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是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语,小孩子盼过年,能得到压岁钱,有新衣服穿还有好吃的,大人盼种田,期望来年种田有个好收成。对于我们这些五十多岁以上,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儿时过年的场景,那浓浓的年味记忆深刻。 年关将至,年味越来越近。记忆中,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购买这个、购买哪个,准备着过年的年货。到了腊月二十日以后,过年的气氛日益浓厚,农村到处可见杀猪、宰鸡、抽塘捞鱼、打豆腐、炒瓜子、炸米、熬糖、捏糖粑等场面,处处一片浓浓的年味。 印象里,每年冬闲时,母亲早早地给我们姐妹兄弟量好身高,带上家里分配的布票到采供站卖布柜台仔细挑选布料,找裁缝师傅来家里为我们做一、二件新衣服,留到过年时候穿,作为过年礼物。通常大姐穿不下的旧衣服,二姐接着穿,弟弟则是我穿过的衣服。 年三十的这天,我母亲总是早早开始准备,姐姐们就帮着母亲捡菜洗菜、洗唰碗筷、烧火做饭,为一家人做上一桌美味佳肴。父亲则带着我和弟弟上坟祭祖、贴春联,挂灯笼。 一到傍晚,兄弟姐妹们争抢着放鞭放炮,年夜饭也就正式开始,一家人按照辈分长幼的顺序围坐在桌子四方,桌子上摆上鸡、鱼、肉、圆等一年中最丰盛的饭菜,饭桌上父亲还给我们兄弟姐妹一人一个压岁红包。饭后,母亲把过年的新衣服拿出来让我们穿上,还将缝制好的手帕袋子拿给我们装拜年的物品,我们穿着新衣服,打着红灯笼就去拜年了。按照规矩,全村民组每一家必须拜到,从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老人拜起,然后就挨家挨户地拜年。每到一户,他们都会给小孩子一些芝麻糖、糕点、花生,大点的孩子给一支香烟,一圈跑下来,手帕袋子满满的,连衣服口袋也塞得鼓鼓的。 记忆中,六七十年代,有一句非常流行俗语:群众抽烟白纸包(经济、丰收香烟),生产队干桥上过(大铁桥香烟)、大队干部猫对猫(双猫香烟),公社干部水上飘(东海香烟)。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抽烟档次也有所提升,一般人家买点双猫、江淮、光明香烟,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则是春秋、东海、大前门之类的香烟。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已经五十多年过去了,儿时拿着手帕袋挨家挨户地拜年情景还记忆犹新。(汪斌)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