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61|回复: 26

访赵朴初先生故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访赵朴初先生故居

        能够与大家同访赵老先生的故居,得感谢程主席的邀请,而我对赵老先生的最初印象也是来源于程主席的《浪迹天涯》,知道他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禅师,而且挚爱家乡,那首《咏天华谷尖茶》深情细味故乡茶,莫道云踪不忆家。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芬独赏我天华。至今还在我心中萦怀不去——
     怀着这份亲切的敬仰,车进入太湖县境内,我们打听着百里至寺前的道路。百里顾名思义路之遥遥, 其山路蜿蜒陡峭,好似青龙盘踞山中,弯度大的地方疑惑无路,却一个拐弯又入佳境。时值秋季,枫叶暗红,层林尽染,那绿绿的苍翠,那红红的安然,层替铺展开来,好一副秋景秋图,好一副墨彩画卷。秋韵娉婷,似是一位成熟的少妇,风情万种而又落落大方,她不仅吸引了你的眼球,而且你还为之怦然心动,情不自禁的把眼帘倾向车外,风,调皮的拂乱她的秀发,芬芳扑进了我们的鼻息,深呼吸,醉了。醉在这浓烈的化解不开的秋之魅力里。
     心里不禁想:这山里的山更是绝佳的山,这山里的水更是清秀的水。难怪寺前会是诗词之乡,难怪寺前会哺育出如此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 ,尤其是赵老先生,他是有
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佛教人士、书法家、诗人、作家。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哦,渐近赵老先生的故居,我有些心潮澎湃,想到昨晚百度了解到的赵老先生的一些慨况。
      下了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杨柳飘飘的花亭湖,这里是有湖泊的。我们由于山的阻隔竟然不知她的存在,还在车上讨论,有山的地方就应该有水,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有山,有山有水才是一副韵味十足的图画,才是人们向往觅寻的仙境。呵呵,这秀丽的水,羞涩如少女,怕是见了我们已经绯红了腮面,低着头偷笑了呗。你看那湖面波光粼粼,山中的葱郁倒影袅袅,色彩缤纷,或有船舫闲游,你不得不惊呼:世外桃源。我们这是几世修来的福分,竟然与她有约了。想这朝如斯,暮如斯的本地居民,是怎样的乐活法?是怎样的修道成真身?那一个界碑刻着大大的“禅”字,似乎释然了我所有的疑问与不解。
       踏步禅意,沐浴着秋日的暖阳,寺前古镇好似江南的大家闺秀,娴静典雅而端正,徽派的建筑鳞次栉比,次第排开, 墙是白的,瓦是灰的,每个店铺都安静的敞开着,不像城里音响喧哗,车笛尖刺,灰尘飞扬。每个店铺都似一位淳朴的村女,不语不言,只是对你温柔的笑,守着那份天然的特质,店里多半是寺前的特产吧,间或看见店主专注的整理着——毫无盈利心的任你随意观赏,绝不用大声的吆喝来招徕生意。
     村夫山野都有一份安然之态,更何况是一代宗师禅师。这拜揭的心不似来时的急切,这份静缓缓的流淌心中,心欢欣的受着它的侵染,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未观大师,大师已经悄然在心中显立,魏然而庄严。这种感觉说与人知,别道神奇,知者自然与我一同体味。
       赵老先生公园宛然兀立眼帘,到了,会心一笑,似是前世有约。背倚双凤山,苍苍翠翠,葱葱郁郁;面临花亭湖,清清幽幽,波光潋滟;待山花烂漫日,芳芳意蕴,三两知己,随吟随赋,个中情趣,不似仙也胜似仙了。石阶,石栏,石台,古色古香,朴实无华。石刻上有的赵老先生的自度曲
《题〈篝灯课读图〉》“可贵处,不在画。先看题,后读跋。啥缘由,许多名吏名儒都给它作了高评价?自古来,寸草春晖,永远有谈不尽的恩情话。问何处是天堂,它就在母亲膝下。”更有他的生死观:“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一代伟人的胸襟,在字里行间阔也飞也,实在令人敬佩。
    拾级而上,93级台阶93年的不平凡的历程,步步不一样的情怀。想起七岁的他挑竹竿解救蜘蛛网中的蜻蜓 的情形,想起他幼时与先觉师父的连句:
“火神殿火神菩萨掌管人间灾祸”。赵朴初想了想道:“观音阁观音大佛保佑黎民平安”。果然他的一生献身于国家,社会与人民,做的是活佛的事业。心念他的《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一仰头,赵老先生和蔼可亲的伫立眼前,满面春风,慈祥安然又有大家风范气度飘逸洒脱。禁不住赋个口语诗 :
《访赵老先生故居偶得》
一舟自渡泊于斯,百里弯弯心至诚。
朝得赵公真颜迹,儒雅亲切沐春风。
与佛结缘道侠义,虚怀若谷是清明。
诗词画乡育俊才,出走国门献此生。
      在诗词大家面前,自然是班门弄斧,徒增笑尔,呵呵,能博一笑也好。赵老先生的平易近人,一定不会责怪我吧?何况我们有缘呢。那陵园牌坊就有九株睡莲,还有他的一副画像就是荷花做背景的哦,自然要与我这个夏荷结缘了。
      这里就是万年冲了,一棵千年银杏玉树临风,登高望远,湖亭,山脉,乡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土,一舍一户,一炊一烟,尽在眼帘;蓝天白云,清风明月,鸟语花香,远客悠至,尽纳心中 。这是修身的地带,这是养生的地带,这是诗心的家园,这是大师的故乡。我若不是过客,我若能够忘却曾经,我是多么希望留守于这样地方,做个闲云野鹤,是多么的自在惬意啊。可又念及赵老先生的一句话:一滴水,只能放进人民的大海之中,才有大海之味。我乃至我们是要传递这份精神,才是对大师最好的怀念与敬仰。



bd9d030d4d47c708d7033&960.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子家人 发表于 2014-10-20 14:54
对赵老先生的最初印象来源于。。。。,我不解你的意思!赵老先生可是大家啊!希望你的文字如朴老家旁边的凌 ...

呵呵,的确如此。我只是一个闲坐家中的孤陋寡闻之人。所以我才在程主席的书上的描写中第一次都到大师的身影,这并不奇怪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访故居?可否扣写故居!读完全文似乎不是访故居,而是故地。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骚啊,文人就是文人,坐车坐的头晕,寺前的路不是一般难走,故居也不是曾经的故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赵老先生的最初印象来源于。。。。,我不解你的意思!赵老先生可是大家啊!希望你的文字如朴老家旁边的凌霄松,不卑不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荷的文笔是越发出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3 10:19 , Processed in 0.084237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