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33|回复: 3

再举起我们的鞭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0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小时候,心目中的老师很美丽,很威严。老师手中的那根教鞭就是神奇的指挥棒,就是命令,就是权威。如今,自己做老师了。看看自己,看看我们的周围,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做老师的好象已经放下了自己的教鞭。我们的教鞭软弱无力了。社会舆论说:要爱护孩子。受社会舆论影响,教育部门就规定:不许惩罚孩子!
但是我们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全社会好象都有这样一种共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越来越自私了,越来越目无尊长,无法无天了。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教育者——老师和家长的纵容,孩子们自己会变成那样吗?

刚来到台山,我满腔热情。被分到联合中专这样的学校,我依然坚持认为大有可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正是夜的时候,唉,我不能不是光辉。阳光普照的背后是阴雨连绵。这里的学习氛围来这之前我们是无法想象得到的。上课零星的几个学生听课。他们的主要从事的活动是:睡觉、吃零食、照着镜子一根根的整理发型、四个人围一圈打牌、拿一本手掌大的小书头埋进去看、把手机调到最大声撕心裂肺的唱歌……偶尔有的老师会忍无可忍把手机收上来,此时你会受到这群学生的威胁和挑衅……时至今日,一切都看淡,当初的光芒也快褪尽,我们做老师也快变成了忍者神龟。忍!我忍!

最近写的给学生的一封信,点击率空前。一半同情一半声讨。
信本身大概没人看。信里写到的只是我和一个学生之间的一些小误会。大家更关注的是前段时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惩罚学生。站在学生阵营的都很愤慨。当然,当年的我也会跟现在的学生站在一起,指着那个运用暴力的我的鼻子骂:算什么老师!
但是现在,不由得有更多的思考。我们不妨冷静下来,重温古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遗训。一味的和颜悦色,一味的鼓励就一定是好的教育方法吗?

长期以来,体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在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对待学生更是轻不得重不得。我们做教师的差不多是如履薄冰。当然如果事事睁只眼闭只眼我们也同样悠哉游哉。
于是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旗帜下,很多老师的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切从爱护学生出发,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无论对错,老师都是视而不见,甚至一味叫好,和颜悦色的鼓励、表扬,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这种社会大气候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惩罚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和她妈妈晚上去商场里购物,小孩子喜欢上了商场里的木马,一玩就是两个小时,并且玩上了瘾不肯下来。眼看商场就要关门了,很多人进行劝说,小孩子平时就被娇宠坏了,就是不依。商场里的很多心理专家也过来劝说,用了很多的招数,都不凑效。这时有一个人过来,把嘴巴凑到小孩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小孩马上跳下木马,跑道妈妈身边。大家都很奇怪,问他对小孩说了什么,那人说,就说了一句话:你要是再不下来,我就把你的脖子拧断!
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做老师的又做何感想。难道我们还要严守着“不许惩罚”的教条眼看着学生们一错再错,然后从小错变成大错?

马卡连柯说:“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适当的惩罚,不仅应该存在,而且必须存在。我们在教育中以赏识、鼓励为主,但绝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是软弱的教育!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好象是:风中跌倒不怨风。文章大意是:小时候我们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经常会跌倒。有时候是因为碰到桌子,有时候是因为碰到门,有时候碰到大人被拌倒。我们的妈妈因为爱我们就经常打那个桌子或门或者大人,我们就不哭了。其实,跌倒的错误应该谁来负呢?在风中跌倒是风的错吗?要怪只能怪自己太孱弱。该受到惩罚的不是风,而是自己。如果做妈妈的这个时候立即告诉这个小孩:不许哭,马上给我站起来。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为自己的过失而愧疚而主动承担责任。一定不会选择逃避责任。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最后成为一代名将。如果没有当初的那几个小流氓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成就。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终生受益。因此惩罚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好机会,也是让学生牢记前车之鉴不再犯错的好方法。
我们都清楚一个道理:温室的花朵是脆弱的,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真正的水手的。但是为什么在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的时候就心软了呢?

既然是人,难免犯错,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惩罚。适当惩罚,就像对小树苗进行修剪。对于有些已经歪了的小树苗,我们更应该毫不留情的把它扶正,哪怕某种程度上弄伤了它的枝叶,甚至不慎弄伤了自己的手指。因为,让这小树苗成长是我们的责任。

惩罚,不能有悖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损害学生的根本权利,不能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惩罚要有度,惩罚要有艺术。
或许,很多老师滥用了惩罚,导致舆论对这种方法的唾弃。但是,作为一种必要的措施,惩罚是必须的。
这篇文章难免会遭非议,但是我仍要说:老师们,再举起我们的鞭子!
发表于 2013-1-2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做教师的差不多是如履薄冰。当然如果事事睁只眼闭只眼我们也同样悠哉游哉。
{:soso_e181:}
发表于 2013-1-2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的迁就和纵容造就了孱弱的唯我独尊的一代,超越了一定限度的宠爱其实就是在祸害,真的不知道在温暖环境中长大的“小皇帝”们的这一代人还能不能担当起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重任。
发表于 2013-1-2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路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2-2 20:43 , Processed in 0.07355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