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皖溪东流 于 2014-8-10 08:00 编辑
编后记
2009年3 月16日,一篇《一个无名小镇出了两个全国人大代表》的短文,在名为“老骥骨奇”的新浪博客上发表,在源潭老乡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接着,又有一首《思故乡》的五言诗,在名为“往日烟云”的新浪博客上问世,那“柴门无犬吠,露草有虫吟。落叶他乡树,归心对月明”的殷殷乡情,同样在老乡博友圈中引起强烈共鸣。“老骥骨奇”和“往日烟云”实际上是徐际奇、许王生在网上的昵称。他们虽然远离源潭千里之外,却和遍布大江南北的千百位走出源潭的有识之士一样,深爱着源潭的山山水水,牵挂着源潭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着源潭的变化与发展。我想,若能集源潭的名胜、名家、名篇于一书,熔思想性、资料性和趣味性于一炉,既是对外推介源潭的名片,又是深入了解源潭的向导;既能解外出源潭人思乡之渴,又能为源潭的后辈保存相关资料,实可谓有益、有为、有趣之举。此乃编著《源潭揽胜》之初衷。 胜,据《辞海》、《新华字典》,有优美、佳妙之意。源潭揽胜,顾名思义就是将源潭的优美、佳妙揽于一书。小镇虽小,胜处甚多。实施起来,难度大大超过预料。就名胜而言,仅红旗水库西北库底,就隐藏了四马同槽等诸多名胜。因此,受视野、视角、视力所限,“揽胜”难解“瞎子摸象、矮子观灯”之困,难避“挂一漏万、舍本逐末”之嫌。所幸年轻的文学硕士江张松老师中途加盟。他精力充沛,文思敏捷,又是电脑操作的高手。老少同心,愉快合作,终于使构想和碎片资料显影成书。虽然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仍然是一份不够及格的答卷,错误一定不少,欢迎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得到县文联、县作协、源潭镇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夏菊花、韩再芬和芮立祥、徐华民、徐际旵、徐际奇、徐春节、徐赟、徐霁旻、许王生、王勇学、操知璇、张维成、林兰桂等老师、文友的精心指点,还得到张恨水研究会、韩再芬基金会的真诚协助,同时,还使用了《夏菊花传》和《源潭区志》大量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所收文稿,写作时间跨度较大。因种种原因,无法一一核实、考证,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作者见谅。另外,还有少数篇章及图片,因目前无法确认原作者的姓名、住址,难以及时寄赠样书与薄酬,在此深表歉意!恳请相关作者见书后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