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子游记:朱氏宗祠清朝石鼓与门墩石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凉亭乡凉亭社居委。
怀宁县凉亭乡政府所在地一带,旧时,当地百姓称这里为“朱家凉亭”。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朱姓始祖福七公,在明朝洪武年间由江西鄱阳迁来此地繁衍生息。而在此聚族而居的蒋姓已经历多年,从地名“蒋家塘”、“蒋家冲”,还有气势轩昂的“蒋家凉亭”,便可见蒋氏家族之盛。
朱氏经过繁衍,到了明朝宪宗成化年间,朱福七后裔兴旺,其六世孙朱钊,为“郡廪生”,朱钊有八子二十三孙,可谓“钟鸣鼎食”之家,已远在蒋姓之上。
朱钊虽年近八十,他对“蒋家凉亭”的地名心存不悦,想要超过蒋姓。
一日,朱钊将他的八个儿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从明天起,你兄弟八人各挑一担箩筐,我在桐城练潭糕饼坊定做了四千斤大麻饼,你们每人挑五十斤,十天挑完,从家里出发到集贤关口(今安庆市集贤关),一路吆喝:“来吃大麻饼啰!”见人就发,每人两个。如果有人问为什么给他们发饼?你们则齐声回答:“我们是从五横桥前朱家凉亭来的,老父八十大寿,遵嘱如此,算是与父老乡亲同欢同庆。”一时间,从居住地到宜城(安庆)北门外,“朱家凉亭”声名大振,妇孺老幼,无人不知。
又一天,蒋姓发现宅前凉亭上的“蒋”字被剜去了,换成了“朱”字,众人面面相觑,气得七窍冒烟,便挥拳捋袖到朱姓门前理论。没想到这朱钊却掀髯一笑:“这里本就是‘朱家凉亭’嘛,汝等着恼何为!”蒋姓闻听此言更是火冒三丈,有为首者指着朱钊说:“好……好,你如此胆大妄为,我到官司府告你。”“奉陪!”朱钊抱拳一揖。
很快,蒋姓为原告,将诉状呈递到了官府。当时的怀宁知县韩明(浙江余姚人、进士)阅过诉状,心想:此案当实地查访,方明究竟。
一日,他带着几名衙役,坐着小轿出了安庆城,吩咐衙役一路询问:“五横桥前为何处?”这一问,从北门外集贤关口到三十里铺,无论妇孺老幼皆齐声回答:“朱家凉亭。”过了三十里铺,来到“分水岭”(卒子注:现为枫树岭,在岭头上建有枫树岭农庄)。这里山路崎岖,衙役汗流浃背,韩知县坐在轿中摇摇晃晃也很不舒服,咀嚼着一路所闻皆为“朱家凉亭”,便命令衙役回衙。
次日,知县发出传票,将原告、被告带上公堂,未等原告开口,他将惊堂木一拍:“此案由本县查访得清楚明白,尔等听判:朱家凉亭,声名远播;本县察访,明白无讹;蒋姓兴讼,大错特错;罚银三百,具结悔过。退堂!”一桩公案就此了结。这场官司,蒋家输得很惨。自此之后,蒋姓在这片土地上便一蹶不振,纷纷外迁。
后来朱氏宗族真的便在蒋家冲一口水塘中建立了四角凉亭(在现在的凉亭居委会凉亭组),葬始祖福七公于现在的凉亭国土所旁边。
现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潜山、枞阳等地的朱氏后代乘几十部大巴车来坟地祭拜祖先,坟地向北不足五十米处便是原朱氏宗祠(现为中心学校)。
现朱氏宗祠为迁移别处新建的朱氏宗祠,宗祠前有四只大石鼓,青石制地,时代为清朝中期。二只石鼓上雕刻有龙纹,直径约为一米一,高约八十公分,中间插旗杆的孔径为三十公分。
朱氏宗祠门前为二只石制门墩石,其中一只是清朝时期制,白石制地,双面回形纹,圆形。
曾经的灰瓦白墙、庭院天井的朱氏宗祠已经不存,在村中一处宽阔的地方,新建的朱氏宗祠雄伟壮丽。如今,宗祠不断修缮,每年还要举办盛大祭祖活动,激励后人慎终追远,尊祖敬宗。
岁月沧桑,五百余年过去了,当年的“凉亭”已无处可觅,但“朱家凉亭”作为地域名使用却相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