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8|回复: 0

三槐王氏宗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三槐王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83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三槐王氏宗祠。


    三槐堂王氏宗祠位于广袤的太湖县与望江县交界的地方,因考虑到文物的安全,故本文王氏宗祠不再具体到乡镇和村居,有兴趣的朋友,可私信卒子。


    据当地的百姓相传,元末,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为避免战乱,王氏族人从江西鄱阳瓦屑坝迁至江南广袤的土地上。


    迁入江南的王氏始祖王源,最先迁居安徽太湖县青龙岗,后迁凤栖冲。凤栖冲原属太湖县,后由于区划改制,今属望江县,世居至今,为三槐后裔。


    据清朝康熙十六年谱文《续修王氏琅琊太原本末同异辨》,称是“从鄱阳大姑塘而迁”。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从哪里迁来,王氏由江西鄱阳瓦屑坝迁入安庆地区,是基本事实。


    迁入安庆地区的王氏,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至十四世,王氏族人人丁兴旺。


    明朝某时,王氏道龙公携子迁至今潜山县黄铺镇百箩村杨老屋。


    据王氏口口相传,清末,有王氏族人迁至江南,具体迁至何处,也未曾知晓。在这个小小的山冲里,王氏族人近千人,且迁出去的人不在少数。


    现在的冲里,保存着王氏祠堂数座,有些保存完好,并有不少珍贵的谱牒资料,有说这支三槐堂始祖王祐至这支始祖王源的迁徙,宗谱上也有所记载,不尽详细。


    据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谱序,“王祐植三槐,五世书香,传四世至文显,任陕西清水县教转都昌令,后居中堡长平港,至九世有宁廿者同兄弟由长平而始居东山,时称东山王氏。”


    王祐其弟就是迁入安庆地区这支王氏源公的父亲。清朝道光年间《王氏宗谱》记录的源公传承世系:祐公,生子三:懿(字子孝)、旦(字子明)、旭。


    安庆地区这支王氏后裔与饶州、九江、徽州、太湖、怀宁、潜阳、池州几支合编为《王氏统宗世谱》。


    卒子在二年前到访这里,这里是望江县与太湖县交界的地方,过去归太湖县,解放后归望江县。


    在这条长长的小冲里,几座新修缮的王氏宗祠,的确气派。卒子走进见到一块木质匾额,这是由清朝乾隆时期太湖县知县送给王氏宗祠的匾额。


    据《太湖县志》人物志、历代县官表记载:胡国滨,江西人,举人,清朝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四十年任太湖知县。胡国滨为王氏宗祠送匾额至少说明当时王氏家族的势力。


    据《太湖县志》军事志第五节军事设施,一、城防介绍,太湖县治向有土城,周七华里,环城有沟,深、宽各丈余。城门六座,皆有楼。


    明崇祯九年(1636年)知县杨卓元始建砖城,城周缩为六里,城门仍六座,有楼及炮台。杨卓元题“盛世康衢”四字勒石于南城门上。寻经兵乱,仅存遗址。


    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重修,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知县胡国滨全项重修。城周长1374丈9尺,高1丈2尺。嘉庆、道光年间,多次重修,民国九年(1920年),知县高寿恒因城墙倾圮甚多,又重新修固,复建六处城门。抗日初期,遭日机轰炸,城垣残缺。可见,过去做一个县的知县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哟!


(本篇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12-23 21:06 , Processed in 0.07345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