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25|回复: 2

《以人为本》之八——声之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以人为本》之八——声之韵
           

           人生百年, 生命之河永远向前,沿途的风景只流经一次,每个人都愿意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多地经历美景,留下华美的乐章。诚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也。
          《诗经 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专家称丹顶鹤高亢、宏亮的鸣叫声,与其特殊的发音器官有关。它的颈长,鸣管也长,长达约1米以上,是人类气管长度的五六倍,末端卷成环状,盘曲于胸骨之间,就像西洋乐中的铜管乐器一样,发音时能引起强烈的共呜,声音可以传到3一5公里以外。
      古语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是说弦乐器不如管乐器,管乐器又不如“肉乐器”这里的“肉”是指人的歌唱。到底为啥“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还要从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来说。因为人体的发声器官,是一架天然的精美的乐器,是任何正常人与生俱来的,这架乐器是任何人造乐器所无法相比的。不发声时,声带是松弛的,其间的狭缝比较大,能够让呼吸的空气自由出入。在发声时,声带拉紧,其间的狭缝变小,这时,从肺部出来的气流压力加大,冲开狭缝使狭缝变大,同时声带变形,但是当空气冲开狭缝的一刹那,由于气流速度加大,这时由伯努利定律,流速大了压强就迅速减小,减小的压强使声带回复原来的形状,如此循环不已,便形成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
           正常人从呀呀学语开始,就通过语言交流,从祖辈口传身教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经验和技能,直至形成了文字,进而写成了文章,其中就包括诗词歌赋曲等韵文。声律也由此产生、发展、衍变,得以进一步完善。但各人的声韵表现情况不尽相同,现举我身边的两人:其一,通常说话有口吃 ,唱歌时则韵味十足,十分流畅;其二,说话时口齿伶俐,声情并茂,而唱歌则五音不全(当时令我捧腹大笑,当年,我才二十二、三岁。我也纳闷,一开始以为是谦虚,说我唱不好,哪知果然如此。)直到两年前,汪中新老先生(安庆老年诗词协会理事,同事、挚友、忘年交)连发短信时,才明白。他要我习作诗词,我说我只对对联感兴趣。他的理由是:我的短信中文字,很有韵律感。并强调格律诗是最高的境界,按照他的逻辑,其余的谈不上是诗了,此观点,未免失之偏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答应他试一试,于是乎,历经魔难到现在还没有修成正果。(目前,格律诗不敢作,也不愿作,脑海中,唐诗宋词是难以逾越的高峰,我等只是拾人牙慧,搞笑则绰绰有余。)可话说回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消磨消磨时间,打法打法日子,从这个群到那个群,从小群到大群,有美女、帅哥陪着,倒也悠哉游哉。这不,还转到了潜山论坛诗联版块,并发了上万字的文字,包括正在进行的该篇。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潜山论坛诗联版块王方节转帖熊东遨(湖南省诗词学会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的《邻童》:
邻里有幼童,小名唤阿狗。
着裤常歪档,着衫常露肘。
随人习古诗,授一能知九。
黄河入海流,白一依山走。
阿母欲纠偏,高低不肯就。
昨日过我门,忽把衷肠吐。
我若生从前,唐诗写几首。
免得鹅鹅鹅,终朝学人囗。
我乍闻此言,恍如对山斗。
  待问陈子昂,来者公见否?   
            诗中“鹅、鹅、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咏鹅》,就写得自然、真切、传神。以上二人应该算是神童了,天生就有韵律感,也是我等望尘莫及的。真心希望诗中的邻童不要成为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再看,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表达了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
           “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送孟东野序》 ,历数各个朝代善鸣者,被清人刘海峰评为“雄奇创辟,横绝古今”。 今录下一段: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
            译文: 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
  人类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对于语言来说,又是它的精华,所以尤其要选择善于表达的人,依靠他们来表达意见。在唐尧、虞舜时,咎陶、禹是最善于表达的,因而借助他俩来表达。夔不能用文辞来表达,他就借演奏《韶》乐来表达。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歌声来表达。殷朝善于表达的是伊尹,周朝善于表达的是周公。凡是记载在《诗经》、《尚书》等儒家六种经典上的诗文,都是表达得很高明的。周朝衰落时,孔子和他的弟子表达看法,他们的声音洪大而传播遥远。《论语》上说:“上天将使孔子成为宣扬教化的人。”这难道不是真的吗?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说:“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也提出了字音的调配问题。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有“性别宫商,识清浊”的话,说明已经注意调配,能够识别五声。南齐周颙作《四声切韵》,已开始分别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到梁代沈约进一步用五声来调配诗的音节,他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指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即要把宫声和羽声的字、浮声和切响的字互相调配。他又提出“八病”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前四病为浮声切响(即后来的平仄)的调配不当;后四病指双声迭韵的调配不当。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但对五声与平、上、去、入关系的解释,却存在分歧。沈约所说的低昂或浮切,以及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所说的“声有飞沉”,都是两分法。四声怎样分为两种,在六朝时没有完全解决。“八病”说过于繁琐,沈约自己也不能遵守。到了唐朝,以上去入为仄,平仄相配,符合于低昂、浮切、飞沉的两分法,便逐渐形成了平仄协调的格律。
         这种格律运用到五言诗七言诗,就成为律诗;运用到四六文,就成为格律文。声律对唐代近体诗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熟练地掌握声律,有助于创作出音调和谐、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的作品来。       《声律》的“声”,指语言的声调;“律”,指语言的韵律。“声律”即语言的声调韵律。主要讲声调和韵律的运用,即文学语言的和谐美。文学语言要求语音的和谐美。古代作者虽不懂得“声律”,但也自发地注意到语言要和谐顺口。随着文学的发展,对语音和谐的规律逐渐有所认识,刘勰发现了语言音律的复杂性,并对这种复杂情况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比较符合语音科学的结论。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学则日趋淡化。不要说提笔忘字了,就连我基本上都是直接在网上写日志了。浏览诗联版块的人也不多,更不要谈习作了。这里,我肯定地说:我们版块的文学综合素质应该是较好的。在潜山论坛诗联版块的沃土上,诸位沉浸在国学思想的汪洋中,仿佛一泓清水,清明透彻又无边无底,无价的瑰宝呈现在你我眼前。聚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华,汇诸子百家智慧之融合。大家之言,字字珠玑;大家之语,意蕴无穷。挥洒如诗平实的话语,豁达飘逸智慧的箴言。  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开阔,让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在世俗之中摆脱一点俗气,在闲暇之际可享受一份逍遥。得意之时可让我们淡然,失意之时可让我们泰然。它是一副清凉剂,如汩汩清泉,流进你我的心田;它也是一副镇静剂,让我们在熙攘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澄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1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调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万字了吧,建议下一个主题《以人为本》之九——论坛之新,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13 07:26 , Processed in 0.08547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