飞行。 在零星细雨中起飞约25分钟后,火箭把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嫦娥二号”铺就了一条“快速路”,奔月时间比“嫦娥一号”减少7天。 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之后经过3次近月制动,卫星将建立起距月球100公里的圆轨道。在这个比“嫦娥一号”工作轨道低了100公里的高度上,搭载在卫星上的7种有效载荷,将帮助“嫦娥二号”实现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目标。其中,新研制的CCD相机能够将图像分辨率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这颗卫星飞得更快,离月球更近,‘看’得更精细了。”在轨工作期间,卫星还将降至15公里高度,对“嫦娥三号”备选着陆区进行拍摄。图像的成功传回,将成为“嫦娥二号”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标志。 为“软着陆”奠定基础 “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投入约为9亿元人民币,卫星在轨工作设计寿命是半年。对于卫星的“归宿”,吴伟仁表示,落月、飞到更远的星空或是飞回地球轨道,需要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决定。 “如果说“嫦娥一号”开启了深空探测,“嫦娥二号”就是为‘软着陆’和更远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基础。”吴伟仁说。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3个阶段实施。继“嫦娥一号”完成以“绕”为目标的一期任务后,“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将共同组成以“落”为目标的二期工程。吴伟仁说,目前,“嫦娥三号”和“四号”正在进行初样研制,着眼于“回”的三期工程已完成方案论证,“至于载人登月,我国尚无具体时间表。” 蓄势 18∶45 发射进入15分钟准备程序; 18∶51 工程人员全部撤离,火箭加注完毕; 18∶58 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程序; 飞天 18∶59 准时发射; 19∶01 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 19∶04 抛整流罩,二三级火箭分离; 入轨 19∶25 星箭分离,卫星开始入轨; 19∶32 卫星展开太阳能帆板; 19∶39 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9∶40 卫星正常建立巡航姿态; 19∶55 准确入轨,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 直击 嫦娥“姐妹”最守时 继“嫦娥一号”后再次实现“零窗口”发射 场景1 液氢加注小心翼翼 二号发射工位背后的山坡,距离火箭不到1000米距离,二号发射工位上即将发射的是“嫦娥二号”卫星。 昨天下午16时,高97米、重4600吨的活动勤务塔已开到了发射场坪的另一端,发射塔上“长征三号丙”火箭在回转平台的环抱下,安静地伫立着。发射场上低温推进剂加注正在进行,操作手们小心翼翼地完成每一项操作。液氢加注是整个发射前准备工作中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一项工作。曾有人做过试验,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一个玉米粒大小的金属从一米高处落下产生的冲击力就可引起液氢爆炸。 在测发远控楼的指挥大厅里,电测、遥测、外测等系统技术人员,正对火箭和卫星做最后的测试检查;大屏幕上,各类数据、图表频频变化,调度口令声此起彼伏。 场景2 发控台按下按钮 “一小时准备!”01号指挥员鄢利清发出了口令。“呜——”刺耳的警笛声骤然响起,第一批技术人员开始撤离塔架,进入附近山洞。倒计时40分钟,发射塔上回转平台徐徐打开,托举着“嫦娥二号”卫星的火箭完全暴露在眼前。“30分钟准备!”第二批技术人员撤离。“15分钟准备!”最后一批技术人员撤离。 液氧、液氢射前补加开始,只见火箭上端雾气蒸腾缭绕:三级火箭使用的液氢、液氧储存温度分别是零下253℃和零下186℃,尽管燃料储箱进行了水平极高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散,直至发射前最后几秒。 “1分钟准备!”扶持火箭的摆杆迅速摆开,发射塔架上与火箭相连的各系统设备瞬间脱落,“长征三号丙”距离点火升空已经进入了读秒阶段。“……5、4、3、2、1”发控台主操作手郝军发出口令“点火”,并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18时59分57秒,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 分秒不差,“嫦娥二号”再次实现了“零窗口”发射。3年前,“嫦娥一号”实现了“零窗口”发射,节约卫星燃料120公斤,使得卫星在轨运行时间延长了4个多月,最终实现撞月。 ■ 揭秘 嫦娥奔月曾两定“佳期” “嫦娥二号”卫星正好在今年国庆节发射,卫星专家指出,这种巧合是“宇宙送给祖国61岁生日的天然礼物”。 经过综合计算,专家们从2010年的发射时机中挑选出了两个“最佳”,一次是在4月份,一次是在10月份,两次机会的发射窗口分别为3天。结合火箭、卫星的进度,专家们最终把发射时间确定为10月份,在10月1日、2日、3日共有3个窗口时间,10月1日为第一发射窗口。 “嫦娥二号”要为探月工程二期进行充分的技术试验和验证。其中之一就是要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该技术要考虑地月日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同时满足星箭分离时卫星处于奔月点、太阳能帆板展开时有太阳光直射、卫星到达月球后尽快执行任务等多种要求。 火箭发射最“怕”雨雷风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站技术人员介绍说,火箭发射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有三种情况是不能发射的。 第一种情况是出现雷电天气时。如果火箭不幸被雷电击中,就会直接损害火箭,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星箭俱毁。第二种情况是强降雨天气。如果火箭箭体长时间处于雨水浸泡状态,也可能造成其内部的电子设备损坏或线路的短路。第三种情况是大风。火箭飞出塔架后,大风会使火箭箭体发生飘逸,从而偏离弹道。 火箭会不会发生“撞鸟”事件?火箭技术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发射时的高温高亮火焰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会使飞鸟受惊而飞逃。在西昌发射中心,一个发射场四周树木郁郁葱葱,附近并没有驱鸟设备。本报记者 郭少峰 特约记者 陈清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