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节,朋友相约一起游板仓。
车行于山间,到处是雨后山体滑坡的印记,很是难行。山路十八弯,弯道一直延绵。一路的颠簸却未影响我的好心情,欣赏着车外的美景,穿行于神奇旖旎的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峦叠嶂。满眼一片浓碧,偶见山腰一阵迷雾,山宛如轻纱遮面,点点的娇羞。
大约行了三个小时,我们走进了蕴涵壮观悠然的高天厚土,那湛深碧澈的蓝天,挺拔险峻的山峦离我是那么的近,我不禁心弦激荡。来到仓门石前,看那岩层水平分布,立面笔直陡峭,酷似农家的仓门,怪不得有此雅名。一路前行,潺潺的溪流不绝于耳,形状各异的河石映入眼帘。来到一道索桥前,看到一个同伴走在索桥上,手扶护栏,左右摇摆,不敢俯视。我也有了些许的胆怯。当我积蓄了勇气走上索桥时,另一个同伴故意跑上索桥“蹦迪”,我虽吓得大叫,却觉惊险刺激。走过一段石阶小路,置身于密林,一个石洞豁然于眼前,那里是片岩剥落所形成的天然洞穴。相传本地一位秀才皇榜高中之际,父母双亡,手捧金榜,守孝三年,并于此洞中修行至死,人们感其孝道,将此洞名为孝子洞。动人的传说赋予了板仓神奇的色彩。
移步换景中行经龙河口、双龙潭和三叠泉,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鸣。山无水不媚。泉隐山间,有时,泉水在树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喜欢泉水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受泉声的感染,板仓这片原始森林年轻了许多。山径幽曲,竹木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泉水暂能洗尽我的心头尘事,我一路聆听这天籁之音。来到卧龙岗上,看到标识牌上写有香果树瀑布,单看雅名就觉值得一看,同伴戏称这是黄果树瀑布的姊妹。时时听到淙淙之声,远近高低,树缠藤绕,密不分株。脚下是盘旋曲折的石径,时有苔痕,点点鲜绿。
行至百步云梯,脚脚慎行,步步小心,不敢多看。过了云梯,惊险犹存。这时抬头看那山峰,断开而彼此相望。那纵横的裂纹,如刀雕,如斧劈,又像刘海粟笔下的披麻皴。枝柯盘曲,山间迷蒙着溶溶的岚气。
“看,香果树瀑布!”不知是谁扯着嗓子惊叫。好壮观呀!书法一样洒脱,舞裙一样飘逸,歌声一样婉转,瀑布从天而降,从半空中倾泻直下。走近她,水声高了,银水喷溅而出,如瑶琴玉瑟、古筝琵琶,乐声不绝。记起清代学者黄仲则的诗句:“乍疑银河忽溃决,还惊长鲸吸百川。”水帘笔直一道,扑向岩底的深潭,水澹澹而生烟,水雾溅出十米之外,清凉异常。幻想着美丽的仙女在此洗浴,亦或有仙人在此羽化。这便是板仓的高潮所在吧。
欣赏完秀美的瀑布,我们哼着小调来到红河谷,这里的河床岩体呈红色,岩带在河中虽仅五十米,可两侧延绵至山体长达五公里。水质清澈,红白相映,层次分明。玩了三个多小时,我们的肚子已经在唱“空城计”,于是快步前行,直达宾馆。这时的山,这时的水,依然在向我诉说。
如果此刻,你问我,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风景,我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是夏日的板仓,一棵树,一瀑泉,就带给整个夏天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