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州太守张叔夜
粗茶居主人 柯万英
《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此章中明确写出,最终解决“横行河朔”三年的梁山泊起义军的关键人物,是济州太守张叔夜。朝廷在对梁山泊多次镇压损兵折将,两次招降无功而返之后,采取怀柔政策,让太尉宿元景带着圣旨、礼品去收编。具体执行这一方案的人是济州太守张叔夜。张太守亲赴梁山水泊,成功劝说宋江接受了招安。《宋史》记载张叔夜曾经担任舒州(州治在今潜山县)、海州(济州)、 泰州知州。张叔夜在舒州是有德政的。
《禅林宝训》《嘉泰普灯录》均记载:张叔夜在担任舒州太守时,充分认识到佛教在教化百姓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视寺庙的软件硬件建设。当时住持舒州府城名刹太平兴国寺的大师,是闻名全国的临济宗黄龙派惟清大和尚。(宋哲宗六年(1091),江西灵源惟清禅师应淮南转运使朱京之礼请,到潜山县住持太平寺)后江西临济宗方面力请惟清回山主持临济宗黄龙派祖庭黄龙寺。惟清大师离别前,舒州太守张叔夜专程前往太平兴国寺拜访,请惟清推荐一位大德高僧来继任太平兴国寺住持,惟清推荐了太湖海会寺法演大师的弟子慧勤来住持这座江北名刹。张叔夜所到之处,均以廉洁干练著称,深受百姓拥戴。他舒州任满后即被调往他人生中建大功立大业的济州。
张叔夜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籍开封,因避战乱徙居徽州婺源,再迁江西信州永丰。张叔夜少时喜谈军事,后以祖荫入仕边疆
兰州参军。此前,每年冬天黄河结冰时,
羌人必入侵兰州。
羌人入侵为宋廷最大边患。张叔夜上任后,亲自率军越过黄河,夺得大都,巩固城池,从此兰州再无羌患。
张叔夜因军功获得升迁,先后担任过
襄城、
陈留知县, 舒州、济州、 泰州知州。宋徽宗时,历任开封少尹,右司员外郎、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侍郎等职。因张叔夜刚直立世,改革弊端,为权臣蔡京所不满,屡遭打击压制。蔡京多次贬谪张叔夜,在其获
徽猷阁待制后,却派他出任梁山泊义军频频作乱的海州(即济州)知州。
张叔夜是一位文物双全的人才,他曾出使
辽国,与辽人比赛射箭,箭箭中的,辽人大为惊诧。出使归来后,张叔夜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等资料,上呈宋徽宗,希图转守为攻。
张叔夜出任海州知州,正是宋江在梁山泊造反之时。蔡京是要把张叔夜送到风口浪尖上去。《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义军转至海边,欲攻打海州城。张叔夜招募敢死队千余人,在近城设伏,再派小股士卒到海滨诱战,将精兵埋伏在海边。双方开战后,伏兵蜂拥而上,举火烧毁了宋江的船舰。宋江见船只着火、退路已断,心里发慌,政府军乘势发动进攻,俘虏了副大王吴加亮。宋江在重兵围困之下,迫不得已率部投降。因为张叔夜征剿宋江立下大功。朝廷特赐张叔夜龙图阁直学士。
但是,施耐庵名著《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写道:且说宿太尉奉敕来梁山泊招安,一干人马迤逦都到济州。太守张叔夜出郭迎接入城,馆驿中安下。张叔夜禀道:“朝廷颁诏敕来招安,已是二次,盖因不得其人,误了国家大事。今者太尉此行,必与国家立大功也!”宿太尉乃言:“天子近闻梁山泊一伙,以义为主,不侵州郡,不害良民,口称替天行道,今差下官赍到天子御笔亲书丹诏,敕赐金牌三十六面,银牌七十二面,红锦三十六匹,绿锦七十二匹,皇封御酒一百八瓶,表里二十四匹,来此招安,礼物轻否?”张叔夜道:“这一班人,非在礼物轻重,要图忠义报国,扬名后代。若得太尉早来如此,也不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此一伙义士归降之后,必与朝廷建功立业。”宿太尉道:“下官在此专待,有烦太守亲往山寨报知,着令准备迎接。”张叔夜答道:“下官愿往。”随即上马出城,带了十数个从人,径投梁山泊来。到得山下,早有小头目接着,报上寨里来。宋江听罢,慌忙下山,迎接张太守上山。到忠义堂上,相见罢,张叔夜道:“义士恭喜!朝廷特遣殿前宿太尉,赍擎丹诏,御笔亲书,前来招安。敕赐金牌、表里、御酒、缎匹,现在济州城内。义士可以准备迎接诏旨。”宋江大喜,以手加额道:“宋江等再生之幸!”当时留请张太守茶饭。张叔夜道:“非是下官拒意,惟恐太尉见怪回迟。”宋江道:“略奉一杯,非敢为礼。”张叔夜坚执便行。宋江忙教托出一盘金银相送。张太守见了,便道:“这个决不敢受。”宋江道:“些少微物,聊表寸心。若事毕之后,尚容图报。”张叔夜道:“深感义士厚意,且留于大寨,却来请领,亦未为晚。”太守可谓廉以律己者矣!有诗为证:济州太守世无双,不爱黄金爱宋江。信是清廉能服众,非关威势可招降。
《水浒传》中张叔夜招安宋江成功后,朝廷升其为征剿南方蛮洞起义的招讨使,南下浙江征剿方腊。张叔夜特地请调“忠义报国”的宋江人马相助,以宋江等人为先锋,结果一举成功。
《水浒传》中的张叔夜,与《宋史》中的张叔夜才干不同、治理百姓的手段不同,对宋江的态度不同,降服宋江的方法也不同。
收服宋江、剿灭方腊,张叔夜成了宋朝倚重之臣,尤其是在金兵南下宋室危机之际,更成了朝廷倚赖的长城。靖康元年,金兵逼近济州。张叔夜上奏朝廷,请求率领骑兵,与众将合击破敌。此议未获批复,朝廷却调张叔夜急赴邓州上任,兼任南道都总管,守卫京城开封。此时金兵已经逼近开封,张叔夜亲率部卒三万星夜兼程入京护卫。张军途遇金兵,一路杀敌,且战且进,抵达京都。宋钦宗在南薰门前接见了张叔夜,赐予延康殿学士、资政殿学士、签署枢密院之要职,委以指挥全部军事的重权。张叔夜提议皇帝前往襄阳避兵,然而敌军兵临城下,计划无法实施。金兵急攻京都,张叔夜组织军民在京畿开展了激烈的保卫战。他率军与金兵鏖战四天,终因援军不至而京城失陷。张叔夜多处负伤,仍苦战不已。宋钦宗见大势已去,为免生灵涂炭,决定亲赴金营求和。当钦宗启程前往金营时,张叔夜闻讯赶到郊外,紧挽车辔,跪地哀求,极力劝谏不让车驾前行。钦宗不听,结果遭金人扣留。
宋钦宗离京后,张叔夜与将士们继续殊死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而被金军俘获。被俘之初,金军统帅对张叔夜以礼相待。金人考虑扶植
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希望张叔夜配合,“劝进”张邦昌。靖康二年(
1127年)三月,张叔夜严正拒绝了敌酋的威胁利诱,大义凛然,掷笔于地,与
孙傅、秦桧等人拒绝在劝进书上署名,最后和拒绝劝进的人一道随
徽钦二帝押解北方。(此处是秦桧唯一的正面形象)
金兵押解宋朝君臣向北方行进,张叔夜以绝食相抗议。在宋、金两国的界河
白沟地方,张叔夜翘首南望,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次日在易州孤山寨扼喉而死,终年六十三岁;儿子伯奋、仲熊也随之自杀。
南宋朝廷为表彰张叔夜,追赠为
开封府仪同三司,谥号“忠文”。绍兴八年,宋金议和,张叔夜父子遗骸运送回国,葬于故乡鄱阳湖畔。(赵彦卫《云麓漫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