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二山 于 2013-6-3 19:04 编辑
遗失的季节 走远了,才发现自己累了。再去寻找一个避风的港弯 ,是想起失去的那份纯真吗?忽然才明白自己遗失了一个世界。。。 -------题记 好久没有敲打键盘,心情的天空好像被午夜的梦荒废和漂白了一样。指针滴滴答答,仿佛有谁在抚弄着我早已陌生的方格。仔细听,却又没有了响动。手中的烟快融化了,可就是不想点着,怕光亮伤了我的眼睛,伤了我的习惯。已经习惯了在这样的夜独自坐在某个黑暗的角落,独自静静的坐着,仅此而已,又不仅仅如此。其实很早就喜欢Ludwig Feuerbach的《论死与不朽》。尤其喜欢他关于人性的诠释。他所谓的本性的回归在我的生活中却很真实。那种半潜意识,半清醒的思绪在黑暗中自由的飘荡着。在这个季节,让我想起了两个字-遗失。 有时候,很喜欢在田间散步的安逸,放纵着晚风在耳边低语。不远处的山峰还是那样棱角分明,眼睛突然有点涩涩的感觉---我不也是吗?生活的磨砺没让我改变很多,可怕的棱角与这个圆润的世界格格不入。无论如何逃避现实,最终还是声嘶力竭的去面对。告诉自己要改变。可本性使然,于是自我保护般学会了遗忘。遗忘该忘记的,遗忘不该忘记的。十年前,家乡的山在我的文字和思想中那么雄伟,如今却显矜持。矜持的让我几乎找不到那熟悉的小路,熟悉的回忆了。 想起那句很时尚的广告词---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就这样偶尔坐在房间里,听着喜欢的歌曲,浏览着自己曾经学写过的文字,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定义的奇妙。网络可以就这样的把你的文字放在这里,把自己的心情堆砌在这里,什么生活的琐碎,有了表达的意愿,就可以收藏起来。一如此时写下的心绪,是这样的零碎,是这样的随意----随意到看到的人不知道我是谁,连自己看到也都怀疑那个我是谁了。
费尔巴哈的《论死与不朽》,让我懂得: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会错过太多。不朽只会在死去之后,不一定是很高大传奇的不朽,也可以是小而隐约的。而我们那个时候是否真的会踏上天路,我们不得而知。因而尽量多一点的寻找快乐的事情去做----一个季节的交替,哪怕是遗忘的季节,一个轮回的往来,纵然是生死的轮回,在我们看来也许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仔细想来,人生能有多少个春秋轮回呢?所能做的也只是珍惜罢了,而我却用遗忘代替了它。 大学里那闻名的九十九级石阶,每次放学路过的时候,却很少去放慢脚步,看看旁边的松柏和青苔,我的脚步总是凌乱中带些匆忙。十年过去了,很遗憾那时为什么没去数一数呢?石阶上面还有个很古老的塔,那是超越一个时代的塔---文革期间,有个青年冲破了一个时代的桎梏,在塔顶谱写了缠绵悱恻的《梁祝》,勾起了多少人对爱的向往和呼唤啊。 记得小时候,某个雨后的傍晚,夕阳快迈过山顶的时候,会出现绚丽的彩虹。在儿时的眼睛里,那充满着想象和猜测,那会是什么呢?现在轮到自己的儿子去好奇和想象了。儿时的答案却早已在数不清的彩虹以后,被自己遗忘了。看着儿子好奇的眼神,心里竟然有些嫉妒,更多的却是感慨和遗憾。 这一年我失去了很多,但至少还没失去自我吧---自己安慰着。 哎,恼人的季节,遗忘的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