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五庙文广 于 2015-1-30 09:24 编辑
十番锣鼓
锣鼓是中国的传统乐器,遍布世界各地。“十番锣鼓”是古人将不同的锣鼓用十种不同的曲调再加二胡、笛子、唢呐等吹奏伴音修饰而成的曲艺。在潜、岳、太三县广为流传,它节奏分明,曲调悠扬,运用于民间舞狮、纪祭,红事、白事等等。
“十番锣鼓”汇集了九种不同的乐器,先师口述:先以打击锣鼓,编有《工车上》、《工车下》、《顺驼靴》、《反八锤》、《枯皮》、《快七星》、《波罗催》、《七五三》、《老摸黑》、《凤点头》、十个响谱循环演奏。因而得名“十番锣鼓”,后来编入二胡、笛子、唢呐交叉演艺,使之达到音质丰满之效,深受民众喜爱,所以流传至今。
在民间分红、白两事演艺形式,红事演艺节奏欢快喜庆,吹奏运用《乐逍遥》、《八仙庆寿》、《喜盈盈》等乐曲。白事曲调优雅悲伤,吹奏时用《文八宝》、《武八宝》、《卜算子》、《阴司腔》等乐曲。
“十番锣鼓”创于何时何地,尚无考证,据祖师左四和先生留下的乐谱,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听师傅口述它起源如明代,和凤阳花鼓同时享誉。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欲求越来越高。“十番锣鼓”在民间越来越广泛应用和流传。
五庙——十番锣鼓
行路十番锣鼓响,胡琴唢笛伴齐鸣。 铿锵雅韵钧天乐,文化传承听妙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