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04|回复: 6

陕西一副县长让儿子“吃空饷” 被举报后平调邻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吃空饷”者要清理“发空饷”者要追责
  近日,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何炅因被人举报“吃空饷”,引发了广泛热议。虽然,事件最终以何炅辞职而暂时告一段落,但公众、媒体对“吃空饷”的追问却远未结束。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吃空饷”无疑是一种违规行为。尽管中央多次向“吃空饷”亮剑,但媒体调查发现,“吃空饷”现象仍屡禁不绝。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仍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抱着侥幸心理,虚报冒领财政资金,顶风而上。
  “吃空饷”顽疾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利益黑幕。治理“吃空饷”,不能仅仅停留在“清”“退”环节,还应建立“不能吃、不敢吃”的长效机制,重拳出击,追究“发空饷”者的责任。
  1 人数众多, “吃空饷”五花八门
  2014年,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专项整治成绩单,30个省(市、区)共清理清退“吃空饷”16.2万人。其中,河北省清理5.5万人,四川省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省清理1.5万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从多地晒出的“吃空响”整改情况看,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以河北省为例,县级“吃空饷”人员占清理范围人员比例达1.33%。这意味着1万个属于清理范围的人员中就有133个“吃空饷”人员,经济状况较差县的情况更为严重。
  “吃空饷”者面目各异,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据媒体梳理,有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未按规定核减或核销待遇的“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权力安插进编领钱的“挂名饷”……名目繁多。
  另外,一些地方、单位针对50岁以上的领导干部进行“一刀切”,安排其退居二线,“在编不在岗”,但薪酬照领,也是一种变相的“吃空饷”。
  形式各异的“吃空饷”背后是大额财政资金流失的客观事实。据悉,2012年,四川、重庆、湖南等7省市,清理出的“吃空饷”人员就达7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一年共增加财政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吃空饷”已成为蚕食财政资金的一大“黑洞”。
  除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吃空饷”的大户外,一些银行、国有企业等也不时曝出带有权力背景的“影子员工”。这些“影子员工”领取的“空饷”,最终也是由国有资产“埋单”。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吃空饷”不仅是凭空吃掉了“饷”,还让政府额外支出了一笔公用经费。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是根据编制人数按一定标准下拨的,人均经费标准各地不大一样,大约每人每年3万元左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
  “大力整治‘吃空饷’,斩断伸向财政资金的黑手,对于我们建设廉洁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白景明表示。
  今年4月,中央纪委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纪检组组长袁彦鹏在2015年全国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把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治理列为2015年的5项重点工作之一。
  2 权力任性,“吃空饷”屡禁不绝
  2005年,中央编办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相关单位对“吃空饷”行为进行自查,中央有关部门进行抽查。2006年至2013年,中央相关部门也多次下发通知、颁布规定,治理公职人员“吃空饷”和解决超编用人、编外用人等问题。
  虽然连年整治,但从部分地方公布的清查情况看,“吃空饷”者却不在少数。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吃空饷’的形式与手段虽然五花八门,但背后总能看到权力的影子”。
  以在编不在岗的情况为例,有的是已经调离,但没办理手续,属于制度管理不严;但也有不少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安插自己的亲属“吃空饷”,甚至有领导的子女高中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安排进相关单位领工资。
  实际上,一个单位编制人数有多少,哪些人在岗、领不领工资,这些情况单位或部门不可能不知道。像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长期旷工、请假但工资照领,受到刑事处罚工资却未按规定停发等情形的发生,都绕不过人事、财务部门和单位领导。这些现象之所以能畅通无阻,里面牵涉的更多是权力与利益的问题。
  2011年,时任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委书记杨存虎的女儿被指从入读大学开始在省疾控中心“吃空饷”5年,而疾控中心负责人竟称此人在“脱产学习”。
  正是这种“权力安插”、“权力配合”和“权力庇护”的环环相扣,使得“吃空饷”问题难以根治。
  一些基层干部也坦言,“吃空饷”的大都是领导干部、关系户和上面打招呼的,作为基层单位很难处理。
  此外,对“吃空饷”者处罚不力,责任追究制度缺乏足够的惩戒力和威慑力,也被视为“吃空饷”顽疾难以根除的一个重要原因。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渭南市富平县任副县长时,利用职务之便,让正在上学的儿子“吃空饷”,一年多时间“白吃”4.5万多元。任教训被人举报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被平调到邻县当副县长,履新一个月后才被通报上缴“吃空饷”所得,仅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对“吃空饷”者的处理通常是停止支付其工资和津贴补贴,追回其多领的财政资金,上缴至同级财政部门;将涉事单位相关负责人免职等。
  在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看来,这种“保护性”问责难以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容易导致“屡禁不止、屡治屡冒”。
  3 多管齐下,医治“吃空饷”痼疾
  “吃空饷”不仅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蓄意贪占,更是对于政府廉洁形象的损耗,是一种不可轻视的腐败变种。
  2014年1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对各种名目的“吃空饷”,要坚决严肃查处责任人。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顶风违纪的,要从严问责。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立竿见影的“治标”之举。
  “铲除‘吃空饷’土壤与反腐败力度息息相关。”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认为,一定要在调查清楚干部“吃空饷”事实的基础上,对放任“发空饷”的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要深挖其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为,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警示。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在问责层面进行积极探索。如江西省南昌市规定,超过清理期限若发现单位仍有2人及2人以上“吃空饷”,对主要领导实行撤职处分。陕西省规定,凡不如实自查自纠,经群众举报并查证属实的“吃空饷”人员,除退还已领工资和相应福利补助外,还要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并对单位主要领导实施问责。
  法律人士则认为,除了一般性的追查连带责任之外,对于“吃空饷”的清理还应超越追缴冒领工资、清退、开除相关责任人的层面。
  福建信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宝胜表示,“吃空饷”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或侵吞公共财物,涉嫌触犯诈骗罪或贪污罪,部门负责人也可能涉嫌渎职罪,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与行政责任上的追责相比,法律的制裁无疑更具震慑力。
  在依法严厉惩处“吃空饷”的同时,建立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长效机制也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大亮点,这被视为直指“吃空饷”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源,是治本之策。
  没有改革,不纠正体制机制弊端,很难根除“吃空饷”。相关专家建议,一方面应公开编制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没有办法玩“潜伏”;另一方面,应把整治清理“吃空饷”常态化,定期“大扫除”,使其趋于法治化、规范化、完善化,走出“治理复发治理”的怪圈。(徐辉)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5-06-02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吃空饷”问题,个人很认同上面文中的一句话:此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清”“退”环节,还应建立“不能吃、不敢吃”的长效机制,重拳出击,追究“发空饷”者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空饷实际上就是骗取贪污国家财政的钱,应按诈骗罪或贪污罪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空饷”者面目各异,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据媒体梳理,有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未按规定核减或核销待遇的“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权力安插进编领钱的“挂名饷”……名目繁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自己人,何必那么较真呢,来来来,罚酒三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海飘郁 发表于 2015-6-3 18:16
都是自己人,何必那么较真呢,来来来,罚酒三杯!!!

有时,有些地方在处理这"吃空饷"问题时,往往是“一定认真调查,待查清问题后,决不姑息,要严肃处理”。但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11-25 01:07 , Processed in 0.07053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