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mart

七律* 古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了!{: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2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跳海自殺的河 于 2013-1-20 22:03 编辑

但凭百态呈俗雅,一任井绳试浅深。这正是“或怀或贬,亦各随其人之量欤?”所要表达的。

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很好理解,但人们看这一联,多半只见到了弥勒在嘲笑而忽视了开头的“慈”字。嘲笑而含着慈悲,如何理解?换个场景:袁崇焕因通敌罪被北京百姓生啖其肉,弥勒在旁如何?在笑!世人的确愚昧相伤,但弥勒也是从这境界过来的,他相信世人会在劫难中学会相爱,最终各人给出各自的解答。所以这笑中有嘲笑、有泪、有坚信、有慈悲……或许仍有人问,弥勒为何什么也不做而只是看着?因为那因果所产生的劫是你的,佛、道、近代哲学可以教你方法却不能替你去化解,就像你的父母师长爱你却不能替你参加高考。而无论你考得好不好,他们爱你的心可曾会变?

中堂戏赠某对联群:虽不妨剔毫吮墨,若非百度穷忙,满群才子当失志;又何必以紫乱朱,既有三生余裕,一地鸡毛勿费心。这对联初一见,实是刻薄不厚道,但细一想,何尝不是当头棒喝。问一句,当头棒喝和春风化雨可有不同?当你看到其中蕴含的爱是相同的时候,就痛了,也通了。

佛祖给世人的感觉便是慈悲无量,老子给世人的感觉不近人情,黑格尔的画像目光凌厉直如刀剑他的著作思想深邃亦如刀剑……但就是这个黑格尔,新婚时偷偷跑出去,亲手在野外采回来许多鲜花,布放在床上,然后拉着新娘的手进来,看她眼中的芳华;同样是这个被叔本华认为不入流而讲学打擂的黑格尔,搞得叔本华的班上除了他自己半个人也没剩下……现在看春风化雨和当头棒喝还不同吗?哲学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花,在无际的寒冷中给人温暖;是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剑,在亘古的长夜里给人勇气,披荆斩棘、划破苍穹……我眼中的黑格尔,用辩证法化问天剑,披发长歌,剑试天下;用美学化长笛,横吹月下,拂动身边白梅……

扯远了,我是因为现在的学校把哲学讲得枯燥无味发发牢骚,说起来能把哲学讲得如同嚼蜡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大概这些人都着了叔本华的魔。

说了这么些之后,对古井、井绳、人间的理解就会变化,于是对古井的感受,便如同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感受,如同对“莫问斯花,时自驿边独立;闲停云水,我从此路归来”的感受,如同对《荷塘月色》的感受……接着心中响起《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片头曲,一个年轻女孩轻唱着:……Right here, not so far from you.Sometimes I feel happy Sometimes I feel blue……是啊,仿佛所有这些都在身边,进而物我两忘,似庄子时喜时悲……

回头再看这一句诗的气象便不同于先前。诗人是敏感的,他即使思维不到,但的确触及到了。这个世界是由因果律构建的,意识也如此(换个古老的说法,用心来表达更简单些)。如恒河沙数无量之心此起彼伏,构建因果,人便在其中历各自的劫了。这就好像老天给每个人出的解析证明题,让每个人用自己的一生去回答。而佛祖、老子、历代的大哲便是自觉不自觉地纷纷给出方法,让你在劫中轻松自如些。

佛祖说:“诸心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老子说:“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反也者,道之动也。”他们说得似乎玄之又玄,但仔细看来是极简单的,参看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你就明白他们说的是同样的道理,即:1运动是绝对的;2否定之否定规律。到了黑格尔《逻辑学》导论,就表达的更深刻了。河流不是要否定自身,而是其中含有矛盾的部分不停地变化,进而造成了河流的变化。一朵花开了,谢的时候是对开的否定,再开时,是对谢的否定,但这朵花却变了,又不是全然的变,有留存的、有新生的……总体上是会变得越来越好,近代科学也证明了。人心亦如此,这也是老子、佛祖、大哲们所坚信的。

用量子力学也可以印证,微观粒子是各种态的叠加,当你观测其中一个,其他的态便立时塌陷,你的观测影响了粒子。那么心呢?量子是不连续的,根据质能方程时间是连续的吗?再来看佛祖他们说的,你会惊讶他们的思维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

到底古井的感受是什么?爱世,恨天。潜龙勿用,呱呱坠地;古井不波,冷冷窥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跳海自殺的河 发表于 2013-1-20 21:59
但凭百态呈俗雅,一任井绳试浅深。这正是“或怀或贬,亦各随其人之量欤?”所要表达的。

说一个大家都知 ...

        感谢赐教!河君真正是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啊。其仁心妙语、禅心佛语,字字珠玑,句句哲理。令
人高山仰止,大为叹服。
       我认为,就文章本身而言,其点睛之字就一个“井”字,也是本文讨巧之处。“井”自有人类以
来,就和人们息息相处,含“井”的词,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际已成为家乡的代名词。“井”已具
有厚重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根井绳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和变迁,
自然会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无尽的感慨。
       顺便说一下:这个“井”字好像有点居功自傲,全诗只有他不合韵律,如换其它字,则意境大失。
没办法,只好让其呆之。     
发表于 2013-1-2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跳海自殺的河 于 2013-1-21 14:16 编辑
smart 发表于 2013-1-21 09:34
感谢赐教!河君真正是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啊。其仁心妙语、禅心佛语,字字珠玑,句句哲理。令
人 ...


感谢夸奖顺问好。不过博古通今、才华横溢的是钱钟书等前辈;仁心妙语、禅心佛语那是老子、佛祖他们。我若当了真,只会像在古井边的顽童,扔一粒石子进去,泛起一阵……清狂……

这段文字还差得远,现在看起来至少应该提到“见山见水”,还有其他很多漏洞,不细说了……

看你谈自己的诗,对我也很有收获,学了很久,一直写不好,向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1-26 07:38 , Processed in 0.0705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