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该拥有美好的青春,却选择了吸毒,在青春的旅途上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是炫耀、是溺爱、还是性格叛逆……在安徽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今年20岁的小梅在去年9月入所戒毒时,她还是安徽省内某高校在读大二学生。 7岁时母亲离去 小梅的童年生活本很幸福,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自然得到了身边亲人所有的爱。然而,小梅7岁时,母亲遇到了一个有钱的老板,便抛弃了这个家庭。“对母亲只有恨,她不会影响到我”,小梅说。 之后,为了给小梅更好地生活条件,父亲选择外出创业,让小梅和奶奶一起生活。几年后小梅家中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当地也算得上中等条件。 父亲对女儿百依百顺 为了弥补家庭的缺失给小梅带来的伤害,父亲在物质上对女儿是百依百顺。小梅说:“父亲曾为了给我买一件心爱的衣服,专门赶到南京。” 小梅的父亲一直希望女儿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所以对她学业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处在青春期的小梅无法忍受。2007年初中毕业时,小梅选择考取5年制的高职,她说这样就可以早点摆脱父亲的约束。父亲拗不过她,只能同意。 碍于面子 跟朋友一起吸毒 步入大学,远离了家人。小梅说,自己像小鸟一样畅享着生活的自由。而此时,潜伏在自由背后的危险,也正一步步向她逼近。 一次聚会,小梅遇到了长期混迹社会的初中同学小红。之后,小红便经常带小梅出入KTV、酒吧等各种娱乐场所。一次大家在酒吧吸食冰毒,也劝她吸一点。朋友告诉她这是一种时尚,“别人玩,你不玩,大家会瞧不起你”。 其实,小梅也知道吸毒的危害,但碍于面子,再加上她以为吸食一次也不会上瘾,便接过了那包白色毒品。 父亲两次举报女儿吸毒 沾染毒品以后,小梅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业也彻底荒废。因为吸食毒品,对大脑中枢神经的强烈刺激,她整夜整夜不能休息,精神恍恍惚惚。小梅的父亲还专门带她去医院做检查,因为隐瞒了吸毒史,医生给她开具了抑制精神类的药物。 但是,小梅的父亲还是感觉到女儿的行为异常,跟踪小梅发现,她和几个人在一起吸毒,便报了警。因为小梅是初次吸毒,并没有被强制戒毒。小梅的父亲为她办了休学,把她带回家严加看管。那段时间小梅的父亲每天都陪在小梅的身边,做饭、洗衣服照顾她的日常生活。看着眼前疼爱自己的父亲,小梅保证说一定会把毒品戒掉。 但是吸毒后的“心瘾”往往是难以克制的,再加上没有脱离之前的吸毒圈子,仅仅一个月后,小梅又重新沾上了毒品。当父亲第二次出现在她和那群所谓的朋友面前时,望着眼前满头蓬发瘫坐在面前的女儿。父亲再次拨通了报警电话。 强制戒毒2年 成为禁毒宣讲员 小梅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的当天,父亲跟着警车一起来到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所民警介绍说,对小梅的父亲印象很深,“因为当时父亲给女儿带了香烟,在他的意识里,可能希望通过抽烟减轻女儿吸毒的欲望。可以看得出小梅的父亲非常溺爱她。”然而戒毒场所规定严禁吸烟。站在大门外,小梅的父亲还请求民警让女儿吸一根香烟。 刚入所时,小梅的戒断性反应比较明显,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总感觉头脑都不受控制。由于吸毒导致的精神紊乱,也让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异于常人。 戒毒所民警经常会找小梅聊天,与小梅的父亲一起商量如何帮助她树立戒毒的信心。民警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入情入理的教育引导,慢慢地矫治了小梅扭曲的心灵,帮助她重新扬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作为所里组织的义务宣讲团成员,小梅还经常到中小学校,以自己亲身经历,讲述毒品的危害。我们离所时,小梅对她父亲说,自己最近在计划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帮父亲找对象。她说:“父亲这些年为了我,一直都没有考虑个人问题。”看着眼前的女儿,再想想8个月前的她,小梅的父亲感觉判若两人。他说,曾经那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又回来了。 据南湖戒毒所民警周亚军介绍,目前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学员,在年龄上趋于低龄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对于毒品认知的错误。许多人误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没有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同时,对于吸毒人员来讲,戒毒最大的难点是摆脱心理依赖,“一日吸毒、终生戒毒”。让吸毒人员彻底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需要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