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明天就是老人节了。去年重阳,填了一首《采桑子》献给我的公公!“
向晚霞辉千嶂栖!”
今年重阳,除了怀念,还有什么?
将近在一个月前,由于身体微恙,因为快过中秋节再加上儿子婚期逼近,作为家庭主妇的我,必须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打理好自己和必备的一些事务,刻不容缓。所以就去县医院小住几天,与其说是住院,不如说是为了那张挂水病床和省去一系列检查带来的麻烦。久病成良医,这句话一点不假。接诊我的是个年轻医生,态度很好,了解我的病情和住院来意之后,把我安排在六楼19号病床,象征性的做了部分检查,我主动提出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吊水服药。
住在我病床两边的分别是两位八十多岁老奶奶,18床老人家病情很重,心梗,脑梗,小脑有些萎缩,胃切除五分之三,哎哟,遭罪啊。就在我住院第一天中午,她家人跟我说老人家休克了,急救过来的(我是每天上午来医院挂水,挂完水跟医生打声招呼就离开了)。第一天是她女儿看护,第二天两儿一女全都在床前伺候,她儿子向我介绍,老人家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妇联主任,那个年代的女基层干部,不简单啊。怪不得她那么坚强,痛不吱声。看得出即使病容憔悴,也遮掩不住她本来的面善,微弱话语就是,叫儿女们回家,不要在医院因为她耽搁了家里事务,说自己没事,没什么病,不需要住院,也一直要求出院。第三天算是脱离了危险期,子女们轮流值班陪护,接屎接尿,服侍周到。吊水时间我和老奶奶搭搭话,老人家你福气啊:你孩子们都孝心。她和蔼的笑笑,看得出知足中夹杂着一些无奈。第四天第五天一直到第七天我办完出院手续,也没看见她一个儿媳妇光临。这期间,从探望她的的亲戚和女儿的对话中得知他们的焦虑,老奶奶一人独住,住所跟儿子家还有些距离,出院后咋办?住哪?好像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医生反复叮嘱,老人身边不能离人,因为她的病情随时随地都会……,还好老人耳背,这些话小声音她听不清。我,终于懂了老奶奶笑里的无奈,一股凉意突升。
住在我左边20号床的老奶奶,是从一个私人医院转来的,因为误诊,当时插氧气进来的。老奶奶四个儿子,当时是大儿子和小儿子办入院手续的,通过各项检查和医生诊断,具体没什么大病,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原。第二天老奶奶精神状况良好,主动跟我说:第二儿子送孙子上大学报名去,话里充满着自豪。那天我因为吊水时间推迟了,所以12点还没结束。老奶奶是山里人,大儿子看样子有六十多岁了,午饭是医院门前的盒饭,老小孩老小孩,真不假,她自己认为自己很重要,说话的口气多少有些矫情,跟儿子说想吃豆腐。其实这个要求很简单,他儿子却给买一碗豆腐脑,(在大潜山的人都知道,医院门前听到最不差的吆喝声就是一天到晚:卖豆浆豆腐脑),老人家真的不愿意喝,但又舍不得浪费掉。而且他儿子一再强调说,卖盒饭的没豆腐这道菜。我实在是忍不住插句话:在门口快餐店,点一盘豆腐,生病人没胃口,腻甜,等于没说(要是孤寡老人我会毫不犹豫的买一盘烧豆腐给她吃)。第三天是她二儿子陪护,后来是轮流陪护。老人家通过治疗慢慢的能下床走动,看的出她很爱干净,头发梳的一丝不乱,衣服穿的整整齐齐。她跟我说:二儿媳死了多年,她跟二儿子住,家务活全是她干,种菜,做饭,洗衣。我违心的说,你老人家健康就是福气,而且孙子还读大学了,几个好儿子轮流照顾,是份孝心啊,老奶奶高兴的连说,是的是的。可是,直到我离开医院的最后一天,也没看见她的一个儿媳妇光顾,依然没吃上她想吃的那个烧豆腐!
但愿在老人节来临之际,除了满屏祝福,还有平常付出一些实质性的行动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别让自家的老人输在终点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