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42|回复: 0

那些记忆里的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梓油灯(清油灯)

岳西农村绝大部分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才解决了通电照明问题。在这之前,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是用煤油或者梓油(木籽油,又叫清油)照明。群众为解决照明问题,所用的灯具也形形色色。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是我们小时都会唱的儿歌,说的就是梓油灯。梓油就是木籽仁榨出的油。在没有煤油之前,梓油是农村用来照明的主要用油。泥巴烧制的灯盏,圆圆的,敞着口,直径很小。也有用铁皮加工成的灯盏,上面的口很窄,有一个装灯芯的长长的灯嘴。灯盏放在竹子做的灯架上。灯架一侧有横单,可挂在锅台或墙壁上。灯芯草生长在水沟、河边,一丛丛,绿油油。秋季割下后剥除外皮,露出雪白的灯芯,晾干扎成一把把的,用时随手抽出一根,掐成几截,放在灯盏里,倒上少许梓油便可点亮。后来,也有用白棉线搓成的灯芯。

                      梓油灯


  梓油灯的火苗一闪一闪,像一粒拉长了的黄豆。嫌灯不亮,就用灯草棒将灯芯向上拨一点。不过,农家为了省油,总是将灯芯向下拨,以朦朦胧胧能看见为限。

                                      严监生的病

《儒林外史》有一段写严监生与此灯有关的文字非常精彩: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灯架

农家的梓油灯,多数人家都把它挂在门框上,让几间屋都有微弱的灯光。灯光下,妇女们剁猪菜、做饭,缝缝补补,劳作不息。那时,为了赶工,家庭主妇们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收拾锅台,烧茶煮饭,熬猪食。热气腾腾的水蒸气,把灯光吹得忽闪忽闪的。

                    灯盏

  罩子灯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罩子灯作为时尚物品开始在经济相对宽裕的家庭出现,后来逐步取代了梓油灯。

那时,煤油根据每户人口,凭票定点定量供应,每户人家每个月0.5—1斤,点起来也是算计着用,免得上下月接不上头。罩子灯的灯光比清油灯亮多了。傍晚,擦玻璃灯罩是母亲必做的事。她用手捂住灯罩的小口,用嘴从另一端吹上热气,然后将抹布包着竹筷捅到里面擦拭,反复几次,灯罩擦得亮亮的。有时还剪除灯芯上结出的灯花,这样点起来更亮些。为了省油,母亲通常是点跳火灯,上满一灯油能点上一个星期,如果是点低火灯,一灯油只管得了两个晚上。

                       罩子灯

一年“双抢”季节,大人们忙,我自告奋勇,学着母亲的样子擦灯罩。灯罩的玻璃极薄,因为用力过猛,把灯罩擦破了,左手的食指被割得鲜血直流,至今还留下一块伤疤。

瓶子灯

瓶子灯有多种的,多是用药瓶做的,大都是用铁皮锤成个小圆筒,再用绵线捻成灯芯从中穿过,然后在药瓶盖上钻过孔穿过圆筒,里面装上煤油,一盏灯就做好了。有的为了使用方面,还在瓶盖下方用铁线扭个环便于悬挂。

                    墨水瓶做的小油灯

那是个物资奇缺的年代,我们学生在学校住宿,供销社给我们学生每人每两个星期供应二两煤油,价值7分钱。我们则用墨水瓶做的小油灯。将空墨水瓶拧下瓶盖,找块小铁皮挖个洞,用铁皮锤个小圆筒,棉线捻成的灯芯穿过铁筒,一个小油灯就做成了。通常每四个同学共用一盏小油灯上自习,否则,油是不够用的。
  小油灯的灯光,摇摇曳曳地亮着,连飘出的缕缕黑烟都很诗意。

                       马灯


  马 灯

马灯,有的地方也叫手提灯。为什么叫马灯,我猜想,可能与北方人夜行时把它挂在马车上有关。

这是一种用铁皮制成的灯,形状像个长柄葫芦,下端有油皿,螺丝盖,全封闭,结构比较严谨,装上稍厚的玻璃灯罩,点起来不怕风吹雨淋,还有一根铁丝提手,可挂也可提着走,乡村人都很喜欢这种灯。它难得在锅台灶角停留,是“主外”的灯。夜晚走远路,在稻场上看场,山上看野猪,总是离不开马灯。路边小百货店、生产队牛棚,马灯必不可少。老队长有句口头禅:农人三件宝,马灯、蓑衣和铁锹。每当暴雨倾盆的夜晚,他总是披上蓑衣,手提马灯,扛着铁锹,在农田围埂边巡视,守卫着乡村的宁静与安详。

暑假的夜晚,我和小伙伴还提着马灯到天仙河去罩鱼,到稻田里抓黄蟮。广袤的田野上,灯光闪烁,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

                       汽灯

汽 灯

汽灯,顾名思义,是必须打足气才能点着的灯。汽灯在那个时代是奢侈品,只有公社和大队上有一两盏。印象中,它的亮度最强,多在大队晚上开社员大会或唱戏时派上用场。
  “文革”时期,京剧样板戏风靡一时,宣传队轮番到生产队演唱样板戏。宣传队里,都有一两个会点汽灯的高手。天刚擦黑,他们早早赶到演出地点,将汽灯挂在房梁上,给汽灯装上煤油,然后向底座的油壶里使劲揣气。当气针走到一定的位置时,产生了压力,煤油就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喷出。换上用石棉做成的纱罩,用手中的通针接触气嘴,点上火,“砰”地一声,灯亮了。再套上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才算大功告成。汽灯“嗤嗤”地响着,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两盏汽灯高高挂在舞台前的横木上,白晃晃的,把全场照得通亮。有时,汽灯出了故障,开场的锣鼓打了一遍又一遍,汽灯就是点不着。尽管是寒冬,点灯师傅的额头上,还是沁满了汗珠。

汽灯点的时间长了,中途还要加点气。这时,看戏的会嫌他“多此一举”,连声催他快下去。有时,野外的风呼呼地刮,把汽灯吹得左右摇晃,甚至将汽灯下部罩子里的纱罩晃落。戏正进入高潮,观众正在兴头上,灯熄了,台上的人手忙脚乱,台下的人有的骂粗话,有的急得直跺脚,更多的是在埋怨天公不作美。

                                                                               松香照明

松明灯

那个时候,有的家境贫寒买不起煤油的,也有用松明来照明的。所谓松明,就是将松树劈开,中心带有松油的线材,点着来照明。用它照明,烟重,有的人家整个屋子被熏得漆黑。用松明照明,也是那时的无奈之举。

松香就是松树脂。岳西是山区,许多年老的松树根部都能采到松香。固态的松香熔点较石蜡高,且不易如蜡烛一样可以使用烛芯,整块燃烧火太大且代价大,因为松香是经过提取的松脂,价钱比烧含松脂的松枝、木块要高。

                                                                              松香

以前有的人家连灯油也没有时,会使用松脂(松香)照明。方法是用轻质疏松的草或木杆放入加热融化的松香中浸透,然后一根根从松香液里取出晾干,需要时就拿一根插在安全不易着火又能适合的地方点上,松香照明光大,但采取不易。

                         光荣灯

 光荣灯

“咚咚锵,咚咚锵……”田畈上走来一支送光荣灯的队伍。走在前面的手捧毛主席画像,后面的高擎红旗,敲锣打鼓,好不热闹。拥军优属深入人心,每年春节前,生产大队都要给烈军属送光荣灯,登门慰问。

光荣灯用篾扎制而成,有长方体和圆形的,四周用彩纸糊就,正面写着“光荣之家”四个大字,里面有插红蜡烛的灯座。

                                                                             光荣灯

送光荣灯的队伍到了大屋门口,会受到鞭炮迎接。过年时,烈军属喜滋滋地将光荣灯点亮,挂在堂屋正面墙的中央。有客人来,一看便知,这家出过烈士或有人在部队服役,总会投来羡慕、崇敬的眼光。

                      走马灯

走马灯

儿时,到亲戚家拜年,看见他家堂屋挂着两盏走马灯,很是新奇。

走马灯由乡间心灵手巧的扎匠扎成,原料是篾和各色彩纸。形状多是八角形,很像当下电视剧中大户人家的宫灯。每个翘起的角上,挂着红须,四周贴有祥云、牡丹等图案的剪纸,雅致美观。里层的纸上画有五六匹奔马,大有徐悲鸿大师笔下《八骏图》的神韵。

掌灯时分,点着里面的蜡烛,火红的烛光熠熠生辉。不一会,圆筒就会顺着一个方向转动,真似马在奔跑。我不得其解,父亲告诉我,那是蜡烛燃烧发出的热气推动的结果。

属于走马灯系列的还有过年时孩子们玩的牌灯、元宵前后戏灯时挑的举的鲤鱼灯、莲花灯等。各种花灯星星点点地在暗夜里晃动,火树银花,把大地装扮得分外华丽。

                                                                                  灯笼

                        灯笼

灯笼和各种玩灯

每到过年,父亲都要用竹篾扎灯笼给我们玩。他先将竹篾破好,再按尺寸扎成各种形状的灯,有长方形的,方形的,属兔的年份就扎成兔子形状的,属牛的年份就扎成牛形的。

除给我扎外,还给整个大屋其他小朋友扎,扎好后再用皮纸糊好,然后,再用洋红洋绿在上面画上各种动画图案。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我们许多小伙伴,都点上父亲扎的灯笼走家串户,嬉戏玩乐,热闹非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11-26 16:09 , Processed in 0.07699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