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071|回复: 20

天柱山门票涨价听证与暂缓执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风影 于 2009-10-6 11:38 编辑

记者昨日从天柱山风景区获悉,目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该景区十一期间暂缓执行新门票政策,维持原旺季每票120元,淡季每票90元。 《安徽商报》
新闻链接:
7月30日,天柱山景区门票听证会举行。景区提出两套调价方案,经过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景区门票将由120元上调至150元,上涨幅度为25%。按照相关程序,安庆市物价局将在15日内形成听证报告上报安庆市政府批准实施。
省城多家旅行社负责人认为,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大背景下,天柱山门票涨价不合时宜。安徽省一家大型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从天柱山景区品质来看,其120元的门票价格比较适中。受金融危机、甲感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旅游市场并不景气。此时天柱山风景区门票却逆市涨价,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和市场不相适宜。《中安在线》
在全国各地景区犹豫“涨”还是“不涨”时,杭州率先作出了选择。杭州政府日前向社会作出承诺,国庆期间西湖景区门票绝不涨价。然而,在金钱的诱惑下,近年来很多景区抛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他们不断涨价。景区的这种行为,从短期看为自己带来了滚滚利润,但从长远看必将使游客产生了敬畏之心,最终得不偿失。(10月2日中国新闻网)
景区比较: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六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河南云台山门票价格
旺季价格:120元/人(旺季:3月到11月)
淡季价格:60元/人 (淡季:12月到2月)
免票范围: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革命伤残军人凭本人军残证、离休干部凭离休证、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老年人优待证、身高低于1.3米的儿童。
半价票范围:全日制在校学生凭注册的学生证、残疾人凭残疾证、60-69岁老年人凭身份证/老年人优待证、省级以上优秀教师凭证件(政府颁发)。
景区内部交通费:60元/人(注:是否乘座景区内电动汽车由游客选择)
内部交通费免票范围:身高低于1.3米的儿童。
注:景区门票为通票制,可游览云台山景区内的所有景点,有效期为两天,实行分景点验票的制度。
发表于 2009-10-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涨,好!
发表于 2009-10-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09-10-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jb 最好是降点
发表于 2009-10-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为何非要选择河南的云台山作比较,为何不用黄山或九华山?黄山或九华山涨价时你在哪里?
其实我们也知道涨价不是最佳手段,但在天柱山负重前行、艰难爬坡而又没有外力帮助之时,涨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003年天柱山管委会合并之时,存款余额差不多为零,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门票收入也就一两千万,但修起20公里的景区公路、30公里的景区游览步道、游客接待大厅等其它基础设施,每年还要花费数百万上千万在外搞宣传营销,今年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进入还贷期,一年本息就要1千多万元,景区经营已是入不敷出!现在连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有一定困难,更不要奢谈有效保护资源和景区开发建设了。如果景区不开发建设、不加大宣传,最终被边缘化,我们的县城还能有现在这样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吗?我们的房产还能卖得这么火吗?我们的农家乐和漂流项目还能开展得下去吗?其实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分享着景区发展带来的成果!
但楼主知道吗?除了争取到的国债资金外,财政并不给景区一分钱,众多靠天柱山旅游致富的群体也并不襄助天柱山宣传营销一分钱,天柱山的经营、建设、发展几乎全靠一张门票来支撑。这种现象很不合理,但也很无奈。上面来的领导经常“视察”天柱山,来了之后总要说一通“天柱山的资源如何如何好,你们要如何如何充分挖掘”等之类的空话,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让景区空欢喜一场结果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注意领导用词是“你们”而非“我们”)。
楼主不是要拿云台山说事吗?那我告诉你他们是如何做旅游的。上个世纪90年代,天柱山已小有名气,每年也有游客几万人,管理者们总以“首批”国家级风景区自居,自以为高枕无忧,不知宣传营销为何物,云台山所在地的焦作市却开始全市办旅游,他们的市领导把旅游局的负责人喊过来说,“今年我拨给你营销经费500万元,无论如何也要把我花掉,”,注意他们领导说的是“我们”而非“你们”。我们的哪一级领导有这个魄力和能耐?如何哪一级政府能承担天柱山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营销费用(其实这本来就是政府的公共职能),不要说涨价,就是降价甚至取消门票景区管理者也不敢说一个“不”字。本来这门票就是政府的财政收入。
当然了,楼主肯定会问,你们景区不也是一年花费上千万在搞营销吗,为什么几乎看不到一点成绩呢?如果这话要是你问的,那你就真是有一定的水平,而且也在思考。不错,当天柱山景区发现“首批”国家级风景区不值几个钱时,也憣然醒悟,花巨资搞宣传营销,结果往往步人后尘,起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为什么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这个问题我就不好贸然回答了。如果楼主真的关注天柱山旅游事业的发展,那就请你帮忙找寻一下答案吧,我在这里先谢谢你了!  天柱之狐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上面几大段的所谓说明,总结一下,只有两个字:差钱!
原因呢,其实你自己也已经回答过了——皆在于“为什么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这个问题我就不好贸然回答了。”
大家心中其实跟明镜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影 于 2009-10-7 10:14 编辑

另外,关于“为何非要选择河南的云台山作比较,为何不用黄山或九华山?”的回复:
其实,至于为何拿云台山与天柱山作比较,只是希望天柱山能够从云台山旅游的经营过程中多学习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说实在的,天柱山与云台山相比,在资源品质上并不逊色,除去“差钱”之外,可以反思的方面还是很多的。仅此而已。至于为何不用黄山或九华山相比较,原因在于,天柱山目前的旅游资源品质,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看一组最新的数据:
“10月4日是十一假日第四天,云台山景区一派山水欢歌、花木起舞的景象,处处是漫步在山水美景中体验金秋收获之旅的游客。今天,云台山景区共接待游客5.96万人,实现门票收入513.2万元。”(河南修武县政府网)
“10月5日,天柱山各大景区景点游客量和门票收入普遍高于前四天。据旅游部门统计,10月5日全天共接待游客1.79万人次,门票收入109.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9.8%和35%。”(潜山县政府网)
发表于 2009-10-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细心,也很认真,这说明你确实在忧天柱山之所忧,我很感动。目前的天柱山门票优惠已放得相当宽,比如不足1.4米的儿童免购门票、未成年人购买半价优惠票,并正在酝酿景区免费开放日的事。这些已走在云台山的前面。
我也承认,提价并不是解决天柱山出路的最佳手段,纵使我们将价格提到200元/张,没有人来,也仅仅是天柱山管委会日子好过一点,并不能给全体旅游从业者带来更多的实惠,提价不是目的,甚至在某种层面上还会带来负面影响,但也请你相信,婆婆们都不管我们,巧媳妇是难为无米之炊的。而且我还承认,如果我们的接待人数能翻番,是根本不需要动门票提价这根脑筋的。
天柱山旅游接待人数的增长目前还是一种自然增长,不是大幅度的跨越式的增长。营销的钱花了,结果连花出去的搞营销的本钱都赚不回来,更不要说指望游客量大幅度增长了。出现这种状况,是我们的营销策略出了问题,而营销策略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是我们的人不行!我们的人不行倒不是个人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激励人的机制不行。你说天柱山营销中心的那些小伙子们,做得再好也难指望搞个总经理科局长当当或者年终领个一二十万奖金,做得不好他的工资也不少一分大不了换个岗位,这样的责权利不明确,你能指望他能给你拉来多少人?就算他们拍胸脯抹眼泪说得比唱得好听,我也不敢相信能有多大的效果。如果我们能借鉴酒代理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来卖天柱山旅游产品,我估摸着效果应该比现在好得多,至少我们可以节约相当的营销经费。
云台山作为一个新兴景区,起步与天柱山大概差不多,但人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早已远远地跑到前面去了,而天柱山还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们再不痛定思痛,那天柱山将永远沦为二流甚至三流景区。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愧对潜山人民,愧对我们的老祖宗!真诚地希望楼主也能积极为了天柱山的发展鼓与呼。谢谢! 天柱之狐
发表于 2009-10-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潜山人,要是领导能看到这篇帖子并且正真反思就好了,可我们缺这样的领导
发表于 2009-10-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那些问题恰恰就是天柱山的远肋,无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26 08:18 , Processed in 0.07397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