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白杨》是王洛宾于1969年在新疆的监狱里服刑时编写的。它和王洛宾坎坷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准确的说,这是他写给自己的“囚徒之歌”。在王洛宾当年的音乐笔记中是这样记录的:《高高的白杨 》维吾尔族民歌, 一九六九年秋于八家户(注:八家户是狱中囚犯对新疆监狱的称呼) 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监狱里关进了一位叫吾甫尔江的维吾尔族青年人,在新婚之际,他遭人政治诬陷被判刑入狱,不久新婚的妻子也因故离开了人世。这位青年闻讯后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自己的亡妻,他发誓从此不再理发剃须。 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却违反了监狱的规定,结果是因为拒绝剃头和刮胡子在狱中屡遭坏人的毒打,直到被打得头破血流时,吾甫尔江却对打他的人说:“你们狠劲地打吧,只有这样,我才对得起自己死去的妻子。” 目睹着吾甫尔江被人殴打的场面,王洛宾想上前劝阻,但是在牢房里,他这个老反革命分子的劝阻,是不会被别人去理睬的。 眼前这一对情人真挚的爱情故事深深的感动了王洛宾,他在牢房里眺望着铁窗外那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不由得联想起自己的遭遇,联想起因为受到自己的牵连而早已过世的妻子。 王洛宾萌发出一个创作的欲望,他要为那位维吾尔族青年的不幸作歌,要为自己的不幸作歌。他要用歌曲来表达自己对亡者的思念。 在他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铁窗外那一排排挺拔的白杨——自己不幸早逝的妻子——维吾尔族青年为了保留胡须而被坏人暴打——这些画面就像天上一片片浮云,在他的脑海中慢慢地飘过。 经过沉思之后,三段以白杨——姑娘——丁香——牢房——浮云为意境的凄美歌词在他的心中悠然而生: 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 一座孤坟铺满丁香孤独的依靠在小河旁 一座孤坟铺满丁香坟中睡着一位美好的姑娘 枯萎丁香引起我遥远的回想 姑娘的衷情永难忘 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 美好姑娘吻着丁香曾把知心话儿对我讲 美好姑娘吻着丁香曾把知心话儿对我轻声唱 我却辜负了姑娘的衷情歌唱 悄悄躲进了牢房 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 孤坟上铺满丁香我的胡须铺满胸膛 美丽浮云高高白杨我将永远抱紧枯萎的丁香 抱紧枯萎的丁香走向远方 沿着高高的的白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