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敲棋子落灯花 于 2014-8-26 21:27 编辑
与网友对《咏影》一诗的赏析予以商榷。自古以来,对于诗论有“詩无达诂“之说,西方则认为"一千个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两样说法表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关于网友天柱云飞的评论:全诗简洁易懂、朗朗入口。把“影子”写得入丝入扣。很是欣赏!
唯一遗憾的是诗作取题《咏影》,却没有“咏”的味道。 建议尾句改为:“忠贞不为有虚名”,既符合对影子的描叙,却蕴藏更深的含义,以点名主题!个见! 鄙人的见解是:不论对哪种体裁作品的评价都该忠于原作和作者的初衷。您说的首尾两点意见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对您第二条点评,鄙人认为言过其实。 风风雨雨共兼程,与我相随别有情。 最爱灯前陪静坐,尤为月下伴闲行。 常常隐去天方暗,每每归来日正明。 踏遍千山无一语,忠贞不为有虚名。 不论是从首联、颔联看,还是从颈联、尾连看,句句不离“影”。首联体现了形影相随;颔联、颈联描述了灯前月下,阴晦晴朗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影子状态;尾联概括点题,表明“影子”的精神实质:踏遍千山万水,无怨无悔,赤胆忠心,不为徒有虚名——亦本人上面所说的“精神的我”。至此,“精神的我”与“物质的我”达到了和谐统一。怎么能说没有“咏”的味道呢?这就令人费解了。尊敬的网友,希望咱们能从治学与就事论事的角度出发,不带任何偏见,共同努力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