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油坊街上菜籽香?曾记否,华堂里,一袭青衫清瘦影?叹人生,聚少离多,铅华洗净,刹那芳华付韶光——
槎水镇,位于潜山县北端,是黄柏山区重镇。历经岁月的洗礼,古镇铅华洗尽,云淡风轻,悠然依旧。
槎水的街面很宽,建筑鳞次栉比,绿化带上的树绿得亮橙橙的,不染一丝尘埃,在小雨中显得格外的美。没有闹市的喧哗,和满街的尾气,路上的车辆有一搭没一搭的,这是年深日久的笃定,思绪也随之恍惚缥缈起来。
曾在这里生活过一年,槎水于我是熟识的。那时,油坊街还在,静静的,不张扬。如今,T字形街道,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城镇化味道越来越浓,越来越让人辨不清来去的方向。
漫步槎水,生活突然放慢了脚步,一切都慢了起来,仿佛回到了从前。
走在街上,槎水的乡音时不时在耳边袅袅响起,像陈年佳酿,醇厚绵软,又如油坊散发的醇香,味道浓烈,历久弥新。
志载:油坊街“自清朝开始形成,起初只是一个三百米长的合面小街。民国时期大水冲毁对面街铺,自此,老街成了半边街。”
其时,木榨、铁锅、石磨、碾盘,响板窗、穿櫈桌,堆满了坊间角落,榨油师傅赤膊袒胸地吆喝着赶碾老牛不停转着圈儿,油香和着撞榨声从油坊屋顶的瓦片缝隙漏出来,飘出很远,像是与槎水呢喃着不老的情话,又仿佛吟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似檐前铃铎清脆悦耳,又如洞箫般意味深长。
“潜山-岳西工业走廊”工业重镇、潜山民营经济强镇、瓜蒌主产区、安徽优质蚕桑生产第一大镇,成就了槎水的曼妙多姿,让人禁不住将镜头对准它。
内敛不张扬,沉着不浮躁,这是槎水的性格。寂静悠然的时光,时刻眷滞停留在古镇的深处。
十分羡慕生活在古镇的人们,脑海里,仿佛来过无数次,忽然想起野中创始人范苑声、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储皖峰、台湾“电脑之父”范光陵、戏剧家储一天、还有影响中国二十一世纪十大杰出青年杨桂生,是槎水养育了他们,他们也让人们记住了槎水。
槎水,有木有水,山青水秀,自然成了人们韬光养晦、安家落户的上佳选择。因此,这里的传统村落很多,徐家高老屋、肖家大屋、肖家老屋、范家老屋至今仍保存完好。
蒙蒙细雨中举目去望,雾中的槎水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副欲说还羞的样子。
皖西南古民居,朴素简练,大都似曾相识,看多了很难让人记住它。如徐家高老屋,第一眼觉得它没什么特别,当穿过木栅栏大门,跨进石坎,深入进去,让人感到很意外。
徐家高老屋,建于清代,又称“思德堂”,占地4550平米,屋前有月沼,屋后有围墙,前后明三进,暗五进,前厅正厅后厅两侧有书院、官房、客房20余间,10个明堂(天井),为回廊式木质框架,正厅木柱18根,木柱额枋有雕刻,加之54根冬瓜梁和方梁及月梁构成屋顶,造型大气,工艺精湛,是潜山古民居中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天井上方马头墙有些沧桑,斑驳的墙壁留下了时光的脚印,弧形门楣的小巷里,长满青苔,不过很干净,有一间房子已倒塌,长满旺盛的杂草,似乎很久没有人居住过。
走进老屋的深处,瞬间被它的古朴与幽深所俘获,时光仿佛正在倒流。
“小扣柴扉久不开”,老屋大门一侧,一位穿着朴素的长者进入我的视线,一副淡然从容的姿态。
开门见山,出门见水,这是槎水传统村落选址的最大特点,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生活竟然如此向美。
乐明村古村落在明清时期形成,多为进院式结构,呈中轴线对称,面阔三间或五间,中线厅堂两侧室,附以天井采光通风,寓意“四水归堂”、“财不外流”。当地的人们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饮则有水、耕则有田、行则有道、筏则有山为主要特色。
村落的故事从黛青色的画面开始,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柱一梁、一砖一瓦及雕刻匾额都是故事的封面,故事的主人翁——志士名流们从老房古屋走向不同的终点,而故乡槎水永远是他们人生的原点。
古屋像是一位打满褶皱上了年纪的老人,印刻的是深深岁月,斑驳的墙壁,马头墙摇曳着的野草、巷子里的青苔,都会将人带回从前的温情,如同世俗世界里吹过一缕清新之风,在时光深处生根、开花。
“自然形胜出天然,修竹茂林流水潺。峡谷异花半鸟曲,人夸世外小桃园。”槎水,山青水秀,生态极佳,置身其中,时刻被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包围着,让人着迷。
方山四面环山,仅有一个出口,面积千余亩,植被茂盛,境内居民不足30人。
从一条乡村道路驱车直入,一侧竹海铺天盖地,从山麓延及山顶,烟拢涧水雾拢竹,意蕴无穷。
鸭子在田间戏水,居民走在阡陌上,鸟鸣声悦耳,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棵560年之久的银杏树上。
世俗留给方山一处清净,方山将静美让给了老屋和田园,人生若只如初见,相信来了槎水,你怎么也不舍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