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219|回复: 24

我的启蒙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最远的距离 于 2010-9-14 22:11 编辑


                                             风雪见恩师

    我趿着的一双旧棉鞋,象两只死去的鲢鱼头,张嘴裂腮的。踩在厚厚的积雪上,雪被棉鞋蹂躏着,棉鞋被雪酱糊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声。我顽皮地听着雪的哀泣,故意找那没有人走过的地方踩,一拔脚,一个新的鱼头印到了雪地上。
    轻柔细碎的雪花,刁钻地闪进我的脖子,我伸出舌头舔着飞舞的雪花。凛冽的北风象无数把小刀,在我的脸上划割着。“哧溜”一声,我熟练地把已经流到唇边的两根“大葱头”汲回鼻孔,再用油光光脏兮兮的袖子揩一下,然后缩着脖子继续在雪地里捡没人走过的地方踩踏,欣赏那咯吱咯吱的声音。
    我的外衣明显比里面的旧线衣短许多,线衣袖子露在外面,袖口的线头散开了,弯曲的线头软绵绵的垂着,就象隔壁二婶的一头乱发,许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其实更像泡开的方便面。
    我背的黄书包,是开学前父亲去城里买来的,花了一块五毛钱,比起许多同学的书包---用旧布片缝制而成的“布袋”,要好看耐用得多。背着它去上学,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让我感到特别风光、自豪。
    下雪天,我手里提着火炉——四四方方的木框里放着一个黄泥巴瓦钵,上面横着一根木档。因为风大,出门的时候,母亲在钵上放了一片青瓦。火炉在腿边晃来荡去,碰撞中炉灰沿着雪地一路洒去,蜿蜒的灰痕一直把我引到五里外的教学点。
    风雪中,一位叫方煦的民办老师站在教室门框上瞭望着他的学生。当我出现时,他连忙接过火炉,我则甩甩又累又酸的胳膊。方煦老师教我的语文课,一直到小学毕业。他个子不高,棱角分明的四方脸,微耸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精瘦精瘦的,就象我家门前那颗瘦弱的杉树。方老师排行老二,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喜欢古典文学。记忆中他常常摇晃着脑袋吟诗唱词,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显得很另类。他那抑扬顿挫的吟诵声象唱象念又象哭,因此山沟里少见多怪的乡民们给他取了个有点贬损性的外号——“二孬子”。不过他却是我们同学心目中了不起的人。

                            第一次作文

    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一次方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假期的一件事》。
    放学后,我坐在小凳子上一边摆弄着父亲从潜山带回来的彩色橡皮,一边用袖子揩着冻得通红的鼻头构思文章。天都快黑了,除了在格子纸上画了个既不像猫也不像虎的怪物之外,还没写出一个字。看着那个怪物,我突然想起了父亲喝酒后给我讲的武松打虎的故事,于是信手拈来地完成了一篇大作。
    三天后的一堂语文课上,我正手脚并用屏息凝神地和同桌王小国进行“战斗”, 方老师说要把一位同学的作文念给大家听听。我停下脚上的动作,假装很认真的抬头看着黑板,但我的胳膊却没闲着,用足了暗劲,紧紧的抵着小国的胳膊。课桌正中刻着分界线---一道浅浅的竖痕,一边是我的,一边是小国的,我必须保护自己的国土安全,绝对不容他侵犯了边境线;除非是我心情好的时候或者是我凑过去和他说话的时候。
   方老师刚刚念了第一句,我就知道是我写的作文,心里不由得美滋滋的,看来我的作文一定写得不赖。记得那篇作文的大意是:暑假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一起上山去砍柴,突然遇到一只老虎,大家都吓傻了,是我勇猛的冲上去,用柴刀把老虎砍死,然后和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刚一读完,同学们哄堂大笑,方老师也禁不住笑起来。笑得眼镜都斜下了鼻梁。他扶了扶眼镜说:虽然这个同学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不符合实际,显然是瞎诌的。方老师继续说:我为什么要把这位同学的作文读给大家听呢?就是要告诉同学们,写作文虽然需要想象力,但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凭空编造;要写出我们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所以要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另外还要多阅读课外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大家越来越喜欢方老师的语文课,因为他会讲故事。一个字,一个成语,一句话,都能够给我们讲出一段精彩有趣的故事。他给我们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讲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还让我们知道了论语和孔子,知道了在银塔山以外还有很大很大的世界,知道了还有和我们肤色长得不一样说话也不一样的人。我常常听得忘记了桌上的三八线,忘记了方老师“凶恶”的责骂,忘记了鼻子流下的“大葱头”,忘记了放牛时在平坦的草地上打滚,忘记了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摸鱼戏水……
    从此,我知道了怎样去写作文。


                                                 偷书事件

     四年级的时候教学点被撤并,新学校有个好听的名字---银塔小学。
     就在这个暑假,发生了两件对我影响深远的事:母亲的去世和小叔考上大学。一悲一喜间,我似乎也长大了不少,懵懂中觉得人是要读书的。守孝期间,方老师来看过我几次,除了给我补习课程,还常常带来几本《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选》之类的课外书。我开始减少和伙伴们的疯玩了,除了带着妹妹上学,课余就帮奶奶和父亲做点家务,到了晚上,我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方老师送的那几本书。
     当我不再为写作文而发愁的时候,我爱上了阅读。当我把小叔房里的书偷看完了的时候,就开始打起了方老师房间里那一堆书的主意。方老师的房间里有很多书,厚的薄的白皮的彩封的长的短的还有几本线装的,零乱着堆在那张油漆斑驳的三屉桌上。
一次,我在全乡小学生作文竞赛中得了个三等奖,方老师非常高兴,把我叫到他的房间里对那篇作文细细地点评,我配合着他嘴里的反问句不停地点头,眼睛的余光却在偷偷打量他桌上的书,除了《水浒传》《西游记》之外,其他的连书名我都没听过。我暗想:要能偷几本,放假就有得看了。
     终于在一个黄昏,我战战兢兢的溜进他的房间,慌不择书地拿了两本塞进衣服里,然后捂着狂跳不止的胸口,从后面山坡上一路狂奔地逃回了家。正所谓做贼心虚,我连书名都没看清就塞进床上的草垫子里。晚上打开手电筒一看,却是文言版的《三言二拍》和《水浒传》,因为看不懂,又塞回了床草里。直到初中毕业竟然一直没看,而两本书也不知弄到哪里去了。好多年以后,我曾经想过向方老师坦白,但终究还是没能下定决心。今天,我就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向方老师认个错。
     那年,我以全乡第五名的成绩考进了初中,同年方老师也招干进了林业站。毕业前方老师送给我一支黑色的新农村牌钢笔,和一个带着塑料封皮的笔记本。笔记本的扉页上方老师铁画银钩地写了一句话:乘长风破万里浪。
     二十多年过去了,钢笔和笔记本早已没了踪影。只有恩师“二孬子”的名字一直记在我的心里,一起记着的,还有被我偷来却又没看过的那两本书。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灌个水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选故乡的校本教材,算作是对恩师的深情回忆。
发表于 2010-9-1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发表于 2010-9-1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作文  是更上一层楼了  :lol
发表于 2010-9-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在想念“最远的距离”!
好的原创,像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小时候,冬天到学校时,也拿一个如你文中所说的火炉或者火桶,连拖带拽带到学校。上课时放在脚底下取暖。其实,基本不起作用,因为布棉鞋的底在雪地里弄得潮湿了,呵呵。有时候,放学回家时,火炉里还有零星的火星。大伙儿在路上就比起来,看谁的火炉里的火旺一些,很有意思。
我爸爸也是老师,他对待自己的学生特别严厉,经常不准学生在教室里烘火,谁要是把火炉拿到教室里,他会毫不客气地拎起火炉,扔到学校的天井里。我就曾亲眼看见被扔的火炉,在天井的地上滚了几个圈,草灰和炭火洒了一地......
发表于 2010-9-14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童年故事
发表于 2010-9-1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

是转载还是楼主大作?

“最远的距离”——好熟悉的名字。如果不嫌弃的话请加我QQ47258493,我想能有机会向您请教!
发表于 2010-9-1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9-14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美的原创!
学习并回忆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5 13:55 , Processed in 0.08456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