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545|回复: 19

中国现代人物画精选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七日断肠散 于 2010-6-20 01:42 编辑

点击查看原图
  南国诗人 高剑父 1935年 纸本设色 8lcm×36cm 香港艺术馆藏

  高剑父多年苦心孤诣地进行中国画的创新试验,最终创造出一种既富于民族风格又富于新意新貌的现代新国画。其画笔墨苍劲奔放、充满激情,风格雄厚奇崛,奠定了自己“岭南画派”开山祖师的地位。《南国诗人》画一背手执书、高声吟诵的诗人,其形貌伟岸,白衫飘飘,刻画了一位风流倜傥的雅士形象。背景明月高悬,枯叶飘零,表明这是一个秋时月夜、微风徐徐的日子。画中除了衣衫外,背景、头部微罩淡色,这不仅烘托了主体,也强化了这一特定时刻画中人的心隋,从而也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意蕴。


点击查看原图
  李印泉先生像 徐悲鸿纸本设色 75.5cmX43cm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1895~1953),江苏省宜兴县人。自幼随父学画,1919年赴法国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27年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油画、国画创作,先后任南国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立北平艺专校长。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常务委员。

  徐悲鸿中西绘画兼长,所作人物画造型准确,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徐悲鸿擅肖像写生,形神兼备,所作《李印泉先生像》是他人物肖像画的精品。画胜用西方素描染法.深入细致.结构准确.形象生动;衣纹用传统白描法,以线造型,用笔简练、概括,笔法类似任伯年。两者有机结合,创人物画之新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点击查看原图
  泰戈尔像 徐悲鸿 1940年 纸本设色 50cm×50cm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极力推崇和赞赏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提倡写生,反对摹古。《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力作。虽然,画家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运用了西方的绘画方法,但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人物造型以线为主,脸部染色结合素描方法,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个人风格明显。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画面注重主要人物的内在心理刻画,整个画面显出文雅、静寂,文化氛围浓厚。


点击查看原图
  与阿Q像 蒋兆和 1938年 纸本设色 97cm×52cm家属藏

  蒋兆和(1904—1986),四川省泸县人。自幼随父辈学中国画和书法,后又自学西洋画和雕塑。先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上海美专、京华艺校、北平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联委员。

  蒋兆和在徐悲鸿的道路上,继续向前,更多地把中国人物画的线描和西洋画的素描、解剖等技法知识融合起来,运用到水墨写意的人物画创作中去,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与阿Q像》是他的中国人物画中的佳作,使鲁迅塑造的小说人物,在他的笔下得以再现,神形逼真,内涵十分丰富。这个时期,是蒋兆和艺术生涯中的高潮,技巧成熟,精品迭出。在笔墨上,蒋兆和能够自如地把握光影与造型结构的关系,用顿挫有致、具有充分表现力的线条勾画形象,皴以凹凸结构,写形传神。蒋兆和的这种中西结合的表现中国画人物的方法,已自成体系,影响了好几代人。



点击查看原图
  杜甫像 蒋兆和 1959年 纸本水墨 131cm×90cm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蒋兆和的《杜甫像》以白描加效的手法表现唐代诗圣的孤寂傲骨,作品很有深度。画家一改传统绘画中塑造人物的概念化倾向,着力刻画杜甫的个性特征,注重人物的心理描绘。通过脸部表情揭示诗圣忧国忧民、压抑无奈的心境,整个画面充满悲愤苍凉的色彩。画中人物衣纹极为概括,寥寥数笔,线条刚韧劲健,转折分明,更有助于突出人物的伟岸身躯及人物脸部的复杂情绪。


点击查看原图
  雪中送饭 杨之光 1959年 纸本设色 288cm×l9cm中国美术馆藏

  杨之光,1930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省揭西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先后在武汉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历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作有《中国人物画法》。

  建国初期,大批年轻人积极响应号召,来到祖国边疆开垦荒地,以高涨的革命热情投入建设祖国的洪流中,虽然他们的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互相协助,不畏天寒地冻,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开垦出了大片良田,变“北大荒”为祖国的“北大仓”。杨之光的这幅《雪中送饭》图,反映的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建设祖国的那一辈人的高尚风貌。面对图中人物在雪地里开垦荒地,在雪地里吃饭,让人感怀的绝不会仅仅是创业条件的艰辛.



点击查看原图
  毛主席走遍全国 李琦 1960年 纸本设色 196.5cm×ll7.5cm中国美术馆藏

  这是画家李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众多领袖肖像画中不可多得的—件优秀作品。作领袖人物肖像、最忌讳的就是空洞、虚假,不能揭示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李琦的这幅《毛主席走遍全国》,虽然没有任何陪衬的景与物,但由于画家高超的造型能力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把一代伟人毛泽东刻画得形神兼备。尤其是画家为毛主席精心设计的一顶草帽,不但恰当地点出“毛主席走遍全国”的主题,也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领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


点击查看原图
  赏莲 宋吟可 1981年 纸本设色 69cm×69cm家属藏

  宋吟可(1902—1990),原名荫科,江苏省南京市人。青年时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作书籍插图并自学中国画。50年代流寓广西,任桂林美术专科学校讲师。40年代迁居贵阳。1951年后曾任贵州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组组长、贵州民族学院和贵州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贵州分会副主席、贵州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委员。

  《赏莲》是一幅写意人物画,表现河边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正伏石赏莲,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顿挫清俊的线条体现出画家笔法的娴熟、精到,观者从中可以体会画家挥笔时那份成竹在胸的自信,从疾笔的运行中更可看出画家随心所欲的潇洒。这种奔放的笔势,源于画家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对人物动态的准确把握。画中少女的形象健美,姿态大方生动,腰肢扭转自然,双手托腮活现了少女的妩媚多情,明眸、纤手溢满了青春的活力,那被蕉叶遮住的长裙,隐含着形体的修长。尤其画中少女那种发自内心畅快愉悦的微笑,富有无穷的魅力,显得那样欢乐、健康和开朗。


点击查看原图
  关汉卿 李斛 1962年 纸本设色 85cm×60cm,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关汉卿》是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而作。画家在作品中娴熟地运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脸部全部采用线描,目光专注,半身向前斜倾,一手握拳,衣纹挺健,生动地表现了一位杰出戏剧家的深沉和智慧。著名戏剧表演家蓝天野先生回忆到,当年人民艺术剧院排演话剧《关汉卿》时,关于关汉卿的形象设计,找不到可供参考的资料。正在苦于无奈之时,大家看到了李斛的画作,一致认为关汉卿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李斛创作的关汉卿这一形象得到了中外专家的认可,我国和前苏联均将此画选印为纪念邮票。


点击查看原图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黄胄 1976年 纸本设色 240cmxl80cm黄胄美术基金会藏

   黄胄(1925--1997),原名梁淦堂,河北省蠡县人。早年师从赵望云学习中国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美术记者、编辑、创作员,1982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创建炎黄艺术馆。任馆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出版有《黄胄画集》等多种画册。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描绘知识青年到边疆,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受到边疆人民热烈欢迎的动人场面。这幅画是画家在“文革”中遭受批“黑画”后重新握笔作画的作品之一。因为运动搁笔两年,所以画时非常用心,非常谨慎,每个人都有真的人做模特儿,解剖、透视都很见功夫。该画场面宏大,长长的驼队,众多的人物,十分壮观。多姿多彩的人物形态、动作、神情和丰富的衣帽装饰,以及驼背上的花毯都描绘得精到细致;小狗与骆驼形成了对比,更显得骆驼形象的高大,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其艺术效果十分完美。


点击查看原图
  日夜想念毛主席 黄胄 1976年 纸本设色 230cm×l50cm 日本长崎中国现代美术馆藏

  这幅画题材源于1956年黄胄随中央慰问团赴新疆时遇见维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的故事。这位维族老人为感谢党和毛主席让他翻身得解放的恩情,决心向太阳升起的东方走去,一心要去北京见毛主席,后在政府帮助下,真的到了北京,实现了他的愿望。这个故事大感人了,黄胄一直想用画笔把这位善良、质朴的维族老汉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描绘出来。他先后画过多稿,最后选定老人骑着毛驴,弹着冬不拉,唱着赞歌,迎着朝阳向东方走去。黄宵以流畅的线条、明快的色彩,塑造出了崭新的人物形象,鲜明地揭示了老汉朴实豪爽的人物性格和心向北京、思念毛主席的内在情感,达到了艺术的完美。此作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一天,赵朴初先生为此画补写了题记,更增加了画面的感人之情.同时作者还应我国外交部和历史博物馆的要求,为日本长崎中国现代美术馆画了同样一幅,原画藏于该馆。


点击查看原图
  藏童入学图  黄胄 1962年 纸本设色 139cm×368cm炎黄艺术馆藏

    1962年黄宵赴西藏中印边界采访,邵宇为他送行,应邵宇要求而作了此画。当时黄胄正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画这幅画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以阔笔疾速挥写画奔马,以细线经心绘藏童,强化了骏马与藏童行进中的运动感,使狂奔的马蹄声和藏童的欢笑声荡漾出画外。整个画面笔墨痛快淋漓,气势磅礴夺人,充分展示了黄胄泼辣、强悍的画风和水墨人物画的超人才能。


点击查看原图
  一辈子第一回 杨之光 1954年 纸本设色 101cm×63cm  中国美术馆藏

   杨之光的这幅写意人物,以精炼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平生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心情。图中老人的衣纹用笔中侧锋并用,粗细变化丰富,准确而率意,恰当地表现了粗布衣衫的质感正侧面头部刻画较为深入,已明显地结合了西方绘画的光影、明暗表现方法,真实地表现了老人头发已经半白的效果;细笔勾染的面部略有皴擦,画出了老人脸上饱经风霜的痕迹,直视手中选民证的双眼乐得快成了一条缝,合不拢的嘴巴更是把老人发自内心的那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的真切、朴实,让人在品赏这幅画时既欣慰又辛酸。


点击查看原图
  荷香清暑 华三川 1997年 绢本设色 126cm×84cm私人藏

   华三川,1930年生,浙江省宁波人。自50年代开始创作连环画、插图和少儿读物。任职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华三川的工笔仕女画,多取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和古诗词赋,题材比较广泛,其追求的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因此,他笔下的仕女人物总是形象俊美、委婉隽雅、楚楚动人,达到甜而不腻、美而不俗的艺术高度。这幅《荷香清暑》图是他近年来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两女子手执团扇漫步荷塘边赏荷的情景。人物造型丰腴华贵,有唐人遗风。荷塘荷花正开,荷叶在清风里婆娑多姿,衬托着两位仕女悠闲、典雅的风姿。线描勾勒圆润流畅,讲究线的疏密与虚实的组织,景物刻画精微,设色华丽,给观者深刻的印象。


点击查看原图
  粒粒皆辛苦 方增先 1955年 纸本设色 105cm×65cm  中国美术馆藏

  方增先,1931年生,浙江省兰溪市人。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参加研究生班学习,1955年留校在中国画系任教。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现为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画家以众人熟知的《锄禾》诗的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为作品命名,选取了一位老农拾起掉在地上的一束麦穗的瞬间动态入画,用质朴无华的艺术语言表达了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都要认真珍惜的道理,与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增产节约、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紧密连在了一起。图中老农蹲在地上,左手拿着马鞭和两只麦穗,右手正准备拾起地上的麦穗。画家凭惜自己深厚的造型能力和对粮食的真正珍惜之情,把老农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点击查看原图
  春风 单应桂 2000年 绢本设色  85cm×54cm自藏

  单应桂,女,1933年生,山东省高密市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美术馆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现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该画以抒情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由于作者长期深入农村生活,对农民的生活思想情感较为熟悉,画中人物在俊美中透出健康,朴实中蕴藏着灵气。这是单应桂笔下女性的特点,也是作者审美情趣的体现。


点击查看原图
  齐白石 王子武 1972年 纸本设色 69cm×46cm自藏

  这幅肖像画使人物的精神气质得到了真实的传达,图中的齐白石庄重安祥,神采奕奕,气宇轩昂。画家在刻画齐白石的形貌特征时,为了突出他勤劳.朴素、节俭的优良品质,对老人的眼、鼻、嘴、须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他那看惯世事和尽察物态的双眼放射着睿智的目光,微张的嘴显示出老人对生命的渴望,白眉、白须显示着他阅历的丰富和经历的沧桑。深色的帽子和衣袍反衬出胜部的明晰和矍铄,也清晰地映衬出银须的洁白。就笔法技巧而言,这幅画最妙处是用粉画的银髯,生动有致,使画面在沉着、稳重之中多了一份淡雅的明净空灵,再现了一代画坛巨匠的风采。

点击查看原图
  旱鸭子 陈光健   1989年 纸本设色 138cm×105cm自藏

  陈光健的画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许多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她非常善于抓取日常所见的平凡小景,正如她在《旱鸭子》中的题跋:“我喜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即使在艰难中也具有这种品格。”她的画工整细腻,具有某种程度的古典特质。旱鸭子是画家在陕北高原写生基础上创作的,图中儿童的姿态十分可爱,充满童趣。黄狗、鸭子使人联想起乡村的农家生活,意味隽永。当一群鸭子在孩童面前经过时,引起小女孩欢快的笑声,成为全画的亮点。后部暗色的写意背景和前面工笔淡着色的景物,尤其使画面透出一种淳朴自然之美。

点击查看原图
  山村医生 王玉珏 1963年 纸本设色 84.5cm×63cm中国美术馆藏

   王玉珏,女,1937年生,河北省人。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1972年调广东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广东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山村医生》是王玉珏在广州美术学院读书时创作的。画家以传统的工笔画法描绘了一位山村青年女医生在灯下搓棉棒的情节,马灯、药箱、瓶瓶罐罐,种种道具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画家还有意识地画出姑娘胸前的共青团徽,以表明她先进青年的身份。画面马灯有一圈光亮,给人深夜灯下工作的感觉,以示山村医生的敬业精神。图中女医生专注认真的表情和灵巧的双手是画家刻画的重点,而衣服处理简洁大方,体现了职业的特点。右上角草帽旁伸出一支山茶花,揭示了女医生热爱生活,有着勃勃生气的精神气质。

点击查看原图
  对奕图 单伯钦 2000年 纸本设色  132cm×66cm自藏

  单伯钦,1936年生,广东省惠州人。现旅居加拿大。曾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中国画协会副会长。出版有《单伯钦画集》、《单伯钦人物画册》、《单伯钦素描速写选集》等。

  中国画既有庄严的一面,也有轻松的一面。轻松的画能寓教于乐,在轻松幽默中舒适愉悦。《对弈图》植根于传统文人画,却又融入于民间艺术,不仅以俗作雅,雅俗通化,更是寓庄于谐,谐庄互用。此画中的人物造型简练生动,笔精墨妙,位置经营合理,构思出人意外,但又合乎六法之要旨。图中美与丑、黑与白、强与柔、猛与弱相互对比,因而有了非同寻常的艺术韵味,表现出人文合一,雅俗兼得,意趣盎然的艺术魅力。

点击查看原图
  母与子 刘秉江 1980年 高丽纸设色 105cm×103cm自藏

  刘秉江,1937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协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出版有《刘秉江速写》、《刘秉江画集》等。

  《母与子》画中运用笔墨和色彩不同的特性.使画面既具有大块色彩对比的节奏和墨色对比的块面造型,又有变化微妙的色彩以及色彩经由视觉造成的心理情感反应。因而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又富有中国式情调,流溢着传统底蕴和民族的审美感受。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并掺进现代水粉颜料,通过高丽纸的渗透性使含水量大的颜色迅速扩散,形成透明与不透明的覆盖和渗化兼融效果。由此产生的写意、水墨、色彩互渗作用使此画在色彩与墨的互补中达到交相辉映的高级境界,从而讴歌了母爱的博大。


点击查看原图
  花香鸟语 刘秉江 1980年 高丽纸设色 100cm×98cm  自藏

  怎样处理墨与色的关系,这不仅涉及材料与画法,当然也无法绕开传统审美心理方式的承继与更多的矛盾。《花香鸟语》合理吸收西方的色彩观念,以表现光作用于世间万物的微妙变化。图中色彩的运用在不合齐笔墨的同时,尽量利用纯色,并加强色的对比。画家突出色彩。弱化笔墨,固守笔墨却又极力发挥色彩的功能;强调色彩的质量感和材料属性,同时带动装饰化表现结构和技法的融合;强化光的照射,淡化线条造型,和传统绘画形成有机的整合,以突出作品的纯度和实在性。这就为色彩激发观者的想朵力和情感提供了广阔自由的选择空间。

点击查看原图
  成吉思汗 思沁 1988年 纸本设色 19Ocm×ll7cm自藏

   思沁,蒙古族,姓孛儿斤,名思沁毕力格田,1 957年生于内蒙古。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曾任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席.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利用典型人物反映时代精神是中国绘画创作的一个主要目的。时代精神通常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心态的总和与具体表现。《成吉思汗》寄望于阳刚大气、震聋发聩的艺术精神魂兮归来,寄望于困惑中重振奋进的勇气、力量和巨大气魄。画家把具有时代精神符号的力作化解为水墨形式既定的写意艺术模式,是把上述本质力量对象化、世俗化,人格道德精神具象化,通俗化,以用这种本质力量在多种层面上开掘和显现。画家凭直觉和灵感作画,这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和生命意识。由此,这幅画的物质形式因素不断获得超拔,和本体精神一道使观者心理得到激荡,理性精神得到复苏。


点击查看原图
  牧鞭 范曾 1986年 纸本设色 137cm×69cm  中国美术馆藏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其写意人物长于表现神韵。《牧鞭》为范曾的代表作,画中人物清新典雅,活泼飘逸,栩栩如生,风骨独具。画家把身着重彩服装的儿童与正在飞弃的白牛放到一起,更增加了画面的灵动与生气。在传统的氛围中不失现代感,在文人画的精神中不失通俗性。画中力求真与妙的统一,注意形象的写实性、准确性和情趣表观的高妙、超脱。图中的线条劲健扑拙、顿挫有力,突破传统描法所囿,推陈出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点击查看原图
  爱国诗人陆游 马振声 1982年 纸本设色 102cm×102cm中国美术馆藏

  马振声,1939年生于北京市。1964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1973年到四川美术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形象的简化与单纯处理往往更能使画家的表现意图变得明确、清晰和简洁。马振声对笔墨语言的驾驭能力显示了他的沉稳与自觉.远离繁复的文化追溯,而是通过对历史的真实描画展现自我的审美态度。不难发现,马振声的着眼点不在于寻求新异,而在于使传统表现形式如何切入自身的价值取向和题材内容,井做到恰如其分。在《爱国诗人陆游》一画中,他选取写实主义的原则,不等于消弱他对世界的理想化追求,从画面的构图、笔墨、色调的处理以及人物形象的动态与神情捕捉都能窥见画家用心的良苦。正因如此,他营造的氛围与境界是可以深入读解和亲切感人的。作品构图的精妙,笔墨的锤炼,人物个性化的追求,使此幅作品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

点击查看原图
  悄悄话 王有政 1979年 纸本设色 116cm×1l0.5cm 中国美术馆藏

  王有政,1941年生于山西省万荣县。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曾任陕西省艺术馆美术干部。现为陕西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一级美术师、陕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王有政的画面里我们常常能够领略到一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力量.在这种平和与冷静的抒写中,画家倾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他将画面作为精神的栖息地,不加整理,不事雕琢,形具神生,以形写神,这使他的人物画显出了原色原味,显出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同时,由于对生活场面的如实描述,使他的水墨人物有着一种亲切感。由此,画面所产生的淳厚自然、朴实无华的美学境界是画家作为体悟人生、抒写心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吧!此作获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点击查看原图
  绿娘 林墉 1980年 纸本设色 120cm×90cm自藏

   林墉,1949年生,广东省潮州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广东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中国绘画中特有的用来造型的“线”,本身具有抽象的表现性,一招一式,长短疏密,都依附于画家驾驭客观对象形貌的能力和对“形’的敏感度.这些线往往需要一次成功,才能真实传达出画中物象的气韵神态和人物内心活动。《绿娘》在线的概括提炼上准确、生动,尤其是面庞、背部、肘部和腿部几根长线,干净、利落地表现了画中少女所具有的优美身段和青春活力。画家重点刻画了少女的头部,眼睛明眸善睐,婉约多情;而绕着辫梢的手更衬出少女的天真无邪,纯洁善良。重墨表现的腿部不仅给人以稳定感,而且反衬出精心刻画的头部,从而给观者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人物形象。

点击查看原图
  微风 林墉 1979年 纸本设色 1OOcm×68cm  自藏

   岭南派画家向来注重光色效果,笔法灵活,造型写实。今日的岭南画家,作品依旧流光溢彩,保持着地域的传统特色。林墉继承岭南派画风,以素描、水彩法结合笔墨造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微风》中的背景、衣裙空白,重点刻画少女的头部、手部,尤其是眼角、鼻翼、嘴角。微风吹动的少女头发,使画面于静中寓有动势。脸和手的描绘留有高光、反光,皮肤质感处理符合解剖和特定年龄段的需要,但笔墨的安排恰到好处,生动地表现出少女的窈窕身姿和青春活力。

点击查看原图
  万语千言 郭全忠 1979纸本设色 225cm×113cm中国美术馆藏

    作为郭全忠早期的成名作,《万语千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幅作品成为那个时期难得的一幅佳作。画面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切感人,画面的纵深空间以及景物与人物都安排得恰到好处。用笔有力,墨色凝重,意境苍凉,仿佛熔铸着一种悠远而凝重的历史感,注满了画家真诚的情感,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这种情慷的表达,归结于画家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理解的深入和对水墨语言的娴熟把握。无疑,这为画家日后对艺术语言深层次的挖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作获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点击查看原图
  浩气长存 伍启中 1986年 纸本设色 136cm×136m广东美术馆藏

  伍启中,1944年生,广东省新会人。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后任《广东画报》美术编辑。现为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伍启中的《浩气长存》反映出四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画家的审美追求:一种写实主义的风格。伍启中有着扎实的造型功底,作品中人物的衣纹线条简炼概括与作为背景的生涩厚实的松柏形成对比,形象地刻画出一代伟人饱经沧桑、宽阔深沉的精神面貌,使画家的抒情气质融合到理性的结构中去,获取了情与理的统一。从艺术手法看,画家有意冲淡传统的中和之美,以此完成视觉语言的突破。正因为如此,一种单纯、简洁、整体、质朴的风神充溢其间。


点击查看原图
  从容谈兵 王为政 1980年 纸本设色 116cm×90cm自藏

  王为政,字北辰,1944年生,江苏省丰县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镇定自若、全神贯注,览全局而游刃有余,藏雄兵百万于胸中——一位富有胆略和智谋的革命军事家、外交家形象跃然纸上。在这幅画里,画家准确地抓住了具有儒将风度的陈毅元帅喜戴墨镜、吸烟沉思、谈吐从容等神态,别出心裁地选取围棋对弃时的瞬间,并有意把对手切在画外。人物面部与夹烟的手描绘得生动准确,而服饰、棋盘和背景等皆以粗笔、浓墨写就或者淡化去,强烈的粗细、黑白对比,独到的线墨处理,有效地烘托了主体人物的形意神趣,画题摘自陈毅论弈诗句:“纹枰对坐,从容谈兵。”起画龙点睛之效。此作使观赏者在脑海中留下了陈毅元帅的鲜明印象,并由此引出丰富的联想。


点击查看原图
  远去的足音——戊戌六君子 王西京 1984年 纸本水墨 200cm×200cm西安画院收藏

  王西京,1946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196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曾任美术编辑。现为西安中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王西京画集》。

  王西京的《远去的足音》描绘了戊戌变法六君子慷慨赴义的悲壮一幕。丈胆概括的用笔用墨,结合西画素描中的明暗表现方法,使画面有一种雕塑感,充溢着悲壮坚毅之气。画家通过人物神态姿势的精心安排,实现了令人信服和慨叹的经典叙述。画家用笔多以中锋,圃厚沉凝;用墨则多以积墨,内敛丰富;造境则着眼于深沉,意味深长。不难看出,画家所用技巧与技法都围绕境界的营造和气氛的烘托展开,既承继了传统技法的丰富性,又灌注自己饱满的热情,因而内涵充盈,反映出画家对水墨画艺术特有的表现方法和观念。

点击查看原图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翁振新 1988年 纸本设色 230cm×183cm自藏

   越过天涯,不尽的期待,越过天涯,不变的情感。半个世纪以前,国民党逃离祖国大陆时掠去了一大批壮丁到台湾岛,于是福建沿海就有了“寡妇村”的故事。咫尺天涯,隔海相望,魂绕梦牵,析盼团聚。画面中人物的沉思与想念玄化成圣母般的宁静、庄重,形象丰富各异;深沉含蓄的涩笔勾线,在深入形象的塑造中,笔墨间在自然生发。画家吸收山水画的勾皴法和坚实的整体性,使画面呈石壁般的雕塑感,使人想起传说中的“望夫石”。整个画面散发出苦涩的哀愁与默默的期待。

点击查看原图
  阳光下 梁岩 1984年 纸本设色 160cm×180cm自藏

  梁岩,1943年生于太行山麓的井陉矿区,河北省清苑县人。1959曾任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现为吉林省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画集九部。

  将现实生活瞬间的美转化为艺术的永恒美,需要有体物入微的观察方法和得心应手的表现技巧。梁岩的《阳光下》找到了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切入点,皴擦结合,沉厚有力,集中体现了画家的审美取向。画家以意境的营造统摄全局,增强了给予观者的整体感觉。画面经常出现的意象,无疑是画家内心情绪与外部世界沟通对话的通道。不难察觉,在特殊情境下表现对象常常给予画家无限的启示与灵感,传统语言的繁复华美被他拉回到厚重壮阔的状态,显示了画家心底对表现对象的真诚情感。此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点击查看原图
  幸福鸟 丁绍光 1988年 纸本设色 98cm×98cm私人藏

  丁绍光,1939年生于陕西,祖籍山西省运城。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年至1979年任教于云南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1980年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系,1992年任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1992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山西大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他先后在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希腊、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地举办过上百次个人作品展。

  丁绍光于60年代初,分配到云南工作给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养料。他喜爱、陶醉于云南绮丽的风光民情和光彩夺目的民间艺术中。在他的创作中,热情地表达了以西双版纳和云南乡土风情为主的题材。他的画中不仅洋溢着喜悦和幸福,还充满近乎乐天主义的明快而华丽的色彩。《幸福鸟》将现代精神与中国古老的绘画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细劲有力的铁线描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刻画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形象。仙鹤的曼妙风姿,少女的瑰丽柔媚,构图的饱满,色彩的美妙,在他的笔下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和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以奇光异彩、目不暇接的感觉。

点击查看原图
  人权之光 丁绍光  1998年 纸本设色 106cm×80cm 自藏

   丁绍光的画充满了一片爱心和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温情的欢愉。《人权之光》就是这样的作品。画中人物造型,以修长的形体,夸张的动态,迎接普照大地的阳光。画家在画中着重揭示人类热爱生命,追求幸福,向往自由的深刻主题,持有维护人权的积极态度,表达了亚非拉三大洲的人民沐浴着阳光,渴望着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永恒和持久。画面以温暖的色调,绚丽的光彩,采取以线结构的装饰性手法,使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律动感,以表达画家的心声。


点击查看原图
  待嫁的新娘 丁绍光 1999年 绢本设色 109cm×91.7cm  私人藏

  丁绍光的作品,不仅超越了民族艺术的界限,亦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局限。他的每幅作品都兼容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装饰情趣。他取法中国绘画的线描传统并吸收了唐画的写实、宋画的古典和元画的写意,超越水墨笔法的藩蓠,结合西方对色调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创作自由的特点。《待嫁的新娘》以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塑造了一个傣族新娘待嫁前的美丽和矜持。深蓝色的基调,鲜艳夺目的南国花木,烘托出主体人物修长的身姿。画中人物手臂、腰肢上的饰品及服饰上的图案,无不精心而作,再以全线统一勾勒,使画面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一种自然华贵的美,一种醉心迷人的美,一种如梦如幻、韵味无穷的美。

点击查看原图
  穿过人流 张为之  1993年 绢本设色 150cm×l98cm自藏

  张为之,1943年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省慈溪。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教于山西省文化艺术学校、山西职工文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工笔绘画的意趣表现在构图、取舍、形象,渲染、虚实的各个方面的集结,而非突出某一点。因此,传统工笔画家大都讲求精研外物,细察物理。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曲尽物态,逼肖其真。张为之在疏离工笔画“繁彩寡情”的常态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艺术感受。《穿过人流》大胆捕捉“动作”中的瞬间,以虚晃的背景处理打破传统工笔追求静态表现的程式和框框,在极为精心的立意构图中,画家热衷于当代现实生活和人们情绪的传达。

点击查看原图
  风雨青纱帐 伍启中 1995年 纸本设色 219cm×213m广东省美术馆藏

  岭南新一代画家的画风与前代岭南画派有着内在的联系,作品注重光影色彩及写实造型,别有新意。《风雨青纱帐》中的人物造型注重光影效果、京描关系和立体解剖,更注意画面意境的营造。在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中隐藏着千军万马,时刻准备出击杀敌,讴歌了革命军民保家卫国的豪情。画面上大面积的青纱帐处理得朦胧、虚幻而恰到好处,精心地描绘出一种紧张、神秘、令人心惊的氛围,衬托出游击队员的坚毅、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点击查看原图
  卖花帽的老汉 吴奇峰 1996年 纸本设色 115cm×69cm自藏

  吴奇峰,生于1937年,浙江省兰溪人。]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长期在新疆工作。曾任新疆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

    任何一件优秀的作品,都必然是画家深思熟虑和情感的外化。吴奇峰属于那种偏重于情感类型的艺术家,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感受。《卖花帽的老汉》描绘的是画家赴南疆游喀什噶尔花帽巴扎所见。帽架上各式花帽反映了当地的民情风俗,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场景,十分生动。画家精心刻画了一位饱经风霜的维族老人朴实的形象,注入了画家的情感。这种情感自然而然地引导着画家大量地捕捉、速写生活中生动朴实的人和人的生活状态,并且把那些神貌各异的人物、场景几乎不加修饰或略加修饰地移植到作品中去。画家心里带着激情,努力使画面畅情达意,在笔、墨、色的交替中产生美感。

点击查看原图
  晚风 刘大为 1991年 绢本设色 180cm×160cm自藏

  刘大为的工笔作品浸润着清雅明澈的气息,散溢出悠远的风采。从整体的构图、造型、造境到具体的色、墨、线的运用都染上了一层浓重的抒情性气质。他不刻意向传统古意寻津问道,但以古典意境的含蓄静逸之美为指向,我们可以领略到作品沉厚中的清澈和典雅气质。无疑,这得益于作品简洁的造型与单纯的色彩处理。画家追求的不是作为语言的表层法则与结构,而是一种精神内涵的深厚  《晚风》极为准确地刻画了伟人邓小平的精神风貌,堪称为一幅时代的佳作。


点击查看原图
  脊梁 招炽挺 1998年纸本设色 152cm×152cm自藏

  招炽挺,1945年生,广东省南海人。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一级美术师,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银奖,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铜奖,全军美展银奖。出版有《招炽挺花鸟画集》等。

  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是源于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艺术家的任务正是通过他特有的方式把这种真诚感受最大程度地传达出来。《脊梁》这幅画,没有过多的背景环境渲染,也无花样的笔墨翻新,更谈不上繁杂的色彩和浩大的场面辅垫。画家只是截取抗洪抢险一个平常而又特定的场面,用准确精炼而又丰富多变的笔墨表现了人民军队战士们的平凡和伟大,用画家创造性的语言点明了主题——这些年轻的生命,这些英勇的战士用坚强的躯体,有力地扛起了人民的委托,担起了抢险的重任。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


点击查看原图
  浣纱 萧玉田 2001年 绢本设色 11Ocm×52cm自藏

  伫立于荷塘池畔的秀丽身影,合着悠远的“平仄”诗句,不知谁家浣纱女游弋在永恒的时间长河里,牵动起人们几乎淡忘了的怀古之情思。这无声的诗句,传送着大自然的气息,飘扬着浓郁的荷香,把观赏者引入含蓄而又悠远的审美境界。这幅画线的走承转合,色彩的沉秀雅致,始自于传统又变化于民间。高明的画家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从传统中走出来,而丰富的生活又需要画家深进去,一进一出,生活的诗意,表现的活力优美的情趣都融于画中,给人以审美的无穷遐思。《浣纱》这幅以工写意的画作,让我们从中读出了颇多的新意。


点击查看原图
  双娇图 励国仪  1998年 绢本设色 68cm×68cm自藏

   《双娇图》中,画家以三角形的构图精细地勾画出绝代双娇的美女形象。如略作分析,不难发现此图具有以下艺术特色:(一)富有装饰意味,画中人物的发饰、纹饰、飘带、背景等都是在对立变化中趋于和谐统一;(二)用线精致简练:人物服饰上的图案和面部表情等处,用线起伏、转折;繁简、强弱、呼应等均以得意为主,或以单纯为上,其黑白对比、冷暖呼应、写实变化等既吸收了古代壁画的养料,又有现代装饰的成分;(三)总体对比感强。画中线条的设计、服饰的表现、色彩的选用、虚实的处理等方面都在同一的宗旨下自然排列,并散发出古色古香的韵味.总之,典雅、秀逸是此画的主体格调。


点击查看原图
  金秋 赵建成 1994年 布本设色 176cmx176cm中国美术馆收藏

  赵建成,1949年生,山东省青州人。自学绘画,曾受朱乃正指导,后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为青岛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赵建成的作品中,始终能感受到对东方艺术精神的那种雄浑博大、浑朴自然之象的迫寻,画面所传达的意象是那样的撼人心魄,仿佛没有一种形象能包容这“能量”。加之题材所含蕴的历史特征,则更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意味。这些“造像”所蕴涵的素静单纯、庄严肃穆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纷繁,同时为纯化语言提供了最为恰当的载体。从技法分析,画家从容地控制着墨中的水分与层次,他能在如幻如真的写实手法中灌注一种唯美的趣味。

点击查看原图
  李清照小像 赵国经 王美芳 1998年 绢本设色 142cm×80cm私人藏

   赵国经、王美芳夫妇笔下的仕女形象,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古典诗韵中,融汇了造型、色彩的现代观念,既有传统美人的古韵,又有现代美人的新趣。这幅《李清照小像》注入了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得全画在寻古追思中传情达意,赋予了人物现代意义的生命。这种审美效果的出现,在于画家在作品中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以白鹭、荷花、折扇等作为回归古典美的载休,从而将距离我们近千年的历史人物加以理想化而生成新的艺术形态。

点击查看原图
  故乡行 梁长林 1980年 纸本设色 179cmx111cm中国美术馆藏

  梁长林(1951一1983),吉林省白城人。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

   梁长林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画家,也是早慧和成熟的画家。他的艺术才华反映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即使现在看来,也颇令人叹服。他的《故乡行》构图简洁、色调单纯、造型准确、笔致沉稳,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明确的精神指向.其作品的深度既在于对彭德怀元帅深沉性格的把握,也在于对朴素的笔墨语言的驾驭.这种精微和准确地对人物审美气质的体察,产生了画面的内聚力和与观者沟通交流的可能。它引领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年代,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点击查看原图
  阳光 李水文 1984年绢本设色 192cm×l30cm中国美术馆藏

  李永文,1955年生,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高明的画家在注重整体力度感和气韵感的同时,多从局部的微妙关系去作为表现的起点,而往往这个局部细节是结构的关键所在。在这幅《阳光》画作中,画家在吸取传统绘画营养和写生立意的基础上,有机地糅和了局部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和一双劳作的手,土里土气且风味十足的粗布衣服,图案精美而喜气盎然的织绣品,纹理细密质感很强的树墩等等,这一切在画家精到的笔墨铺排之下和谐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慈善平和的老奶奶形象。画中最精彩之笔是那老人无法看得见阳光的双眼和微笑的嘴巴似乎在感受着阳光,诉说着人间的温暖。

 
点击查看原图
  买猪图 史国良 2001年 纸本设色 196cm×176cm中央美术学院藏

  史国良,1956年生于北京,河北省大城人。毕业于北京第三师范美术班,曾从师黄胄。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任教,后调至北京画院为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披剃出家,挂单河北柏林禅寺。

  史国良的作品中显露着扎实严谨的造型功底、驾轻就熟的笔墨技巧以及营造浓郁氛围的能力。画家基本坚持的是写实主义的路子,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写实画风,这说明他对笔墨的主观归纳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的作品用笔泼辣劲利,有着明快朴实、雄健硬朗的品质。画家从生活景色中捕捉灵感,以“中得心源”、“澄怀味象”营造内心的鲜活意象。从他的作品中不难断定他是一位具力度。

点击查看原图
  拉萨街头(附局部)史国良 2000年 纸本设色 77cmx544cm自藏

   史国良的这幅《拉萨街头》,一反传统绘画注重情节和叙事的完整性特点,以“漫谈”的形式,用类似于速写的手法记录了画家在拉萨街头所见的众多各具特征的人物,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但仔细玩味画家这幅似乎是漫不经心的“漫谈”之作,便可发现画家匠心独运之处:一方面画家可以借此摆脱完整场面的束缚,突出画家在拉萨街头所见的印象,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与画家扎实的用笔互相补充,使画家自身的气质和笔墨功力得以展露。这种创作方法可充分领悟绘画艺术的精髓和笔墨技巧的神韵。

点击查看原图
  秋冥 何家英 1991年 绢本设色 203.5cm×151.5cm 自藏

  何家英,1957年生于天津市,祖籍河北省任丘县。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春城无处不飞花》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

  面对风起云涌的潮流变化,何家英无疑是一位特立独行、睿智清醒的画家。他不仅技艺精湛,最重要的是他在当代语境与传统精义的交又点上,以东方主义式的立场重新审视传统工笔绘画的命运,创作了一幅幅代表时代水准的优秀作品。对待艺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何家英始终保持了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感悟力,这是他将传统写实风格推向完美境地的必要前提。在他的《秋冥》中,他能够从生活现实中挖掘出浓郁的诗意,并以如此生动的方式向观者显示了一种成熟的当代工笔重彩的经典范例。同时,他的意义还在于,他使我们的工笔重彩人物画终于发现了一种推进与升华的有效途径。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表现力在当代第一次被全面、完整地发挥到了极致。因此,何家英必然属于开创一代绘画风尚的画家。

点击查看原图
 土地 何家英 1983年 绢本设色 136cm×166cm  自藏

  如果说,中国画艺术就是线与墨的艺术,那么,中国工笔画的精髓也是以线为主体的艺术。当然,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今天,在承载了传统的内涵和变化之外,又赋予了难以定量的新的意义。线,不仅是结构,不仅是中国画的风格标志,而且是物象的纯化和升华,是画家表情达意的语言。同时,当下的线已突破了古老的界定,它如鱼得水地与色墨,与光影等等亲密地融合在一起,开拓了全新的领地。这幅《土地》是何家英独具特色的用线抒情的工笔经典之一。画中的老农聚精会神的动作,他那因劳作而赤裸的上身和肌筋有力的手臂,以及那土得掉渣的衣服、布鞋、农具等,如此和谐地与山石、土疙瘩融化在一起,默默地表现了劳苦的农民与土地休戚相依的亲和关系。虽然画面景物全满,但在画家聪颖的设计和现代绘画语言的融化下,空间是诗意化的舒朗、宁静,光感是自然化的流动、抒情。如此的一切无疑说明了画家不单是营造意境的高手,还是一位化西方营养为东方品位的探索智者。画作所传递的明快、朴实、清新、纯静的气息深深感染着观者。


点击查看原图
  果实 李爱国 1991年 绢本设色 82cm×58.7cm自藏

  李爱国,195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七后全国美展铜奖,第二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一等奖,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世界和平教育协会艺术大展荣誉奖。出版有《李爱国画集》、《工笔人体画技法》、《李爱国工笔画集》等。

  此作以传统的工笔画法表现人体,颇有宋画的意韵,反映了画家新的探索取向和审美趣味。李爱国的工笔人物画功力尤深,表现在人物的造型、用笔和设色上.在他的作品中,仿古绢的运用、宋代花鸟的背景衬托,使画面在现代气息中透出古韵。
 
点击查看原图
  虔诚 南海岩 2000年 纸本设色 200cm×120cm中国美术馆藏

   南海岩,1962年生,山东省平原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省德州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曾任山东平原师范美术教师,山东画院画师。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南海岩画集》、《南海岩重彩人物画集》等.作品《阳光璀璨》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人类总是在挣脱观察与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中获得发展与升华的。对原始生命本色的向往,使得画家将原始的、强悍的、率真的生命现象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以求返朴归真,在深层次上体验生命真谛。南海岩采用的形式语言与其所表达的意趣圆融相谐。深入的刻画、斑驳的色痕,强化的正是某种朴拙、粗犷的沧桑感。他着色是在不破坏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色彩是以墨色作地,但实质上色彩与笔墨处于并置与平等的状态,他迥异于大面积泼彩或以色代墨的画法而有己意。

 点击查看原图
  西风烈 李青棵 1996年 纸本设色 224cm×178cm自藏

    绘画的审美观念所涵盖的时代文化精神,进一步烘托出立足于传统精神的创造主题绘画的意义。画家在创作《西风烈》的过程中,由最初较为复杂的构图设想大胆取合,精减为两人组合的人物造型,以突出两个女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冷寒。
2009225143345.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1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真牛!一会儿到处找人删帖!一会儿警告人家勿删!哈哈,有意思!:handshake
发表于 2010-6-1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6-19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我也出现过那情况 要么照片太大 要么偶尔操作有误  你再试一次
发表于 2010-6-1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是图片过大
发表于 2010-6-1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看到了:handshake  可惜本人太愚笨 没太明白啥意思:L
发表于 2010-6-1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图片编辑器把图片弄小吧··我上次传数码相机拍的照片也不行。
后来自己改小了就照了···
发表于 2010-6-19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从天降。。
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10-6-1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楼主,
趁现在没人,
您悄悄告诉我一下下,
那个人是不是钟馗啊?
赶紧告诉我。。
发表于 2010-6-1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是 汽车侠: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11-23 05:31 , Processed in 0.092285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