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01|回复: 4

弘一法师一遗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廊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是弘一法师的遗偈,“偈”佛家颂词,是有机锋的,偈又可为竭,摄尽其义之意。实际语言文字哪能可以尽意表达呢?语言文字其实都是“象”的范畴,这恰恰是法师们所反对的“执象而求”,胶着于“象”只能求得表象的东西,交友是这样,万事万物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偈就有点只可心会、不可意传的意味了,其义是深奥的。
弘一法师是无比孤独的,人世间能有几人懂得他、理解他?离妻抛子怎能忍?这又是哪门子慈悲?不能彻悟的人,又怎么可以去揣度?《红楼梦》二十二回,宝玉、黛玉、宝钗三人也在斗机锋,宝玉有了遗世的念头,做起了偈语,黛玉、宝钗她们各怀鬼胎,这是她们所不能容忍的,也是挺吓人的。黛玉、宝钗何等样人?几个回合宝玉就败下阵来,灭了宝玉的妄想。宝钗还用了佛门的典故: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弘一法师遗偈可分为两阙,上阙是一层意思,是说他孤独,就是他临终绝书“悲欣交集”的“悲”了。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朋友之间就应像水那样淡泊,是不能有任何杂质的,世间又有几个真正的做得到?我心如水,又有几人能懂得我?理解我?“象”上在咫尺,实际在千里之外呀!这又怎么可以不悲呢?
     “问余何适,廊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问我到哪里去?我站在了廊檐下,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们。桃红李白,繁花似锦,春光明媚,你们看到了我看到的没有?蓝天广阔,宇宙无穷,一轮皎月挂在天心中,那就是我心的所在,死就是回家呀,这又是多么欢欣的事呢!也就是丰子恺所说的“灵魂生活”,比“艺术化了的生活”更上一层楼了。
   “悲”是弘一法师留在世间的遗憾,“欣”是对“家”真正的理解,是欢欣的离家而又回到真正的我家。有的写成“廓而亡言”说是前景阔广。,我认为没有“廊而亡言”意蕴深切。这是没能够理解弘一法师心目中的“家”所致的误会。
发表于 2015-6-2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我者谓我心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偈(ji) 并不能读成(jie)吧?  关于悲欣交集,以小弟愚见应当是以身外身观省自身的意思,以一种无我的状态看我,所以才会有这种悲欣交集的感觉,虽然大师是修行者是律宗的代表人物,但是在无我之外的本我,这具皮囊肉身依然只是芸芸众生之一,这里的悲代表的应当是佛陀对于众生成住坏空的一种慈悲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懂之人 却遥远无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4-9 09:24 , Processed in 0.06773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