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弹论舒州

咬咬《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请看2014年第7期《咬文嚼字》不妥之处。
        1     “ ‘有机麻花!’ 置于 ‘中餐’ ‘面食’ 之后,似乎确实是一种食物名。”   (封二)
        “似乎是”就可以了,删除“确实”!
        2      “ 据《汉书·儒林传》记载:‘ 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二千石属。’ ”  (p28)
        查《汉书·儒林传》原文,完整的一句是:“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 看来,“文学掌故补二千石属”纯属乌有!
        3      “ 在汉朝,掌故是可以传袭的,由此就出现 ‘掌故’ 世家。《史记·龟策列传》中就有关于‘ 孝文、孝武因袭掌故 ’ 的记载。”   (p28)
        汉朝之时,掌故是不是可以传袭,此处不论;但上文所引《史记》原文,却曲解了司马迁本义。《史记·龟策列传》说:“至高祖时,因秦太卜官。天下始定,兵革未息。及孝惠享国日少,吕后女主,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虽父子畴官,世世相传,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 其中的“孝文、孝景因袭掌故”,应该理解为孝文帝孝景帝因袭已有的典章制度。这也是一种“萧规曹随”治国思路吧!另外,是“孝文孝景”,不是“孝文孝武”!如此文章,编辑干什么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4      “太始三年(前94),钩弋夫人为70岁的汉武帝生下了最幼的皇子刘弗陵,即后来的汉昭帝。”   (p48)
       这位刘弗陵,生于太始三年(前94);他爸汉武帝,生于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一看,他爸生他之时,时年62岁。在这个年龄,还生儿育女,也够龙马精神了;70岁能,就真是“天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5     都少了一个字——“中”!
       例一:“如佛经中有‘婆罗门’、‘优婆夷’、‘提婆’(印度佛教观派创始人龙树的弟子)等。”(p25)
       例二:“明代后期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文学家,针对当时平庸呆板、令人厌倦的台阁体......”(p53)
       例一中的“印度佛教观派”应该是“印度佛教中观派”。
       例二中的“明代后期”应该是“明代中后期”。查一查明代“前七子”为代表的文学家们的岁月,可知他们生活在大明中期!
      另外,2012年起施行的《标点符号用法》,其中关于顿号说到,“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据此,例一中的有“婆罗门”、“优婆夷”、“提婆”等,顿号(、)应该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第8期有疑之点。
       1    “她在感情上热烈奔放,曾先后和春申君黄歇、秦惠文王嬴驷和义渠王翟骊三个男人跌入爱河,相互欣赏却最终未能修成正果。”  (p10)
        这位她,是大名鼎鼎的秦国宣太后。影视作品,也太穿越了。如春申君黄歇,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14年至公元前238年之间。这位宣太后,有个儿子是秦昭襄王,生于公元前325年。也就是说,这位“太后”女子,早已远嫁秦惠文王了,有人却说,之前,她还和比自己儿子还小十几岁的春申君黄歇跌入爱河!天方夜谭呀!明明已经与秦惠文王嬴驷生儿育女了,还说“最终未能修成正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2    “这显然会错了成语的意思......”     (p12)
        是“错会”,不是“会错”!
       3    “而 ‘卜’ 读bu,本义是占卜,原是殷周时用火灼龟甲,根据其裂纹预测吉凶,后泛指各种预测吉凶的迷信活动。”    (p33)
       殷周之时,占卜所用材料,除了龟甲,还有兽骨如牛骨等!
       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这些卜辞,就是现在的甲骨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4      “ 阮籍是西晋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名望很高。”   (p37)
      这位阮籍,可惜死在公元263年了。此时,晋朝还没建立,何来这位西晋名士?!
      5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天竺国......”   (p48)
      还是直接说“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或古印度)”为好。如果要较真,那也只能说“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身毒”。                                                                                                                                   
     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山海经》也记载有“西方有身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唐初才统称为天竺。佛教创始之时的公元前6世纪,印度就称号“天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6    “(刘海)后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   (p49)
       此燕主不是“刘宗光”,是“刘守光”!
      7    p52 附有现藏于西藏博物馆的用于“掣签”的金奔巴瓶(金瓶)图片,仔细一看,那宝瓶上面,竟赫然有这四个汉字——“人文地理”!有此四字,人文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8    应该使用标准简化字
        p25 说到唐朝有位郑傪,这个“傪”字,右边应该用“参”,因为“參”已经简化为“参”了。
        p42 说到明朝胡震亨的一本书——《唐音癸籖》,其中的“籖”字,已经简化成“签”了,为何不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日子有些忙,得赶紧儿说《咬文嚼字》了。
       9     这第8期有篇文章,标题是《“玉门关”与“阳关”所蕴含的阴阳信仰》,其中最核心的有些论点与论据,笔者认为根本站不住脚:
       (1) “其实,当时从长安出发去西域,有南北两条通道,分别位于天山的南北两面。”   (p27)
       (2) “玉门关在天山以北,阳关在天山以南。”   (p28)
        天大的笑话,“玉门关在天山以北,阳关在天山以南”,读者诸君,只有你翻看中国地图册,就知道这两大名关,都坐落在甘肃敦煌,远离天山,其坐标定位,不可能拉上天山的!这两关的得名,笔者坚信,与天山毫无关系!至于说当时从长安出发去西域,有一条北路通道,位于天山北面,那也是作者新开辟之路!只有查查相关史书,即可得知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得抓紧说今年第9期《咬文嚼字》。
         1     “其实,唐代时我国就有了类似机构,当时叫邸店、柜坊、质库、质舍等,专营钱币的存放与借贷。”  (p15)
         文中所说的“类似机构”是指银行。作者认为,唐代时,我国的银行“当时叫邸店、柜坊、质库、质舍等”。其实,只能说“柜坊”是“专营钱币的存放与借贷”,是当时的银行;而“邸店、质库、质舍等”,不是“专营钱币的存放与借贷”的银行!至于干什么,查查即可得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27 03:03 , Processed in 0.06775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