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70|回复: 2

振风塔明清石刻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振风塔明清石刻像
第186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振风塔明清石刻像。
  振风塔,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路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振风塔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北侧,濒临长江。
  安庆振风塔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于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该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
  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振风塔。隆庆四年(1570年),耗时二年建成,取名“振风”。
  主持建塔者为明朝郡守王宗徐(别号鹅泉),江西泰和人。后人纪念宗徐之功,曾肖像于石。塔下南向有像赞。今天卒子拍摄王宗徐像,供大家观赏。
  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操江巡抚李日芃重修。康熙二年(1663年),巡抚张朝珍重修大殿及山门万佛塔。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七层被炮火击毁。同治九年(1870年),吴坤修重修了振风塔。特取青石刻“九州锁钥”,放置振风塔一层塔门上侧。第一块碑刻立于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题有“九州锁钥”和“放大光明”字样,位于塔身第一层的檐上。
  “这两块碑刻均为时任安徽布政使,代理安徽巡抚吴坤修所题。振风塔在历次修缮后,大都会在第一层立碑以兹纪念。这三块碑刻都是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振风塔史上第三次修缮的“纪念碑”。“九州锁钥”表明了安庆战略位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安庆形如船,振风塔是船头的桅杆,“九州锁钥”置于振风塔,也表明了振风塔对于安庆的重要性。另外,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的这次修塔离太平天国战乱结束后不久,振风塔在这次战乱中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吴坤修在修塔结束后题“放大光明”也是他对美好生活、和平安宁的寄托。
  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民国七年(1918年),维修。1954年,安庆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百日竣工。1978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再次拨款并由安庆市博物馆“扛鼎重修”。1993年5月,皖峰方丈募资并主持重修,历经22个月。对残缺不全的塔基、围栏维修补齐,并且做到了修旧如旧。2014年6月,经过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的批准,安庆市对振风塔启动大修。历时一年。
  振风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呈圆锥形体,自底向顶按比例缩小,高达60.86米,中国国内仅次于河北开元寺砖石塔。塔基直径19.25米,台基为须弥座式,高0.95米塔底周边为廊,深3.33米,廊周边有24根直径0.35米的檐柱。底层塔身直径为8.72米(以上各层依次递减),壁厚3.87米,内室直径4.85米,供奉一座5米高西方接引阿弥陀佛。顶为八角覆盆式藻井(以上各层顶藻井均为此式)。塔的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五佛,三、四、五层有砖雕佛像600多尊,最多的四层有417尊。塔身嵌有碑刻52块(其中三层有35块)。
  振风塔除具有一大、二高、三妙的特征外,还具备导航引渡的功能。振风塔高60.86米,居高远眺,可见方圆十里的景色。振风塔设计突出表现在塔门的安排上,振风塔从第三层开始层层有门,168级台阶盘旋而上,石阶也盘旋相通,且变化多端,位置各异,时而由东而入内,时而由西而登临。
  振风塔为七层宝塔,每一层都有自己对应的名称。第一层:一方雄镇,第二层:二水遥分,第三层:三极垂光,第四层:四大皆空,第五层:五妙境界,第六层:六朝遗胜,第七层:七级浮屠。
  在登塔路线的设计上,使用了独特的迷津手法:一是在登塔的二层出口、三层入口,使用了脱节螺旋,所以游人往往到了二层,找不到三层的入口;二是在五层至六层,又巧妙地运用了反时针方向的螺旋踏跺,塔门迥异多变,游人十有九者迷津。二至六层塔室各有四门供游人远眺,门外有回廊玉石栏杆环卫,可以循廊看塔,亦可凭栏极目。
  塔的最上一层无廊、无门,仅南面置一高位拱窗。在塔的第六层,有根直径为0.45米的刹杆向上直通塔刹,刹杆底为一枕木(宽0.52米,厚0.30米),两端伸入六层底部墙体。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形覆钵和五个铁球“相轮”及葫芦宝瓶,用铜轴串起,构成塔刹,振风塔的建造奇特,与历史佛塔的对比,即可反映其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又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
  振风塔内的碑刻共有三块,第一块位于振风塔第一层外墙的《竹庄吴中丞像赞》碑刻。
  壁画。振风塔内的壁画则位于塔内第三层八个塔门两侧的壁龛中,壁龛高1740mm,宽610mm,深310mm,龛内壁画高1930mm。壁龛画中神像面部饱满,八字胡须,头戴盔缨,脖系白色方巾,右肩红色左衽长袍,左肩披铠甲,腰系长带,足踏毛绒战靴。右手于前胸结手印,左手下持长腰带。整幅壁画有多处绘画起稿定位线痕迹,壁画颜色鲜艳,线条流畅。古画的画面是一位古代官员。壁画的人物造型、面貌、衣着、绘画手法等来看都具有明显的明代风格,整个第三层每面均有两处壁龛,共计十六幅壁画。
  佛像。振风塔内室直径4.85米,塔的底层供奉一座5米高的“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塔的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五佛,三、四、五层为八方体须弥座,有砖雕佛像六百多尊,最多的四层有417尊。塔身嵌有碑刻52块。1993年5月,皖峰方丈重修,共复制砖佛像800多尊,石刻佛像160尊,加上明朝原存佛像共达1200余尊。
  砖雕石雕。振风塔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
  振风塔临江而立,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最高的七级浮屠,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之美誉。振风塔的造型和结构基本上是集中国历代佛塔建筑艺术之大成,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此塔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结构新颖,在中国佛塔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塔风。安庆振风塔是为振兴安庆文风而建。在明代以前,安庆没有出过状元,文风凋敝。一些星相家端详安庆地形后,煞有其事地认为,安庆一带江水滔滔,文采难以在此扎根,须建塔镇之,才不能让文采东流。此说虽然荒诞,但安庆自建成振风塔之后,境内文风果然昌盛,才人辈出,明清两代,不仅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状元赵文楷和书法大家邓石如等。文人、作家更是数不胜数,以桐城籍文人为开创者和主要作家的散文流派——桐城派。
  传说。传说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时,冰轮高挂苍穹,江中塔影之旁突然幻出无数塔影,五彩纷呈,煞是神妙奇绝。此为万里长江两岸群塔集会安庆,向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觐”盛况,为此,振风塔又有“ 长江塔王”之说。数百年来,风雨苍桑,“长江日浩荡,塔影流不去”。
(本篇完)



发表于 2019-9-1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使我们了解许多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27 20:51 , Processed in 0.07726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