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5226|回复: 157

咬咬《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弹论舒州 于 2013-4-23 18:38 编辑

       《咬文嚼字》月刊,短小却精悍,素以挑刺、严谨、不畏权威著称,是份好刊物,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读者,深受其益,心怀感激。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严实也有疏漏,这份精悍之刊,也难免有商榷之处,是正常现象,笔者同步咬咬,亦应如此。好,那就拿2013年第一期开张吧!
        是开张,就要懂礼数,只能举一文为例了。就举《也说“鬼子”的来源》。本来,这篇文章是与他人“也说”,这种场合,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有半点马虎的;可是,笔者一读,竟也发现几点马虎。
       请看原文之一:引用《世说新语·方正》里的一则语料:“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机):‘陆逊、陆抗,是君何物?’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陆士衡是三国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尚书郎卢志以“何物”发问自己的父辈,陆机自然很是生气,于是责备卢志,称其为“鬼子”,犹言鬼东西。(p48)这里,有两点失误。一是表面的,应该在“尚书郎卢志以‘何物’发问自己的父辈”句里,在父之后,加一个“祖”字,因为卢志是发问陆机“父祖辈”的,这样才完整!二是内里的,应该在“陆逊、陆抗,是君何物?”之后加一省略号(。。。。。。),因为在《世说新语·方正》原文里,中间还有许多细节,陆机骂人的“鬼子敢尔”那句话,已经不是当着卢志之面,而是对着自己弟弟陆云“正色曰”的了。加一省略号,既尊重了原文,又有利于读者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何乐而不为呢?!
       请看原文之二:譬如,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后的江苏诗人陆嵩材在其《江州述感》中,就如此“妖魔化”英国人。。。。。。而和陆嵩材几乎同一个时代的诗人汪仲洋,在描写英国人时所用的也是这样一幅笔墨
(p49)这里,我们可爱的这位作者,两次提到“陆嵩材”同志,其实,当时没有这位“陆嵩材”大仙或大侠,只有陆嵩!连人名都搞错了,哈哈!《江州述感》的作者是陆嵩,爱国诗人,了不起;儿子陆懋修是名医,孙子陆润庠是大学问家,更了不得!都说“拼爹”,你能拼过陆嵩这爹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略有余闲的时候,笔者准备逆流而上,把《咬文嚼字》咬一咬。这次从2012年第十二期开始,下次就是第十一期了,依此类推。这样做,可以避免拾人牙慧,因为《咬文嚼字》“碰碰车”栏目经常有高人指点、当头棒喝。所幸,经过那么多渔网的多次捞捕,我这乡下小打鱼的,竟还能捡到露网之鱼,实在喜出望外。因为这些小鱼,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捡到的,有自己的产权。多么希望《咬文嚼字》的高人们,在我“潜山论坛”露个脸,当回警察,给个说法。高人,总不能老是“旁观者清”!下面,看看这第十二期的四个疑点。
       一    “但愿我们今天的编辑,能从‘萝卜’的改名中,总结出一点为编之道”(p5)
      古有“为师之道” ,今见“为编之道”!原来,“为编之道”,就是作为编辑的“道道”。不过,犀利归犀利,还是“总结出一点编辑之道”为好。
      二    “到了宋代,大州多升格为府。”(p42)
      不一定是这回事!宋代之府,有京府、次府之分。京府为首都或陪都所在地,有东、西、南、北四京府。这与“唐代升京师长安、陪都洛阳为府”一脉相承。其余为次府,它们以州升府,有这几种情况。最多的以州升府,多缘皇帝未即位时所封或任官之故州升格为府,其次有因皇帝驻跸之州而升,有因地望冲要之州而升,有因名同国姓者,如升赵州为庆源府。可见,这些州升格为府,大多(主要)由政治决定的,标准不在乎是不是大州,即“大州不一定多升格为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知分子,如此咬文嚼字,很是得罪大知分子,吃力不讨好,如何是好?!
        忙于生计,匆忙 翻过今年第三、第四期《咬文嚼字》,这里只举第三期p30、31为例了。
        p30:“曹雪芹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这是周汝昌先生考证的。那个时代用的是‘康熙通宝’,这个铜钱我也见过。”  
       既然曹雪芹生于雍正,活到乾隆,他那个时代,用的更多的,可能还是“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吧,当然也有“康熙通宝”。
       p31:“俄国十月革命前夕,花了装的列宁秘密回到列宁格勒。他不能与人民进行直接联系,只能通过彼得堡工人......”
      十月革命前夕,只有“彼得格勒”这名城。这座城,最早叫彼得堡,一战爆发后,改名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改名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又恢复原名彼得堡。上引之句,既有列宁格勒,又有彼得堡,如同北平和平解放,说成大都和平解放呀,北京和平解放呀,就是说不出来的感觉!各位请注意,斯大林格勒,也改名啦!
      这两期很好,受益多多,谢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看看本年度第二期《咬文嚼字》,笔者建议如下。
         一      用字应该规范些
          1     “南宋人赵与旹《宾退录》卷二说。。。。。。”(p25)
          赵与旹的“旹”,即“時”的异体字。翻翻1955年国家文化部、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我们即可查得:時(旹)。并且同时得知,从1956年2月1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内的异体字。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引导大家逐步用好规范的简化字。从这1986年新版的《简化字总表》中可知,時已经简化为时了。一言之,赵与旹应该写成赵与时。
         2     “‘人工影响天气’,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之一,目前主要开展人工御防冰雹、人工增雨等业务。”(p28)
         这句里的“御防”,笔者孤陋寡闻,拿不住,也许是新词,也许是预字别成御。不过,可能还是“预防”好。
        二      词语搭配得当些
         1      “细看下文,可见‘调戏’情节,多为不拘小节无视大防之举。”(p19)
          “无视大防”,就不是小节问题了,你能这样不拘小节?!改成“无碍大防”,调调侃,逗你玩,相逢一笑,全民皆乐也。
         2      “期待大家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和完善”(p33)
          问题得到完善,这是什么问题?
        三      历史还其面目些
         1       冯玉祥撰联刺汪奸(p11)
          汪精卫固然是大汉奸,但也曾是英雄,此处不多说。冯玉祥撰联这件事,据他的《我的生活》,是1927年前后的事。此时,汪不是汉奸,而是党国红人。冯撰此联,意在反对官僚作风;如果汪已汉奸,冯若如此应他邀请,“岂是革命精神”。“刺汪奸”,还是还其名“刺汪精卫”为妥。
         2       “某某某初小”(p1)
          这一页,是名家语画。说的是上世纪30年代,梁实秋为初小一年级学生编国语教材之事。画面上,一群小孩高高兴兴去上学。画面上,孩子们看到,学校大门之上,有“某某某初小”校名(孩子们还不识字,我们代看的)。其实,孩子们看到的校名,应该是“小初某某某”。这群孩子可看得真真切切,可后来,他(她)们的孩子,修改历史,说祖上眼花了,看到的是从左到右读的“某某某初小”,而不是从右到左念的“小初某某某”。呜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五、六个小时,大半天了,前面的一、二、三还没出来,还有四在等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月刊,记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表述尽可准确些
           1       “2012年5月2日《解放日报》第13版有消息报道2013年上海车展4月21日开幕一事”(p23)
             建议在上海车展后加“将于”二字。也巧,此次车展已于昨天结束,新闻联播还报道了此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2       “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等等。”(p54)
           1995年底,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点符号用法》一书,其中有这样的示例:我国的行政区划为:省(直辖市、自治区)/......p54这篇文章,就是对此示例加以纠错,很有水平。但据我看,示例的省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现在应完善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这不能怪1995年版的那本书,港澳回归是后来之事呀。可p54一文,却只字不提,不知是何缘故了。另外,所举的县级行政单位单位包括的“市辖区”,我认为,应该是“地级市辖区”。至于直辖市的辖区,如上海市黄浦区,区的领导们,其级别应该不低于安庆市领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说说今年第五期《咬文嚼字》方面的疑点。
        先看封二:“在街上见到一份九江联盛超市的广告宣传册(左图是局部)......但‘修水除外’这几个字,看了半天也把握不定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中明明说“广告宣传册”在左图,可我们看到的却是图在右!左右不分?!
       生活在九江的市民,会知道九江管辖下的几个县,如彭泽、星子、修水、湖口等。九江超市广告上写“修水除外”,当地人应该不犯糊涂,这是地情决定的。不应该说错。上海市民,听有人说到松江或闵行去,他不清楚到哪吗?!说到修水,黄庭坚、陈寅恪,如雷贯耳呀。
       再看第36页:“此外,‘军’在宋朝还曾是路下的一级政区单位。宋以前只有府和州,宋朝新增了军和监。”
       此说不严谨。其实,宋以前的五代,就有军一级的政区单位了,宋只是再接再厉,不能说是新增。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在辉州砀山县置崇德军;后晋天福四年,改旧威州为清远军;后周显德元年,以莱芜监为广利军......至于监,前一句看到没有,再好好想想,也许得知。
       妻喊吃晚饭了,明儿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说,事实是,宋以前既有有府、州,也有军和监!军和监,都是从五代开始,就成为地方级政区单位的。州最早,府成为地方政区,也只是从唐朝玄宗开始的。县,基本都是上述单位的下属。在这一页,作者说:“据《元丰九域志》所载,其时全国有37个称为‘军’的政区;查《宋史·地理志》,北宋南渡以前‘军’已增至51个,南渡以后又增至69个。可见两宋时期‘军’作为政区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我再举一例,南宋嘉定元年(1208),‘军’34个!可见,作者的“可见”论点是站不住的,是假设的!大家如果不信,请翻中华书局1980年版《宋史丛考》之中的《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一文。
        这一期,还真奇怪,凡是“只”字都印成“祇”,这是错误的!一错在,公开违背2000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关条款,乱用繁体字、异体字。二错在,《咬文嚼字》编辑,自己也分不清只、祇、衹、隻了!现在的“只”字,主要由祇、衹、隻简化而来。这期p11祇怕、p12祇要、p28祇见、p34祇是、p36祇有、p56祇好等等,虽违法使用繁体字,但学理上还说得过去。而p22“不过需要两祇手一起鼓”,p43“雄兔两祇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祇眼睛时常眯着”等等,却连学理也不顾了。两祇手,两祇前脚、两祇眼睛,“祇”字错矣!如果要用繁体字,也只能是这“隻”字呀!好一个祇、隻不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11-23 09:14 , Processed in 0.07525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