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驾雾冲,风光秀丽,世外桃源,人间仙境。风雨沧桑,一路走来。她多么令人陶醉,令人你向往,令人赞叹。在她的中段有一座明朝将军府——旗杆屋。在明清时期,这里就称将军府。由于星转斗移,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到晚清时期,其大门前仍然存树着又高又粗的将军大旗杆,所以人们称她为旗杆屋。 如果你有幸来驾雾冲观光,过了潜河,差不多5华里路,置身于小河边,向右看,目光眺过平畴,映入你的眼帘的便是一座古式的民居她就是明朝将军府。此府面阔几十间,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青砖青瓦,木质结构。虽谈不上雄伟壮观,但规模也比较宏大,穿过石板路,就是将军府的大门。此府建于明初洪武八年。(1476)年。基座西北,面向东南,屋后有千仞青山,门前有洁净的小河。向东可赏天柱雄风,向西可眺排牙圣景。 进入府内你会顿时产生崇敬,庄重,威严之感。雪白的墙壁,青青的小瓦,紫红的木柱,浑厚的横梁,古式的屏风,四水归堂。堂前群壁青砖嵌花,图案清晰,府宅分上中下三排正房,每排虽十几间,几十间不等。但都十分宽敞,十分明亮,使人感觉舒服。大厅进深40米有余,宽11米以上。大厅内设上中下三个厅 ,和两个门厅,一南一北。大厅两边还各设上中下三条回廊,每条回廊都有60多米长,回廊时直时曲,时高时低,不用说这是公用的,是全宅几十户人家通往大厅的要道。大厅堂上下各有天井,上下天井之间空地都是用青石板镶嵌而成的。非常平整,少有缝隙。天井两边设有很多间厢房,厢房空间较大,为通风采光,厢房两边再设天井。大厅堂为五进重门,每重大门虽高宽不等,但很有气派。不失高门大户风度。上厅深为13米,宽5米多,两边墙壁为青砖磨花。整个墙体青砖到顶,前面是木质的鼓皮格子门,大厅前面的天井深为6米,宽5米,全墙青砖磨花。油画龙凤图案中间有“观察流芳” 四个醒目的大字。中厅是双层瓦面。中前厅是用木制古皮分隔,8根足一人抱的赤色木柱支撑,宽厚片方连环托住沉重的屋架,高5米有余。厅前的木柱两边有木刻大象,栩栩如生,可惜象鼻,象嘴文革时被毁,失去了往日的雄风。东边的墙体有青砖磨柱,花鸟图案,西边墙体被毁,厅进深12米,宽11米,是族人集中办事的场所,也是族人大型活动的宴会厅。下厅天井深6米,宽11米,墙体上的油墨画被毁。第一进门与第二进门中间设有门厅,后门厅深2米,宽4米,前门厅深5米,宽4米,这种设计既隔音又美观。厅两边和大门前两边都设有光洁发亮的石凳,族人茶余饭后大都集中在此闲聊,拉家常。大门外的石板场地前两边仍有当年的旗杆夹石。仍有上马石与下马石。门前不远处,有一方鱼塘,是用来防火与养鱼的,鱼塘的水源来于屋后200米外的两口泉井。井水冬暖夏凉,一望见底。异常纯净。 据考证,将军昂公,字铭德,葛氏第十代长孙。此人文韬武略,忠义慷慨。公值元末,四方兵戈,民不聊生。葛公铭德 举旗义兵,常驻大别山,使数十万乡民免遭生灵涂炭。朱太祖初战陈友谅,葛铭德率军驻守皖山,英勇奋战,战功卓著。朱太祖封其为武略将军,授安庆万户府金符。己亥年间调镇安庆,后因陈友谅集中兵力主攻安庆,庚子城陷,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孤军作战,葛铭德将军深受多处重伤,直至战死。为明朝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朱太祖下旨为葛铭德将军建造一座,结构精细,设计完美的将军府,并授两面将军旗。 忆昔日,峥嵘岁月丰碑立。看今朝,和谐社会启后人。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的今天,葛铭德将军的后裔们,继承前人的遺志,紧跟时代步伐,开辟美好的未来,或盖新楼别墅,或集居新村,或乔迁进城,但将军府仍然保护得较为完好。 (2014年发表于《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