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弹论舒州

咬咬《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甘州位于河西走廊腹地,古 ‘丝绸之路’ 南北两线和 ‘居延古道’ 交会点上,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已有5000多年历史。”  (p40)
        这里有几点说明。(1)甘州不是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交会点。这样说可能准确些:甘州,位于河西走廊腹地,东西交通的古“丝绸之路”与南北交通的“居延古道”的交会点上。(2)甘州,“据文字记载已有5000多年历史”。此话未免夸张了。甲骨文,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了,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等情况。甲骨文,距今也不过3000多年,那甘州,是什么文字记载的?!如果又发现了新的我中华古老文字,则幸甚至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3      “汉代出土的扁壶甚多,如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的漆扁壶......”   (p46)
        这个“江陵”,早已经改称“荆州”了。
       4      “1946年他(蒋介石)召开国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   (p54)
        通过的这个宪法,应该加上书名号——《中华民国宪法》。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子民不承认这个宪法,但加上这个书名号,也没关系——《江宁条约》、《马关新约》、《辛丑条约》,我们也坚决不承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今年第10期《咬文嚼字》:
       1    “(红袖添香)典出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 从此绿鬟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  (p10)
       典出,应该是最早出处。“红袖添香”——清代女诗人席佩兰早有“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这位女诗人,生活在1760~1829前后;而魏子安,却生活在其后(1818-1873)。红袖添香,至少不能说典出魏子安《花月痕》!附说一句。“眷属疑仙"之中的“疑”,意思应该是“好像”吧——“山重水复疑无路”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      “这里盖高楼,那里搞拦河筑坝,烂(滥)砍烂(滥)伐,结果造成了地震、台风、洪灾等的频发。”    (p10)
      人类如果无节制地“开发”,肯定会自食其果,遭到自然报复的。不过,有些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的出现,到底与人类的破坏行为有多少关系,仍有待研究、论证,不能过早“归功”人类——如果这样,也许“高抬”了人类。人,也是自然之子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3      “黄河岸边的吕梁山巅,在一座座开满枣树(花)的村落中......”  (p11)
       “ 山巅”?“山麓”!
       4      “南阳市辖2市2区10县,其中没有光山县。信阳市辖2区8县6个管理区、开发区,其中包括光山县。”   (p14)
        上述南阳市、信阳市所辖区、市、县的表述,逻辑混乱。一个地级市,一般有正式行政区,还有经济功能区。而上述两市的叙述,却将行政区与经济功能区混淆在一起了,应该只讲行政区划。南阳市,现辖2区、10县、1个县级市,怎么成了“南阳市辖2市”?至于信阳市,其“6个管理区、开发区”,应该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中国传媒航母网消息:有安徽梦泰集团K&Q酒店打造的时尚潮人大赛从50进35,再从35进20,经过2翻的厮杀中20位选手终于脱引而出,决赛定于11月22号在安徽饭店安徽厅拉开序幕。


         


         0位选手谁会面临残酷的淘汰赛离开梦想舞台


         


        经过我们采访大赛负责人得知本月22号将在安徽饭店安徽厅举行最后的决赛,这场决赛可以说是轰动全城的盛典赛事,这些有梦想的选手一路过无关斩六将奋勇“厮杀”最终成功进入20强的决赛,这20位选手有歌手、魔术、杂技、舞蹈、特技,但是大赛就是大赛,必须面对现实的残酷淘汰而最终告别梦想的舞台,这20位选手谁将最后离开我们梦想的舞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5     “ 翻阅《辞海》,‘ 督亢 ’ 条目写道:‘ 燕太子丹派荆轲献督亢地图,藏匕首于图中,谋刺秦始皇。’ ”    (p17)
        都说“荆轲刺秦王”,《辞海》为何犯此细节失误——“荆轲刺秦始皇”?——此时嬴政还是“王”!
        6      “ (司马懿)后被代汉称帝的魏文帝曹丕所信重,到魏明帝曹睿时官拜大将军。”   (p21)
         曹丕之时,司马懿就是抚军大将军了——已是、也是将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7     “涓,古代宫庭中洒扫清洁工作的人叫‘涓人’或‘中涓’。”  (p28)
          宫庭?——宫廷!
         8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
                “公元73年,班超跟窦固出击匈奴,领兵攻打伊吾。”   (p51)
          上述两处“匈奴”,应该说准确些——“北匈奴”。《后汉书》已经分南、北匈奴了,还有《南匈奴列传》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9   “一方面,我们还延续某种文化惯性,缺乏热爱和捍卫汉语文化的自觉;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土豪”习气、“暴发户”心理可能导致的盲目自大和文化锁国。” (p52)
        这篇文章引自《人民日报》,上面所引之语也没有错误。只是所引之语,原是一篇文章的概要,排版时,应该与下面文章隔开距离,让读者明了其结构、用意等。否则,又出现——“一方面,我们还延续近代以来的文化惯性而缺少对汉语的热爱,没有充分认识到汉字之美,没有捍卫汉语文化的自觉;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土豪”习气、“暴发户”心理可能导致的盲目自大和文化锁国。”,我辈还以为重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第11期《咬文嚼字》严谨,只有两点注意事项。
       之一    “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一件龠......”   (p28)
        当年发现时,是叫随县;站在现在看,应该说随州。
        之二    “唐至宋元,税收一半为制钱(或银),一半为谷物......”   (p36)
        说“一半”不准确,只能说“一部分”。只举一个例子,就知道还要收丝、麻等——唐朝租庸调制——这句话还是有待改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27 02:50 , Processed in 0.07055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