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284|回复: 22

徐海:驾雾一日游之冷思考(深度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南州古岳 于 2009-11-25 10:55 编辑

(深度观察) 驾雾冲“一日游”——
           感动之余的浅观察与冷思考        徐  海
   
    【文章核心观点】 “看别人吃豆腐牙齿快”不是坏事,而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召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有的觉醒,是“敢于吃螃蟹”的弄潮勇气。但愿更多的农民兄弟既要有开发的愿望和热情,也要有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更要有付诸行动的“血性”和理性。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才是开发旅游业和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前提条件。当然,政府部门的主导、领军人物的作用和拥有一支团结协调的团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驾雾冲,一个略带仙气的地名;驾雾冲,一个亦真亦幻的所在。 如果不曾实地踏访,你或许不会相信在天柱山西麓的潜山县水吼镇境内还深藏着这样一方“宝地”,而且是一个目前尚未开垦、但的确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的生态“处女地”。以发展的眼光看,即便不开发旅游业,驾雾冲这方热土也有望成为十里潜河生态走廊中极具“盆地特色”的宜居村落,乃至成为皖西南潜河西岸与天柱山相映成趣的一处不可多得的潜山“驾雾农业生态桃花源”。

    此前,曾在相关会议上听领导吹风,说水吼镇驾雾村有几位村民萌生了比较强烈的办旅游业的“想法”,他们为期待中的“驾雾冲旅游”而连续多年地奔走呼号、四方求索,甚至不遗余力地“邀客看景”和宣传驾雾,其一腔真情和发展愿望完全是源自肺腑,近乎痴迷,令人动容。

    借陪同上级媒体记者之机,我于日前终于得以渡过潜河、深入驾雾,在热心村民的引领下,实地饱览了一番驾雾畈上的“冲里风光”,甚至沿着细如羊肠、逼窄陡峭的“砍柴路”,在原始森林一般的驾雾山脉中“寻幽揽胜”。 大半天之内,我们的确看到了造型奇特的“三台石”,见识了传说中的“火神石”,体验了“仙鹤宫”的神秘与清幽,全景式地眺望和俯瞰了整个驾雾冲的盆地风貌,还一路聆听了村民口头提供的有关驾雾冲的优美传说和人文资源。

     尽管驾雾山头上残雪未消,冷风凛冽,但几位村民“导游”始终是热情如火,几欲可燃,真是炽热可敬,令人感佩。

     —— 是啊,谁人不盼家乡好呢!假如把我们一行数人今天的驾雾冲之访,可以称作为“驾雾冲里一日游”的话,我个人的最大收获首先就是两个字:感动! 而升腾于内心的“感动”,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深层次的现实问题,更无法满足农民群众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愈来愈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发展诉求。换句话说,面对村民对于兴办旅游业的美好“想法”和积极追求,又联想到近年来农村各地出现的“生态旅游开发热”的诸多现象,我们确实没有任何理由说一些于事无补的空话、套话和恭维话,而只能面对面、心换心地道出自己对“开发农村农业生态游”这一突出现象的浅观察与冷思考。

     什么是旅游业?怎么发展农村旅游经济?本地农业生态旅游又该从何处着手?这显然是个大话题,非本文有限的篇幅所能探讨和详述。但无论何种旅游、何地旅游业,都离不开前人实践和总结出来的“六大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这就是说,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关联度极高的产业。任何一个景区的开发和运行,任何一家旅游业的创办和发展,始终都离不开这六大基本要素。而并非是你拥有了一些生态资源,就能够顺利成就红红火火的生态旅游业。要让更多的农民兄弟懂得,农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既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可选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加以实践的、含金量极高的学问,是当下机遇最多,又富有极强挑战性的朝阳产业。

     至少可以这么说,能否跨进生态旅游的这道门槛,除了要彰显区域特色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全局性的、可行性的,并严格遵循科学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一整套具体、明确的可供操作的实施方案。

    开发农业生态游,不仅涉及到旅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还涉及到旅游从业人员的招募和培训,涉及到旅游景观的梳理和布局,涉及到旅游的接待和管理,涉及到旅游线路的确定和安全,涉及到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包装,涉及到特色品牌的打造和营销,乃至涉及到每一个小环节和每一个小细节。而据我目前所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水吼镇驾雾村农民办旅游的“热潮”,还仅仅停留在一腔“热心”和“愿望”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发思路和规划,还没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寻找到一个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和起步支撑。这与其他一些地区农民对于兴办旅游业的“想法”与“做法”颇为相似,颇为简单,颇为令人关注和担忧。

    应该说,驾雾冲的盆地风光是别具特色的,驾雾村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也是值得挖掘和展示的,“千年等一回”的驾雾(程湾)跨河大桥的动工与修建,加之靠近天柱山十里潜河景观带,又与天龙关、白马潭等知名景区景点连成一线,这为“驾雾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尤其是,当地群众对于兴办旅游业的热情十分高涨,其求富、求美、求发展的良好愿望和宝贵的积极性,不仅值得尊重、值得保护、值得发扬,我想,还应该值得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相关部门去多做调查研究、去多加分析、去正确引导。

     生态旅游业成功的先例无不表明,一旦有了必不可少的可行性研究,就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因“冲动”带来的盲目开发,因“热情”造成的无效开发,因“仓促上马”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摸着石头过河”不失为一种发展模式,但科学发展观却能引领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这对于涵养和保护农民群众开发旅游业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农业生态旅游有观光型、体验型、民俗文化型和休闲度假型等等,农家乐的开发不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联合几家、几十家稳健起步,然后滚动发展,渐成规模。切忌急功近利,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无序竞争。外地有许多典型经验可资借鉴,本地现状和发展态势要了然于胸。这就要求,与之类似的“驾雾旅游”必须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首先要搭建一个运作平台,至少是需要一个比较成熟的可操作性方案,和一个长远的值得不懈追求的远期目标。 而这一切,都只能建立在干群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目标、任务、方案基本具体明确的前提之下,所谓“思路决定出路”、“素质决定发展”、“质量、规模决定效益”,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由此看来,开发本地农业生态游,仅有朴素的“想法”和亢奋的“热情”是显然不够的。还需要因地制宜地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迈好关键的“第一步”。当前天柱山5A景区的加速创建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国内农业生态旅游这块巨型“蛋糕”又越来越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早起步、早谋划、早实施,未来的“驾雾旅游”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其他乡镇村的旅游开发和农家乐的起步与建设,也未尝不需要科学的态度、战略的眼光和扎实的步骤。任何的冲动与狭隘,都只会导致短视与盲目,都是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旅游经济的深度开发的。

    “看别人吃豆腐牙齿快”不是坏事,而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召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有的觉醒,是“敢于吃螃蟹”的弄潮勇气。但愿更多的农民兄弟既要有开发的愿望和热情,也要有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更要有付诸行动的“血性”和理性。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才是开发旅游业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前提条件。当然,政府部门的主导、领军人物的作用和拥有一支团结协调的团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北京周边的农家乐一直很火爆,安徽、安庆等地的农家乐也正在扬帆起航,那么,对于坐拥5A名山的天柱山的周边生态乡村,我们的农家乐就为什么不能火起来呢!我们皖西南农村的生态旅游就为什么不能在特色农业的旗帜下,又好又快地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集聚效应呢!

     环境是最大的资源,生态是永久的财富。相信通过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徐 海  2009年11月21日写于安徽潜山之天柱山)



驾雾冲 原生态的“别墅”型民居.jpg

图为原生态“别墅型”的驾雾冲民居院落



驾雾冲3.jpg

图为驾雾冲山腰上造型奇特的“三台石”  (图片摄影:王美琴、徐  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州古岳 于 2009-11-24 23:39 编辑

寻访驾雾冲.jpg

登顶驾雾山,皖西南山区盆地型的驾雾冲风光可尽收眼底


驾雾冲 腊月乡关米粉香 图为农家大嫂晾晒米粉 准备年货.jpg

冬日乡关米粉香—— 图为水吼镇驾雾冲农民正在晾晒过年用的“圆子粉”

(图片摄影: 王美琴、徐  海)
发表于 2009-11-2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地方听说确实不错,值得旅游开发,但愿能早日实现
发表于 2009-11-2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笔不错,专业吧。
发表于 2009-11-2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2# 南州古岳


我从小在哪过了几年,现在哪里居民住房建的混乱不堪,山上的全部搬到冲里拉,在建的同时没有什么规划性。河西公路山里这段路面太差,交通不行,制约旅游方面的因素太多,不太容易发展。
发表于 2009-11-2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楼上的在驾雾冲哪里生活过?我从小在那里长大的,上面的照片里有好多人我都认识的
发表于 2009-11-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很实际啊,我和你有同感
发表于 2009-11-2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7# 徽丫头


我号源头弯,在你隔壁新岭呀,只隔小关岭
发表于 2009-11-2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也去看看:victory:
发表于 2009-11-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仅凭一腔热情是不行的,政府不加以指导是很容易导致农民朋友盲目投资的,那样很危险。旅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致富途径,但是做旅游如果不把氛围做起来是很难做到效果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4-20 02:10 , Processed in 0.08168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