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85|回复: 6

从刘姥姥看贾家内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0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红楼梦》里最生动角色我想该是刘姥姥了。前八十回里,刘姥姥两进荣国府,第一次是来讨,讨得也算丰厚:二十两银子,外加一串钱。二十两银子是“够庄户人家过活一年了”的。这个讨饭婆子也就是不简单,“侯门似海”深宅大院的,她带一小孩竟简简单单进来了,没有一点底气是不敢为的。那底气何在?除了“舍着我这副老脸去碰碰”,就是不怯富不惧贵,到底还是那点子八竿子也打不着女婿祖宗连的宗,她进府邸虽不是靠这些个,另有一个瓜葛所在,一面可见刘姥姥的圆通、灵活。更重要当然与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一件事上更可看出王家姑侄二人把持着贾家的日常事务。就连贾母也不得得罪王太太,为贾赦欲娶鸳鸯一事,错怪了王夫人,贾母还得指定宝玉替赔不是。赵姨娘可谓人人厌恶,连亲生女儿也不搭理,其实也不敢搭理,归根结底还在于王夫人无声的威慑力。贾母可没有在任何地方显示出对赵的厌恶。王熙凤在王夫人的授意下接待了刘婆子,虽谦逊地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毕竟“欲起身,犹未起身”地现出了一些傲慢。二奶奶是何等威风凛凛之人,颐指气使、目空一切,这点子小意思只是冲一个穷人来的,并非远亲之故。腰杆子还得王夫人撑着才硬得起来。
   有了第一次这样的大好处,刘姥姥二进荣府就必在行的了。二进荣国府,还真像走亲戚这么回事,带来瓜儿、枣儿、野菜什么的。俨然把自个儿看成贾家正二八经的亲戚似的。这次来,二奶奶就不用再请示了,自个儿决定留宿。贾母是偶尔得知这么个人,说是“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或许真有此想,只怕多半还是为了顺王夫人的心意。后来王熙凤、鸳鸯及刘姥姥本人串通一气逗贾母开心,刘姥姥有意或无意总是丑态百出,一味讨贾家女人们的欢心,也算是贾家另一类的逐欢买笑了。这里就有一个人生了厌恶之心,在笑岔了腰的同时,也进行了最为刻薄的嘲弄!黛玉把她喻为“蝗母虫”,进而把整个形景形容为“携蝗大嚼图”。这里有黛玉的清高、孤傲性格特征,但也不可否认黛玉对贾家一味高乐坐吃山空的担忧,更重要的是这“蝗”来自王家,正如赵姨娘所说“这一份家私要不都叫她搬了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恐怕并非空穴来风。从这次刘姥姥这位八竿子打不着所谓娘家亲搬走的财物之多,我们就知道一切了。湘云这个老外婆家正亲连起次诗社的小费都没有,贾母在贾家能说是一号人物吗?贾母真的不疼爱自己的亲外孙女?真的不想成就宝玉和黛玉的姻缘?雪芹无以言矣!掌控那股败家的恶势力者——乃自己的母亲啦!
发表于 2014-5-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有理呵。刘姥姥是个令人发笑而又让人深思的人物,红楼梦里不能少了她,通过她折射了很多人性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已沉底,让您提携了出来。其实是不堪看的。您点评得很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的精妙处在于,画出了人生百态,而非仅仅画出一个惟妙惟肖的刘姥姥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试着上潜坛 于 2014-5-26 08:22 编辑
天柱传媒 发表于 2014-5-25 15:13
红楼梦的精妙处在于,画出了人生百态,而非仅仅画出一个惟妙惟肖的刘姥姥哟。


确实如您所说。《红楼梦》博大精深,这是哪个都能道出的惯用语了,不说又不足以表达我对《红楼梦》的仰慕。博大到了何处?精深到哪里?这不是一个仅为《红楼梦》热衷者所能道出的。就其人物刻画方面,似乎个个鲜活,个个栩栩如生,这也是《红楼梦》的一大特点,人人喜爱不能说这点不是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愚认为小说主要在于书中人物的刻画,当然不仅在于形貌的刻画上,重中之重应在于人物精神风貌的刻画,所谓的故事情节就在这样描写中呈现出来了。一个个主次大小人物的出场,也就是一个个故事情节的呈现,以人物间关系为纽带相互连接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小说了。像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曹公对张太医没有一句容貌的描写,张太医这个人物还是很鲜活。“学问最渊博,更兼医理极精。”有了一个大致的映像了。“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捐官。”是一个很有儿女情长慈善的父亲。“医学浅薄,本不敢当此重荐。。。”一位谦虚又重情谊的老者风范立显,等等。。。刻画之后,人物鲜活了,就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又好像就在身边。一通医案的辨析,“医理极精”不为虚。这是一节知识性很强的描写,小说里要有知识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说的品位,才有大家与小家子之分。贾家那些个大小姐们个个鲜活,有美貌有个性,仅此,这也太空泛了吧!给我们映像最深的是什么?个个能诗词歌赋——知识。
《从刘姥姥看贾贾内幕》题目是起大了,应改为《从刘姥姥窥贾家一斑》。是不是真正窥到了某一斑,这就很难说了。我窥到的能不能为别人认同,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从发到《论坛》后,遭到冷落来看,认同的人不会多,或压根儿没有,这有何妨!刘姥姥确实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正如曹公所说;“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见微知巨”往往能凑效,牛顿见苹果落地之微事,知维系天体运行之巨力,就是一显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着上潜坛 发表于 2014-5-25 18:31
确实如您所说。《红楼梦》博大精深,这是哪个都能道出的惯用语了,不说又不足以表达我对《红楼梦》的仰 ...

现在能沉下心看书的人本来不多,所以这一类的探讨点击率不高就很好解释了。
但读书本来是个挺私密的事情,无须太多关注,芸芸众生,若能寻得一知已便足矣。
你的探讨限于篇幅,想表达的东西又过多,所以给很多人有种夹生的感觉。不妨直白些,不妨从基础开始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黛之散,原来如此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18 20:33 , Processed in 0.07605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