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一剑

鹧鸪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26
填词不标明词谱即是钦定,不标明用韵即是平水韵,这都是你的见地。阁下所录《鹧鸪天》词谱如次:
◎◎⊙ ...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劝君学好再来,鄙视!回去翻翻钦定词谱。
·   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赵长卿词,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红”,新晴二字俱平声,水暖二字俱仄声,花字平声,与此平仄全异,又,晏词别首,前段起句“一醉醒来春又残”,春字平声;高观国词,第二句“最怜一曲凤箫吟”,最字、一字俱仄声;晏词别首,第三句“云随绿水歌声转”,云字平声,绿字仄声,又“年年底事不归去”,不字仄声;第四句“怨月愁烟长为谁”,怨字仄声,长字平声;赵长卿词,后段第一、二句“忆携手,遇阶墀”,忆字仄声,携字平声;黄庭坚词,第三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斜字平声,细字仄声;柳永词,第四句“只因曾向前生里”,只字仄声,曾字平声;晏词别首,第五句“曼倩天涯犹未归”,曼字仄声,犹字平声。俱与此词平仄小异,谱内可平可仄据之。 按,《花草粹编》赵介之词,后段第五句“杜宇一声肠断人”,无名氏词“图得不知郎去时”,一字、不字俱仄声,但宋、元人此句,第三字从无用仄声者,此乃以入声字替平声,不可泛用上、去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26
填词不标明词谱即是钦定,不标明用韵即是平水韵,这都是你的见地。阁下所录《鹧鸪天》词谱如次:
◎◎⊙ ...

鹧鸪天 《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韩淲词有“只唱骊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

鹧鸪天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拌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影风 
  中中中中中中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从别后 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中中仄句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赵长卿词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红”,“新晴”二字俱平声,“水暖”二字俱仄声,“花”字平声,与此平仄全异。又晏词别首前段起句“一醉醒来春又残”,“春”字平声。高观国词第二句“最怜一曲凤箫吟”,“最”字、“一”字俱仄声。晏词别首第三句“云随绿水歌声转”,“云”字平声,“绿”字仄声。又“年年底事不归去”,“不”字仄声。第四句“怨月愁烟长为谁”,“怨”字仄声,“长”字平声。赵长卿词后段第一、二句“忆携手,遇阶墀”,“忆”字仄声,“携”字平声。黄庭坚词第三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斜”字平声,“细”字仄声。柳永词第四句“只因曾向前生里”,“只”字仄声,“曾”字平声。晏词别首第五句“曼倩天涯犹未归”,“曼”字仄声,“犹”字平声。俱与此词平仄小异。谱内可平可仄据之。 按《花草粹编》赵介之词后段第五句“杜宇一声肠断人”,无名氏词“图得不知郎去时”,“一”字、“不”字俱仄声,但宋元人此句第三字从无用仄声者,此乃以入声字替平声,不可泛用上、去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26
填词不标明词谱即是钦定,不标明用韵即是平水韵,这都是你的见地。阁下所录《鹧鸪天》词谱如次:
◎◎⊙ ...

关于鹧鸪天的平仄格律

        对于鹧鸪天这个词牌大家一点也不陌生,不过,大家所熟悉的只是首句仄起式的鹧鸪天,而对平起式的鹧鸪天并不怎么了解,甚至一无所知。我的几首仄起式的鹧鸪天发在网上,网友没有非议,而对我的几首平起式的鹧鸪天(木棉花等),却遭遇了非议。  如:“鹧鸪天-大余丫山游”——

       丫山飞瀑链群峰,青山默默听洪锺。登峰飞步寻幽境,越涧爬山走碧空。大山郁,绿茶浓,双峰连瀑响玲珑。佳仙乐寺常来度,天上游宫几处同。

       这首“鹧鸪天”,首句是平起式的。有许多人没有见过平起式的,只见过仄起式的,且填词也填仄起式。因此,有人说我的鹧鸪天格律错了,其实没有错。宋朝赵长卿21首“鹧鸪天”,其中就有两首是平起式的。如: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深翠里,艳香中。双莺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首句“新晴水暖藕花红”,“新晴”二字俱平声,“水暖”二字

俱仄声,“花”字平声,与仄起式平仄全异。

       关于第二段首句六个字的平仄问题,一般是“平仄仄,仄平平”,也有(仄平仄,仄平平)的,例如:

一曲清歌金缕衣。巧佼心事有谁知。自从别後难相见,空解题红寄好诗。忆携手,过阶墀。月笼花影半明时。玉钗头上轻轻颤,摇落钗头豆蔻枝。

        这首词后段第一、二句“忆携手,遇阶墀”,“忆”字仄声,“携”字平声。这里就是“仄平仄,仄平平”

清朝“四库全书”也有记载。好几家专门研究诗词格律的诗社,综合鹧鸪天仄起式和平起式的平仄模式,规定:鹧鸪天格律 (正格) 为:

中中中中中中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中仄句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这就是检测“仄起式”和“平起式”鹧鸪天的格律模式。

       一般上阕三四句对仗,下阕一、二句六个字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心 于 2013-11-17 09:49 编辑
一剑 发表于 2013-11-17 09:36
鹧鸪天 《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 ...

我想我说得很清楚,你网上搜罗的以上文字,我早看过了,搬过来,文不对题。至于下首句六个字的平,一般是“平仄仄,仄平平”,也有“仄平仄,仄平平”的,我本说过了。那相当于律诗中的拗救句式。“桃花柳”是“仄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26
填词不标明词谱即是钦定,不标明用韵即是平水韵,这都是你的见地。阁下所录《鹧鸪天》词谱如次:
◎◎⊙ ...

宋朝赵长卿21首“鹧鸪天”,其中就有两首是平起式的。如: 新晴水暖藕花红。皇帝定了,你敢推翻?你敢说赵长卿出律了?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学好再来,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42
我想我说得很清楚,你网上搜罗的以上文字,我早看过了,搬过来,文不对题。

钦定词谱》清康熙时,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编写,劝你回家去找他们吧!自己不学好,乱叫什么?再叫真的很丢面子了?


你说的算个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剑 于 2013-11-17 09:59 编辑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42
我想我说得很清楚,你网上搜罗的以上文字,我早看过了,搬过来,文不对题。至于下首句六个字的平,一般是 ...

没有听说填词还有拗救只说,只有词谱可平可仄!你胡说什么?误人子弟。唐诗
你文心可以指责宋朝人出律,康熙不敢,因而康熙钦定了词谱,后人填词不标明词谱视为钦定,今天在下教你了,请你记住。
以后错了就错了,别文过饰非,贻笑大方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心 于 2013-11-17 09:59 编辑
一剑 发表于 2013-11-17 09:49
没有听说填词还有拗救只说,只有词谱可平可仄!你胡说什么?误人子弟。

须知有格律诗而后有词曲。我没说填词要和律诗一样使用拗救,但格律诗的拗救规则对填词是有影响的。其例甚多。譬如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月明人倚楼”即是此类。阁下有的是时间,可以多找些例证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56
须知有格律诗而后有词曲。我没说填词要和律诗一样使用拗救,但格律诗的拗救规则对填词是有影响的。其例甚 ...

你文心可以指责宋朝人出律,康熙不敢,因而康熙钦定了词谱,后人填词不标明词谱视为钦定,今天在下教你了,请你记住。
以后错了就错了,别文过饰非,贻笑大方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 发表于 2013-11-17 09:56
须知有格律诗而后有词曲。我没说填词要和律诗一样使用拗救,但格律诗的拗救规则对填词是有影响的。其例甚 ...

不用你说教,你说的误人,知道吧?我懒得和你瞎争了,你学好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24 18:03 , Processed in 0.07561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