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临时夫妻你听说过吗?在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组建临时夫妻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恐怕是我们很多都市白领不曾考虑过的的社会性问题。或许也是更多农民工最难以启齿的问题。 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个例,那可能是个人人格和价值观的问题。可是他存在于大量的农民工群体中
这就成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了:是怎样的社会土壤和情感窘境造就了这些农民工在婚姻家庭观念上的扭曲呢?背着家人与别人组建临时家庭,这显然有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来讲道德和法律,那只会显得苍白而不近人情。
为了生计,每年有上亿的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当他们来到城市后,往往被简化为这个社会大机器了上的一个零件,在别人眼里,他们或许只是搬砖砌墙的水泥匠,擦桌洗衣的钟点工。似乎工作,赚钱,就应该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从而忽略了他们除社会功能之外的基本标签!他们也是一个人,是普普通通的人妻人夫,他们也需要身体的慰藉,心里的依靠。但当他们的身体和心灵的需求被激发时,他们发现妻子还留守在千里之外的乡村、丈夫还拼搏在另一个城市的工地。他们发现,即便是追求一点----一点时间的温暖,也只有靠偷来的。还要背负着巨大的道德压力。在农民工的临时夫妻的背后,更多的是这个群体的苦涩。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是看不见得危机,更是随时可能蹦出来的摧毁一个家庭的危机。
今天在众多的农民家庭里,这样的危机是大量的存在着,而在于城市对应的另一头有着大量留守的山村的妻子,目前在我国,就有将近5000万的留守妇女,她们往往每年只能在过年那十几天与丈夫团聚。平日里,她们那粗糙的双手黝黑的皮肤并不会包裹住,每个女性基本的空虚寂寞冷酷。于是,她们成为一群“体制性的寡妇”。 也许,我们能设想,流动人口能带着妻儿一起迁徙呀。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以农民工得收入,大部分人并不足以支付昂贵的房租等的基本生活费用。而以农民工的身份来兑现孩子入学等一系列现实权利。更是困难重重,更不说其他的保障和福利了。即便不考虑这些长远的,只要出现妻子怀孕、孩子太小、家中老人卧床,那随行的妻子就有可能再次回到乡村。而留守在家乡的土地上的收入已无法和外出打工相抗衡。 因此,农民工群体与家庭的分离现象,也就必然存在,同时,临时夫妻和留守妇女问题,恐怕也依然会相伴存在。 消除临时夫妻现象的荒唐,不仅仅是对道德人伦的救赎,更是对人性的敬畏和尊重。其求解的根本,还是在于通过制度的变革和体制的完善。 让他们的汗水能够换回更多的收入;让他们不会因为身份,在城市里四处碰壁;让他们的孩子能平等入学;让他们的家能在保障房中放心安放,让家不再是临时组建;不再是天各一方,而是紧密相连 安徽疯人院
2013.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