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26|回复: 6

“我亦潜山人”[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父亲对家乡有着深厚诚挚的感情,尽管他常年飘泊在外,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很少回家乡,但他依然十分关心家乡的一切。每逢家乡来了人,他都要热情接待,问长问短,甚至连屋前的大树长势如何,也要寻根盘底地问个不了。他对家乡的思念,真是老而弥笃,一直到晚年,还想着回潜山,要叶落归根。每逢年节,父亲总要按着家乡的习俗来过。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家乡的“小年”,1959年这天,父亲曾写了几首诗,以解他的乡恋之思:  潜山春节 一九五九年二月一日
  十二月廿四起屈指三十年,在潜山度春节。潜山不仅是潜山,还属潜山四围,大概都是一样。不过年月已远山河又新,此种春节当然变化更多矣。诗以志之。
  廿四风晴好晚天, 家家坟上响千“边”。
  灯笼燃烛门前挂, 迎接“先人”过小年。
  廿四谓过小年。是日须家家迎接祖宗来家过年。先人即吾乡所谓祖宗也。须办三牲并备爆竹向附近坟山迎接,若是过远,是则不请,但悬起灯笼迎之。家中祖先台上,亦办三牲,放边一挂,焚香礼拜。边,即爆竹也。(注:诗后小注系父亲自作。下同。)
  黄豆打成瑞露浆, 作来豆腐与“千张”。
  “茶干”咸菜冬菰炒, 淡酒三杯口味长。
  黄豆几升作(注:“作”应为“做”。所引用文字,为保持原貌,尽量不动。下同。)成豆腐,不论贫富过年一致也。“千张”即以豆腐压成薄片,“茶干”即五香豆腐干。
  门神对子与花笺, 贴了高墙就过年。
  等待烧香齐下拜, 先人接到在堂前。
  花笺以红纸刻花为之。以前门神对子与花笺贴上门框方为过年。
  年饭酒阑没事情, 堂前赌博闹纷争。
  吾人只靠桥兜坐, 闲话年成说到明。
  桥兜是松树所砍树兜,都夏日为之,晒干冬日用之。
  儿童喜气打灯笼, 辞岁高呼小院中。
  压岁无钱抓豆算, 识他南北又西东。
  云开初一艳阳天, 初四初三好拜年。
  清磬一声先拜祖, 高呼相好到堂前。
  拜年,先拜祖。香柜置有铁磬,轻敲一声,然后下拜。
  村前正唱采茶歌, 百副花灯未算多。
  狮子蚌精相对舞, 一班刚到一班过。
  家乡的民风是淳朴的,家乡的人民是勤劳善良的,家乡的山水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父亲一生虽然走遍了全国的南北大地,但他仍然热爱着他的故土。他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时,总不忘写上“潜山张恨水述”的字样。“述”,自然是遵照孔夫子教诲“述而不作”的意思,加上“潜山”二字,则完全是不忘故园之意了。
  父亲的笔名除“恨水”外,还有:旧燕、哀梨、哀、梨、并剪、藏稗楼主、画卒、崇公道、于戏、半瓶、逐客、报人、不平、我、油、大雨、杏痕、北雁、小记者、打油诗人、打油词人、东方晦、布衣、我亦潜山人、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等。此外,我还看过他的两方闲章,一曰:“程大老板同乡”,一曰:“东郭文丐”。从这些笔名中,自然可以看出他的情趣和性格,而有一些则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炽烈感情,即如“我亦潜山人”、“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和“程大老板同乡”等。
  在我没进入家乡之前,不知道家乡是什么样的。可是当我第一眼看到家乡山水草木的刹那间,我惊呆了,原来我的家乡是这样美!我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家乡雕琢得既空灵奇秀,又壮丽伟拔。处处是修竹翠篁,古树参天,河渠纵横,溪水潺■,野花遍地,稻滚金波。绿荫掩映之处,影影绰绰露出簇簇村舍;绿野平畴尽头,缥缥缈缈见得巍巍群山。在那叠嶂层峦万山群岭之中,一峰突起,如剑刺云霄,又似擎天石柱,直指苍穹,其腰间烟霞缥缈,似彩带飘盈,于雄奇威峭之中又平添了几分妩媚。这就是被明朝诗人李庚赞之为“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的天柱山。
  天柱山古称霍山、潜山,后称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乡亲们则又俗称万山。天柱山饱经沧桑,在古代就享有盛名。山名始见于《史记》,因其主峰深藏于群山之中,峰呈尖形,故曰“潜”,称潜山。史载秦始皇曾来此巡狩,汉武帝南巡,亦亲临皖山设台,封天柱山为南岳。天柱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探幽访胜之地,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朱熹、王士桢等历代文人墨客,都为天柱山之瑰丽奇美而赞叹惊诧。李白有诗曰:“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左‘山’右‘免’下‘冫’)绝称人意。”白居易亦有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销云雷。”朱熹更赞曰:“屹然天一柱,雄镇干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总之,历代吟咏天柱山的诗篇不可胜数。我的家乡这样美,父亲热爱她,有笔名为“我亦潜山人”,就不足为怪了。
  潜山虽然美,却又有不幸,那是因我们的邻县就是大名鼎鼎的“桐城”之故。安庆地区历来文风颇盛,桐城县更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自方苞、姚鼐两大家创立“桐城派”起,雄居文苑达200年之久。而张英父子双双入阁,两代宰相,尤为仕林佳话。因之,潜山人总有些抬不起头的感觉。父亲年轻时,少年气盛,偏偏不服气,听说人讥讽潜山专出半通不通的秀才冬烘之辈,于是就去查史书看县志,硬是想找出点依据,来让本县扬眉吐气。但是尽管他查了个遍,也无法与桐城抗衡。然而最后,在翻烂了县志的情况下,终于让父亲查到了他认为可以替家乡争来荣光的史料:民间流传,有人观潜山风水,说该县是“潜龙之地”,应出36把黄龙伞。但“龙气”不足,将流于“假”。这虽是荒诞不经的传说,但家乡人却言之凿凿,深信不疑,并说,“假”帝王系指舞台上的伶人所扮。原来,潜山文风尽管不盛,但却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如京剧奠基人、四大徽班三庆班班主、被人尊为“程大老板”的程长庚,其家就在潜山西门外;再如一代宗师杨小楼,乃潜山王家河人。父亲在县志上查到了许多著名京剧艺术家,高兴得很。虽然当时乡人对伶人极为轻视,而父亲则深鄙其陋,他曾感慨良深地说:“五代干戈小戏场,真假帝王不过是久暂之分耳,官又何曾贵于伶?”父亲在乡时和程氏后人交往甚多,对程大老板掌故遗闻颇有了解,并以“程大老板同乡”为荣,认为足可与桐城方、姚及张氏父子媲美,还自豪地宣称“我亦潜山人”。可见,在他眼中,家乡不仅是山清水秀,而且是地灵人杰!
  我是从事京剧文学剧本创作的,更以能和程大老板同乡荣莫大焉。
  父亲喜爱家乡,熟悉家乡,更以家乡自豪。他有许多小说都是以家乡潜山为背景的,像《似水流年》、《现代青年》、《天河配》、《玉交枝》等,对家乡的习俗、人情、世风等都有详尽生动的描写。而《秘密谷》,则是直接描写天柱山的。父亲把流传于当地的神秘谷传闻,通过丰富的想象,写成了一部寓言式的游记小说,今古人物对坐一堂,寓庄于谐,且又寄托遥深。这部书虽然父亲自认为不成功,但为《八十一梦》的写作打下了基础。《秘密谷》一书,数年前台湾曾有再版。
发表于 2007-3-2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看不懂!!! [s:6] 顶起来了!
发表于 2007-3-2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你在读北大,我还真不相信是你写的哟
 楼主| 发表于 2007-3-2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写的
什么北大啊
别乱说啊
我从网上看见的,为我们潜山人感到骄傲
发表于 2007-3-2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怎么不承认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3-29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我
发表于 2007-3-29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9 21:54 , Processed in 0.07920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