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萧潇诗雅

《乡村往事》征文评选结果已揭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8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往事征文二等奖作品)
菜根谈
作者 吴黎明
房子的砖瓦是泥土做的,地上也是泥土,房子中间有天井,有木格的窗子,春天里,女主人就把它打开,清风、月光可以长驱直入。虫子可以在某个角落安家,唱着季节的歌谣,即不抒情,也不忧伤,老人在它的歌声中回忆往事,女人思念在外的亲人,小孩也在梦里微笑。
每天清晨,院子里的畜禽早早醒来,在各自的窝中扑腾,女主人赶紧起床,一窝蜂的撵出,让它们到青草地或池塘去寻找食物、或打闹游戏、或谈情交媾,自行选择。男人叼着旱烟,驮着锄头,去那鳞次栉比、沟渠交错的田野,稻花已经开了,在男人的眼里,这是最美最香的花。
女主人要做的事很多,用芒子扎的条耙扫地,烧早饭,早饭大多是小米粥。灶台上有两口锅,一大一小,粥就焖在大锅里,用柴火焖,锅盖半掀着,粥在锅里翻腾,越焖越稠。小锅炒菜,咸菜——腌萝卜、腌菜叶、腌豇豆……用通红的腌辣椒拌炒,男人喜欢吃腌刀豆、腌莴苣,吃在嘴里脆蹦脆蹦响,咸,有嚼头,小孩喜欢腌雪里蕻,最好有细细的肉丝拌炒,平时只吃一小碗饭,此时也吃得下两大碗。腌嫩萝卜,萝卜刚种下没多久,长出嫩嫩的小白根儿,小指头粗细,不要心痛,眯着眼儿拔,回家洗净晒干,放在细盐里腌两三天即可。用小火炒,需加上新磨的辣椒酱,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一小搪瓷碗,转眼工夫就争干净了,边吃边眨巴嘴,粥烫人,萝卜条辣人。女主人在一边笑,没尝到鲜。
春天里,菜地里的大蒜长成了,蒜叶嫩绿,蒜根雪白,切成段,去冬的腊肉剜下一大块,切成簿片,瘦肥各半,锅烧热了,将肥肉推进,刺啦刺啦响,油香四溢,小孩子忙挨进厨房,家里的大花狗也进来了,用身子蹲女主人的脚。不一会,大蒜烧肉便炒好了,这回是女人先吃,一片蒜叶,测试咸淡,满意了,就夹一块瘦肉放在屁股后面的小男孩口中,小男孩嘴巴鼓鼓地跑出去,大花狗也眼巴巴的跟在后面。
白菜苔子也是一盘好菜,冬白菜老了,抽出粗长的菜梗,齐根掀回家,女主人用菜刀慢慢铣去上面的皮,切成片状,千万不要切成条,莴苣长的也像菜苔,在稍后的季节成熟,但它炒时需切成条,忌片。用新鲜猪油炒,味鲜嫩,是极佳的下饭菜。菜苔下挂面、下麦粉疙瘩,老少皆宜,盛一大篮边碗,登屋檐下,呼噜呼噜,风卷残云,一会儿便下了肚。冬白菜更老了,顶上长出黄黄的花,一串串的长,像油菜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城里的下放学生搞不清,把油菜花当菜苔折回来吃,苦,干巴巴全是筋,吐,怀疑自己的炒功不行,下放学生们还把地里的嫩麦苗当韭菜采,铺鸡蛋,韭菜铺鸡蛋,打牙祭,结果越吃越不得味,你想想,麦苗铺鸡蛋就像青草铺鸡蛋,能有味吗?呵呵,上海佬下乡,就像山里佬进城,洋相出尽着。
春天的傍晚,还有些寒冷,忽见那野桃花开了,粉嘟嘟的一树,想跑近去看,猛然一声巨响,以为是炸山,雨点却小豆儿一般直直的砸下来,又一声响,鸡儿鸭儿慌乱的往家跑,天一下子变得默黑,一个巨大的闪电划过,暗的东西全变亮了,女主人忙抱起最小的孩子,捂住他的耳朵。好大一个春雷,好大一场雷阵雨。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男主人的蒲扇大脚便急急踩过门前的湿泥,踩过掉了一地的野挑花,去那紧挨池塘后面的自家的稻田,稻田里自家刚载不久的秧苗被那雨水淹得只留下一点点顶,田野里到处都响着潺潺的水声,男人用竹扎的网兜拦住下水口,把田埂上游下泄的流水口全堵死,一根烟的功夫,田里的水便放光了,头夜逆水而上的鲫鱼一个不露的栽进男人的扎网,女人也随后跟来了,带着竹编的鱼篓。春季的雷雨夜晚,母鲫鱼像疯子一样逆水而上,它们的肚中都怀着蛋黄一样的鱼卵。临产的鲫鱼都是半斤左右的大鲫鱼,平时很难捕到。除鳞洗净,用香油炸,加水,用文火扽半个钟头,汤色浓浓如牛奶,加老姜、蒜子等佐料,香嫩软滑,小孩吃不能贪快,鲫鱼多刺,孕妇喝汤发奶,头天喝了,二天奶水会多得自溢,搞不好把衣服浸湿,新媳妇当别人面,低头,脸上荡红晕,怪不好意思。
夏天的菜系最为丰富,有茄子、黄瓜、豇豆,有黄豆、南瓜、空心菜,小时候妈妈做空心菜只做干,不做叶,干横切,和青辣椒炒,后来结婚了,妻子做空心菜叶子吃,绿绿的,清香,好看也好吃,味道不亚于干。丝瓜也熟了,门前的院墙上到处都挂着,丝瓜单炒、打汤都好吃,刚出来时,不等蒂上花落,便摘下来吃,后来越来越多,也吃腻了,便任由它们挂在那藤上,越长越粗,小孩子摘下来,打架时当武器用,打在身上不痛。老了的丝瓜真成了一缕缕的丝,洗碗洗锅,擦粘在上面难洗的东西,甚好。
小时候,最喜欢吃外婆做的黄豆和肉,青黄豆,肉是小块,油润润的,是盛夏时搞“双抢”时才做的菜。“双抢”指夏收秋种,夏季的成熟稻谷要收割,秋季的秧苗又要下种,前后不过二十天,天气炎热,时间紧活儿重,每年父亲母亲、小姨姨夫都要到人手少的外婆家帮忙,这时节不同于过年,但这么多亲戚聚在一起,我们小孩就和过年一样兴奋,外婆总要烧黄豆和肉这道菜,虽然大人干活,我们玩,大人却总是把平时吃不到的肉让给我们。现在,妻子也常烧这道菜,但不知怎么回事,怎吃不出那时的鲜味,偶尔还去外婆家,年老的外婆也还烧黄豆和肉,努力去尝一尝,再也赏不出那时的味道了。再后来外婆去世了,父母亲也老了,我也四十多了,然而,小时候的聚会和外婆做的黄豆和肉常常会在我梦里出现。
秋天菠菜出来了,绿叶红根,蔊菜和北瓜叶炒,全绿,这三种菜都是我最喜欢吃的菜。凡是绿色的菜我都很喜欢。
冬天所有好吃的荤菜都出来了。我说的时间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责任田已经到户,市场经济也开始实行,农村属于新旧交替阶段,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但大鱼大肉平时也不是常吃的菜。但一到冬季就不同了,年关临近,家家都忙着杀鸡宰猪,到处都飘荡着肉的香气,我知道,那是年的味道。
冬季的最后日子,天最好能下雪,越大越好,一家人聚在一起,屋子中间摆个大火盆,栎炭火,旺,屋子里暖暖的,桌子上烧的也是栎炭火锅,新鲜的猪肉放在里面,奶汁样的肉汤咕噜咕噜的响着,桌子上摆放着干的冬笋、软的豆腐、绿的菠菜,酒需用长嘴的瓦壶盛着,放在开水里烫了喝,祖父坐在上席头,父亲在下面斟酒,一杯杯慢慢的喝,我们一班小孩围在傍边,捡自己最喜欢吃的菜,满满的堆在饭头。
母亲呢,母亲到哪里去了?天黑了,屋顶上飘起了炊烟,母亲站在我们的瓦屋前,一边在围裙上揩粘满水珠的手,一边喊我的小名:梨子,小梨子,快回家吃饭罗!
梦里总响着这个声音,梦里醒来,泪水已不知不觉溢出。
妈,我明天回家,吃你做的小米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小孩子可能很难体会文章中的味道了.
回忆总让人有种淡淡的幽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回到了童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认真仔细地拜读了这些美文,草木生灵、人物掌故、民风民俗、乡土人情,处处体现了作者们对故土对乡亲的深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作者们手中的笔,往事犹如回放的录像或者定格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并牵动着我们的根根神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建议单发,吴美女的美女我已经代发,其他只篇大作请主席安排或授权再单发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们,把潜山的乡村,乡村的人物写得那么真实可爱,庆幸自己也有乡村岁月。乡村的那些往事已远离了我们,但在记忆里依然鲜活:村头巷尾,农舍瓦屋,鸡鸭狗羊,牛棚猪圈,稻田鱼塘,泥坑河洼,水库青山,瓜果薯菜,柴火炊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获奖的作者,美文再慢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 这几篇美文,把我带进了童年时光,有些酸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往事”征文是否会结集出版?何时出版?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平凡 发表于 2013-11-15 13:08
“乡村往事”征文是否会结集出版?何时出版?期待中......

也期待精美的“乡村往事”结集,让我们目睹那留存于乡间的古朴风范,聆听那一段段混合着泥土味的歌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4-19 00:27 , Processed in 0.06614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