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既生仲尼,长夜复长夜。”这是有人对孔子的调侃。孔子,被误读最多的圣贤。至今,对孔子评价,仍有观点对立。其实,孔家店里摆的并不都是孔子专属。儒学与专制结合,那是汉以后的事,与孔子没关系。但其正名、修己、仁政、德治等理念,深入国人心灵。正解孔子,澄清误读,弘扬原始儒学,时不我待。
孔子是私生子纯属误读。为何会这样?因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而得孔子。”于是,有人借此戏说。其实,野合一词,古今义异,古人称合乎礼仪为文,不合乎礼仪为野,野合即指不合礼仪之成婚。叔梁纥在67岁迎娶颜氏而生孔子,按古礼仪,男子16—64岁、女子14—49岁可结婚,年龄不足或超龄,便为野合。为何今人炒作?我以为大有借孔博名之嫌,透出无聊、无知和浮躁。再说,给老祖宗抹黑有意思吗?
孔子并未提倡君主专制。说这话者,以孔子答齐景公为依据,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意为正名,即要求君、臣、父、子都要名实相符,各尽职责。至于是何职责,孔子没说明。因此,不同人就可有不同解释。汉董仲舒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父、夫对臣、子、妻有至高无上、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利。因这解释符合统治阶级利益,所以历代君主都乐于采用,并将之强套在孔子身上,其实并不符合原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有误。意为老百姓可以驱使他们做事情,无需告诉原因。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至宝,成为宣扬愚民权术的名言。请看正确断句,《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为: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就让其自由发挥,如果没掌握,就要去教化,让其知道和明白。只有这样理解,才符合孔子有教无类的圣人风范。
以德报怨非孔子本意。这个被使用上千年的词,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不记别人仇,反而给好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翻译孔子的回答:“你不记仇这很好,可别人用什么来报答你的恩惠呢?别人欺负你时,你应用正义去威慑他;别人对你好时,你也应该对他好。”从或与孔子对话中,孔子不是教导大家做好孩子,一味忍让和放纵侵犯你的人,而是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回应。之所以造成误读,是省略了后面的话。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许多人望文生义,连孔子的弟子也陷入困惑。《孔子家语》载,冉有问孔子:“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难道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行事,不可以用礼约束吗?”孔子说:“不是,过去把大夫归属于有廉耻之节的人,犯了死罪当然要处罚,但为顾及脸面,就不在刑场行刑,而是囚于狱室,然后准备一把剑,放在铜盘子上,覆盖白布,送到狱室,让其感到羞愧而自杀。所谓礼不下庶人,是因庶人忙于生计而没时间学习演练,所以不能要求其一切言行都符合礼。”孔子的解释,说明他对不同人群践行礼法,主张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后世儒者继承了前两句,却故意忽略后句。孔子之意,父母健在,作为孝顺的儿女,不应该出远门;当然,如果事出有因,又符合正道,出远门也是应该的。后世儒者的曲解和阉割,导致中青年男子被长期禁锢在父母身旁。青春年华,却不能出门游历以增长见识,却闭门自守自我禁锢。长此以往,国人越来越愚蠢,国家越来越落后。孔子周游列国的壮举,就再也不能成为国人效仿的榜样。
还有,孔子主张儒家须修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即射箭,“御”即驶马驾车,在春秋时都是军事武功代名词。在他眼中,儒家必须文武全才,才能“修齐治平”。然而后世儒者不断歪曲,将“六艺”掉包成“诗、书、礼、乐、易、春秋”,于是儒者便变成纯粹文人。自此文武分家,相互争斗,社会衰落也不可避免。
(储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