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七夕”为何不被年轻人追捧的原因今天(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人的“七夕”,俗称“乞巧”节。此节的来历,不用多说,它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孟姜女、天仙配、白蛇传、牛郎织女),因为是关乎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七夕”也被现代的年轻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据老人们口口相传,在今天夜晚,年轻的恋人要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他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据资料介绍,不仅仅是汉族,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也有过七夕的习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流传千年的节日,在近几年却没有西方“情人节”那样受追捧。说白了,就是中国的七夕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远不及每年阳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大家知道,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人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中国七夕来临却显得异常冷清,除了商家热炒一番,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最多是发个短信调侃一番,有的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那么,现在的年轻人为何热衷过西方的情人节,而冷落了自己的“七夕节”呢?在西方情人节到来之际,有情男女早早就有所准备,互送鲜花、巧克力,筹备烛光晚宴等,这就是西方情人节的“载体”,简单而浪漫,情调斐然。而中国的“七夕”可以说是大致相同又各地不一,但共同特点是,这些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而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年轻人,大多抬头看不见“牛郎织女”星,也不可能在瓜果架下偷听他们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至于“祈祷祭拜、穿针引线、杀鸡洗澡”之类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就更难让年轻人普遍接受了。你想,一个没有统一“载体”的节日,如何让青年人参与?还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不能不说!据了解,中国“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原本并不浪漫,在秦朝初期,“七夕”是作为一个婚嫁的禁忌日而存在的。笔者在网上看到,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按其中的《日书》记载:“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说的是凡间的“牵牛”没有娶到神仙的“织女”,三次都没有成功。因此,在早期“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纯粹的爱情悲剧,你想,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如何让现代的年轻人追捧?平心而论,“牛郎织女”的传说流传至今,还是因为坚贞的爱情主题,这与社会两性开放程度、女性被尊重的程度不无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的“七夕”原本是纪念“坚贞爱情”的节日。只是笔者觉得,任何节日的“存废兴替”应该取决于民众的自然传承,古老的节日需要也应该在不违背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要让中国的“七夕”受到年轻人的认可,让他们主动参与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明白,一个没有了人参与的节日,终究会消亡的,毕竟再精彩再传奇故事,终究还是故事。在这里,插个题外话,我们不能因为西方有一个情人节,非要叫中国七夕就是情人节。要知道,在中国本来就没有“情人”这个概念,对情人的理解是狭义的、片面的和非婚姻的,这就是笔者想说的,“七夕”不是西方“情人节”的主要原因。但如今一些人把“七夕”叫做中国情人节,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情人节进入中国,一些文化人看到年轻人都热衷过西方情人节,就想到,七夕应该成为情人节,当时有专家提出抵制西方情人节,七夕就在这样的刺激下,被一些文化人戴上了“情人”的帽子。由此,我们不能拿“七夕”与“情人节”作比较。因此,七夕要想成为中国本土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其活动的载体和内容恐怕需要作一番改良才行!不然的话,我们的“七夕”迟早也会像什么“寒食节”、“上巳节”等一样会慢慢消亡。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是在现代文明背景下,没有一个节庆活动的载体,就会导致节日感淡漠。笔者在网上仔细看了看,这两天网上关于七夕的话题似乎也很多,但大多还是商家打着“七夕”做生意,这也就让七夕的节日文化内涵大打了折扣,你想,这样的“七夕”能不变味?要知道,在中国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都蕴含丰富、内涵深邃。但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个节日,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七夕”就更不例外。毕竟任何一种节日的传承都有自己历史形成的传统仪式和载体,这种融化在节日里的载体,也是大家对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而像“七夕”这样为了歌颂坚贞爱情的节日,由于变味“情人节”让人们缺少了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我想,这恐怕就是中国的“七夕”为何不被年轻人追捧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