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关于逼死人的殡葬改革——兼与沈天鸿先生商榷
最近,老家安庆因为殡葬改革一下子出名了,尤其是死了人之后,各大传媒或重或轻,基本上持的是谴责态度。我很关心父母官对于这种舆情的回应,但是,很遗憾,连摆摆样子的新闻发布会通稿也没有见到。不敢说成是权利的傲慢或者行政的坚韧,但是,人命大于天,给点说法的要求总不算过分。 还好,有沈天鸿先生的文章,沈先生作为《安庆日报》的副总表兼主笔,他的观点基本上可以作为“喉舌”来对待吧。沈文不长,但是内容丰富,我只能一段一段学习,先说第一部分。 沈文说:(反对)“没有一种改革以逼死人为代价”(的说法),“有6位老人(包括被抢救而仍然活着的)为睡棺材自杀(姑且相信这6位老人都是为了睡棺材)。(逼死人)但这是一个不能成立的逻辑推理。”因为“(安庆) 72.24万农村老年人中只有6人或者“不小10名”为睡棺材而自杀,能得出是推进殡葬改革逼死人的结论吗?不能吧。“引起尤其是间接引起,和直接导致是两个概念。直接导致也就是逼死这几位老人的,是他们自己的观念。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死都不怕,还怕火葬?“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余生也鲁,请容许我分点理解。 首先是,死人的比例很低,只有6人,所以不能算是死了人。我想起当年看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石光荣指挥部队的时候说,“人都给我填上去”,就是这种语气,人的生命只是一个数字,一个“为了新中国冲啊”的辅助工具。且不说,死一个人都算是死,何况在一个小小的区域内短短一月就有六七人,好像也不算少。其余地区是否有类似情况,好像也不乐观。按照沈先生的说法,似乎只有尸横遍野,大概才能引起诗人一点恻隐之心的惊动。(注,沈先生曾是“著名诗人”。) 接着是反问式的下结论语气:“能得出是推进殡葬改革逼死人的结论吗?不能吧。”这种自问自答的决绝语气,如果不是心虚到必须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来壮胆,就是一种过度沉溺于权利话语快感之中的自负。为什么“不能”,你说这些68岁到84岁之间老人,熬过了严冬,躲过了清明,来到一年中最好的暮春时节;万物欣荣生机勃发,新麦即将登场,粽子也在飘香,“党的富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就恰好在这么个时候,突然仓皇赴死,你倒是说说,不是这种原因,究竟伊于胡底? 第三点是“间接引起”和“直接引起”的说法,读到这儿,我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居然是那句“诗人已死”。说实话,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相信这是一位曾经的诗人的话语。按照作者的意思,只要不是我直接把你拖到火葬场,或者不让你吃饭不给你治病,其余的死法都是咎由自取,是“间接”的死了。我倒想弱弱问一句,你给我讲讲什么是“直接”的死法,是不是这次不按照政策执行,就会被“直接”了呢? 沈先生接下里的这句话,倒是真的说到了点子上了,所以我说多一点。 沈文说,“死都不怕,还怕火葬。”想起古人有诗:“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视贞洁操守为天的息夫人尚且苟活;安庆也有民谚,“宁在世上挨,不在土里埋。”一个人,无病无灾,竟然要自断生命,必然有在他(她)心中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在很多淳朴的乡民心中,死确实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就以几位80岁的老人来说事吧。这一辈子,活着确实是极为艰难的。往前推出生是1930年往后,刚刚懂事就遇到日本人入侵,大别山区遭遇“三光”;接着是三年内战,安庆地处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也少不几番“跑反”“躲兵”;然后是大跃进和大饥荒,他们能够幸存也全仗年轻力壮;然后是文化大革命,接着是责任田到户,一直到现在他们所不能理解和明白的信息社会。他们的一生,说成是坎坷多难似乎不为过吧?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活下来?中国人虽然没有明确的宗教神祇,却是敬天知命,释道兼及,有着朴素的轮回观。人们说“修修来世”就是这个意思。人面对死亡,自然有一种巨大的空洞式的恐惧,你就不能让老人在心中对来世存哪怕一丝的幻想吗?要知道,这个星球上绝大部分人都在想着来世上天堂、见安拉或者往生极乐。这些老人心中也许不通达,但是他们从记事起就有这个观念,只有安睡大地母亲的怀抱,才能有来生有轮回,更朴素一点的是,只有这样才有鬼魂,才能荫庇下一代。活到80岁的人,很多已经不为自己活了,他们就是“怕火葬”,这能算愚昧吗? 我倒是看到很多无神论者,因为无所敬畏,良心尽失,他是不“愚昧”,甚至不怕死,同时他什么也不怕。——反正就活这一辈子,我就为人民币,就为我自己活着,所以,我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好了,沈先生的文章我仅仅读了开头,就说了一大通,后面待学习后再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