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80|回复: 4

沈家界石刻——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沈家界石刻——卒子走遍安庆

沈家界石刻
——安庆石刻
第110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龙山,在一处乱石堆围上,有一块刻有沈介的石刻,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这块已有几十年至百年的“沈界”石刻,在历史上时时提醒村民上山勿越界!安庆沈姓后裔,始祖从江西瓦屑坝迁徙而来。
   这块老石围墩墙上,嵌着一块刻写有“沈界”石刻。这块山界石刻长约60厘米,宽50厘米,为大龙山产的花岗岩,刻字比较清晰。这是山主人在围山林时,怕与邻居为周边产权产生纠纷而设置的山界石刻,旨在向村邻声明权属界限,勿越界。
    沈家,山界石刻由其祖先嵌上。据今已有几十年至百年的历史。这块石刻是如何嵌进石围墙内,或是在石围墙底部刻上去,目前无法得知。
     山界石刻,是先人表明私山所有权划界的一种具体方法,它的好处就是划清了邻里间的产权界线,对预防邻里山林产权纠纷有重要作用。它对研究安庆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据了解,安徽临泉为沈姓发源地。另据了解,沈氏祖居浙江省吴兴郡,唐朝初期迁移到山西省夕阳县枣林庄老鸹巷。明初洪武三年迁移到安徽各地落户,至今散居全省各地。
     有小故事称,沈姓有一位县官名叫沈尧中,沈尧中原籍浙江嘉兴,进士出身。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任南陵知县。沈知县十分重视建筑、教育、文化,尤其关注水利兴修。上任伊始,他就踏遍了南陵的山山水水。当他来到东河一带,看到堤埂单薄,连年破圩,青黄不接,百姓苦怨,心中更是萌发兴修水利、根绝水患、造福地方百姓的决心。 为实现这一愿景,沈知县成立了南陵县筑圩公署。招募精兵强将,组织领导修圩工作。为了便于一线指挥,沈知县干脆将筑圩公署从县城移至东河,使修圩工作的指挥领导更加直接有力。 沈知县召集当地村民代表,细察地形地势,研究兴修方案。有钱出钱,有人出力。饱受水患之苦的百姓,遇到这样的好知县,修圩热情百倍高涨,挑筐扛锹,八方汇聚,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夜幕降临,也不肯歇,点燃火把,夜以继日。 看到百姓如此修圩热情,沈知县更是十分欣喜。白天,沈知县徒步圩堤,巡查督察;夜晚,沈知县走进民工,慰问鼓劲。沈知县有时一连几个礼拜都工作奔走在东河,筑圩公署和圩堤,成为沈知县每天两点一线不变的工作路线。几年过去了。东河的圩堤不断增高培厚,抗洪能力日益提高。虽然再有暴雨山洪,但圩堤再也没有溃破,到处一派五谷丰登、百姓安宁的祥和景象。沈知县又制定了修堤保圩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落实执行。从此,东河的圩堤更是一年比一年固若金汤。 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因政绩显赫,沈知县擢升苏州府丞。全县百姓,夹道十里,燃放炮竹,挥泪惜别。更有东河长老,跪地长拜,祝沈知县一路顺风,步步高升,好人一生平安! 多年以后,南陵人民依然忘不了倾心为民的沈知县。为了纪念这位好县官,东河村民将筑圩公署改为“沈公祠”,以心中虔诚的香火,表达对这位好知县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本篇完)
2016-11-23

发表于 2016-11-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3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27 20:48 , Processed in 0.09538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