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合理运用文物资源,科学开展公众考古,对于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初,省政协委员叶润清在全省两会上建议,“科学开展公众考古,进一步拓展文物博物馆的文化自信教育功能。”日前,省文化厅给予公开答复。将促进文物、人才、设施等资源共享,构筑公众考古传播平台。今后,文物保护有望从实验室转移到公众面前。 公众考古就是让考古面向大众、走进大众,考古成果大众化,让公众从单纯关注考古到有针对性地科学参与和正确认识考古,正确认识历史,同时建立沟通平台,让公众客观认识和了解古代社会。 自“公众考古”被提出以来,不少省市博物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以文物医院、游戏考古、动漫考古、手绘考古等体验为主题的数字化博物馆备受瞩目。蚌埠市博物馆开设室内考古体验厅,运用多种展示方法全方位呈现考古全过程。 对此,安徽省文化厅表示,“虽然在公众考古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对公众考古理念认知不全,对全省丰厚文化遗存利用不足,对考古发现、考古知识普及力度不够等问题。” 下一步,安徽省博物院将进一步加强与省考古所、省考古学会、科大、安大考古系、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的沟通合作,促进文物、人才、信息、设施等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对话合作机制。接下来,省博物院还计划系统梳理公众考古理论发展与信息动态,定期对员工开展相关培训。 “今年,省博物院计划借鉴‘凯尔特武士’项目,将文物保护从实验室转移到公众面前,呈现动态的展览陈列,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省文化厅透露,接下来,省博物院将有针对性地对取得先进成果的博物馆进行调研,学习转化公众考古教育有益成果。此外,省文化厅表示,将加强与大众媒体之间考古宣传的合作,畅通自媒体与大众媒体宣传对接,构筑公众考古传播平台。 晨报记者 刘畅本文来源:江淮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