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弘扬如此美好的中华民族传统今天我给学生上了冯骥才的《好嘴巴杨》(见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一文,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来了!只见他脑袋撞地,‘咚咚咚’扣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是一阵响头。” 前文是天津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中堂大人,献上杨巴卖的“茶汤”。中堂大人误以为上面的碎芝麻是脏土,大怒。后文是中堂大人发现他不但猜透了自己的心思,而且又照顾了自己的面子,于是重赏了他。结果是好嘴巴杨(杨巴)从此威名大震,得意洋洋。 在那对生命毫无尊重可言的时代,小民是不敢有丝毫尊严的。好嘴巴杨的智慧是带有奴性的生存智慧,我们不能怪他。作为当代作家这么写似乎不妥吧?我们应该同时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同情他的辛酸,而不能一味地谄媚浮夸他的智慧。 此文选做初中语文教材而且也一味地赞赏似乎更不妥吧?好嘴巴杨就是和珅的影子,在当代官场上是否也阴魂不散呢?看来完全靠揣摩上司心思上去的贪官也有我们的一份啊。 此文是传统民俗单元的课文,这又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咱们老百姓哪,真呀么真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