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卒子将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秉承独立视角、独立思考的特色坚持走遍安庆。《卒子走遍安庆》不仅仅是游记,更是一种坚持的精神。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位于安庆市迎江区菱湖办事处安庆师范大学内的一幢清朝建筑敬敷书院旧址。图一:敬敷书院大门 敬敷书院,原名培原书院,后改称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坐落于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内。座东朝西,砖木结构,现存建筑东西长约七十余米,南北五十余米。南北两侧各筑讲堂五组,保存完好。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图二:敬敷书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敬敷书院是清朝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为国立安徽大学的前身。安庆敬敷书院是清朝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从清顺治九年(1652年)创办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办为安徽大学堂,250年间在安庆曾三易其址、三易其名。图三:古时棚考 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由巡抚李日捐款创建。原址在魁星楼旧址(现安庆一中内)。清朝乾隆初更名为敬敷书院,清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图四:航拍敬敷书院(东西向) 曾国藩主政安庆时期,于清朝同治初由移建孝肃路之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移建至菱湖南岸,即今旧址。1901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图五:敬敷书院各级文物保护牌 “敬敷”之词,语出《尚书》,意思为“恭敬地布施教化”。敬敷书院于1652年在安庆城内建成,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1736年定名为敬敷书院。图六:敬敷书院考棚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由此,兴办二百五十余年的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也就是后来名震一时的“国立安徽大学”的前身。图七:敬敷书院后花园 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巡抚陶澍曾率属捐廉置新生洲(后改名崇文洲)官产一半为书院学田,岁课银八百两,为学生膏火费,又倡捐书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改为求是学堂,后又改称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并在百子桥另建新舍。图八:敬敷书院布局 敬敷书院的六间考棚,有五千多平方米的清朝建筑群,设有门坊、长廊,考棚三进六栋,每栋考棚面阔六间,抬梁式结构、硬山式山墙、青砖灰瓦、木格窗棂、前后庑廊。考棚内至今还保存有清朝光绪二十三年的考棚正梁、考卷、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的著作等。图九:敬敷书院含航拍图 敬敷书院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已通过“院试”的秀才,为进取“乡试”、考举人而入院进修;另一类是“童试”及格者或“民间俊秀及官员子弟年十五以上已读孔孟四书者”,即有一定基础但还未中秀才的童生。图十:科举 从清初到清末,在书院两百余年的办学中,著名史学家全祖望、桐城派“三祖”中的刘大櫆和姚鼐、著名学者王宽吾、“江南大儒”汪宗沂等诸多著名学者担任过山长或主讲。这些大师学识丰富,德高望重。他们执著地秉守文化育人的“敬敷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精英,如国画大师黄宾虹、著名教育家房秩五等都是从敬敷书院走出的莘莘学子。图十一:敬敷书院航拍图(南北向) 安徽近代第一所军事专科学校安徽武备学堂和陆军学堂、安徽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安徽近代第一所有院系建制的分科大学江淮大学、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等相继在安庆师范大学这块热地上办学。图十二:敬敷书院走廊 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著名革命家徐锡麟,著名法学家光明甫,著名教育家王星拱,数学大师何鲁,著名文史学者刘文典、杨亮功,著名经济学家陶因等曾在此担任校长;著名文学家郁达夫、苏雪林、朱湘、冯沅君、苏曼殊、许杰,桐城派末期大师姚永朴,著名学者陈望道,著名经学家周予同,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著名化学家丁绪贤等曾在此传道授业。虽然校名更迭,但是这些教育先贤无不秉承了文化育人的“敬敷”文脉。图十三:敬敷书院考棚 敬敷书院具有的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服务经济、重视道德教育、引领社会风尚的诸多理念以及特有的人文品格、人格魅力、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更是为“敬敷精神”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图十四:敬敷书院内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