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382|回复: 18

怀念我的母校,王河中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深山老林 于 2013-1-7 18:36 编辑

    怀念我的母校,王河中学
       我的母校,王中。记得当年在全县很有名气,我们也以自己是王中的毕业生而自豪。现如今,政府从多角度考虑,已经拆掉这所古老的学校。不知他人感受如何,我常常总有些个伤感,因为拆总说有原因,再去看看幢幢楼房静静的呆在寂寥之中,隔墙探望,杳无人烟,与当年对比起来,只让我默叹一句话:不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
    我们是1975年毕业于王河中学的,属第二届高中毕业。当年读书时年纪较小,有些事也说不准,但在那里读书的几年,我受到的教益是哪也比不上的,母校成就了我,当然,更成就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我只是没给母校丢脸就是。
    我们读书时,没有楼房,两个四合院,两幢小平房,厨房在后边,学校没有围墙。后来学校发动大家搬土手筑,我参加了全过程。筑围墙的任务到班到组,大家起早贪黑,干劲十足。做学生思想就是纯,组长带头就足够了。现在去看,还有遗迹。   
    当时学校教学设施还真顶尖呢,仅实验室里的东西就足够的上档次。其他不必一一点到。
初中时点煤油灯,条件好的有灯罩,像我们每天睡觉都得洗鼻子,不然就叫“黑鼻子沟”。后来点汽灯,我记得姓徐的一位同学每天傍晚给汽灯打气的那个劲,挺“酷”。(那时不是这么说)现在的学校,上下课、寝宿的信号都十分雅致,电动自控。当年的王中,大枫树上挂一大铃铛,有专人敲钟,那钟声到现在都还熟悉。敲钟有讲究,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节奏。新时期的小伙大多不懂,每遇停电,不分时段,乱敲一通。这时候,我们就是老师傅了,自然要帮要带的。
    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们的老师。
    记得敲钟是严老师,十分和蔼。当我们拿着碗“打冲锋”时,他却放下绳索不敲,这帮捣蛋鬼不得不跑回教室。想想,憨厚的老师也常常跟我们开起大玩笑来,不会让大家忘记吧。
    “政工”名曰“有才”,特别入耳,高大的身躯,挺威武;后来又有位姓丁的老师说也是“政工”。那时只知顽皮,不问世故,“政工”是什么职位多年后我才搞懂。
    教语文是聂老师,语速中等,讲解深刻,听他的课总让我睡不着。聂老师一表人才,着中山装特挺秀的,一手好粉笔字,令人羡慕不已直至摹之临之。
    我们英语老师换了好几茬,有位姓郑的老师,单挑身材,口语极佳,那时我都以为真是英国人。最让我倾倒的是他有一手好乒乓球,表演起来让我如痴如醉。
    物理老师姓金,望江人,脾气较大,带侄儿读书,见之调皮,打个“小死”。个人能耐不好说,只知道能自己改装收音机,会开大型拖拉机,柴油机的毛病他以听诊断。一次我考了56分,他“告我一状”,我的腿都让狠心的父亲打肿了,可我还是要永远感恩他。
    王老师教我们化学。他是桐城人,水平据说很高,可是我少有感受,后来大家都说他是“茶壶煮饺子,好吃倒不出”。王老师为人随和,可亲可敬。
    一位姓林的老师教过我一段时间的数学,上海人,那时正当青春年华。人聪明之至,想必读书时就是优才生。他常常拿出自己中学时的练习本给我们看,做的认真,改的细致,本子角都不皱,我们都赞叹不已。
    徐老师教我们政治。老师个头不高,挺秀气。最让我们敬佩的是他的蝇头小楷,至今我身边没见过,尤其是魏碑书法,当时可谓“盖帽”的,也因此影响了许多人。我们学者多,成者少,像样的要数一位姓程的同学。
    不是要特别提出,柯老师对我的影响更大。记得他和我们同一年进王中,也同一年调离王中,后来在进修学校又教我两年。在王中时大部分授我们课程。他是“全才”,尤其音体美,有相当水平,因为我的爱好,故和老师接触多,周六他回怀宁老家,常常叫我替他看房间。柯老师主教我们数学,教学方法灵活,极容易听懂。他上课时我喜欢打瞌睡,他忍了,说“这家伙一堂课只要听30分钟就够了”。班上有“四条汉子”,是老师冠的名,因为数学题我们个别人可能做不来,四人集中,无坚不摧。(我有幸是四条汉子之一)
     还有许多教或没教我的老师,不再继续数落。点出这些老师,谁不略知一二。王中,什么价码,说全县驰名,绝不为过。这所学校出来的博士生、高官、企业家有的是。
    听我们老师讲,王中原名“东南中学”,办的好早,影响也大。几经风雨,几经沧桑,后来逐步壮大。我们毕业后的很多年,又注入了许多的新血液,许多年轻有为的老师调进王中,都有开辟新天地的雄心壮志,可他们怎么会想到事情的结果就是今天这个样呢。
    王中,不知是那一年代,改变了体制。我不评论该不该这样,只是爱校心切,不愿看见一个完完全全的完中竟慢慢的、慢慢的没啦。王中毕业的学子我,想回我中学时代的母校去看看,只待在梦中了。可事与愿违,做梦很多,就是不做这个梦。
(此文算不得文学作品,借论坛倾诉心声是我的初衷。耽误读者宝贵时间,见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的文字,情真意切,赞一个,欢迎以后多贴文章上来。
发表于 2013-1-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真感情{: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水滔滔 发表于 2013-1-7 20:33
好文章,真感情

谢谢点评。{:soso_e181:}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叶 发表于 2013-1-7 20:26
感人的文字,情真意切,赞一个,欢迎以后多贴文章上来。

谢谢了。{:soso_e181:}写作是爱好,虽笔墨匮乏。
发表于 2013-1-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未办重点高中前,王河中学是全市最好的中学之一,78年高考升学率是全市第三名,当时县政府奖励一台黑白电视机,我是第一次才知道世界上还有电视机这玩意。一晃35年过去了,我也从少年变成鬓发半白的中年。感谢深山老林还记得王中。
发表于 2013-1-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王中毕业的,88年,真没想到现在学校没了{:soso_e109:}
发表于 2013-1-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浅的文字深深的情,勾起在那王中三年快乐青葱的岁月……
发表于 2013-1-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何故?一所好好的学校就这样撤掉了......
发表于 2013-1-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河中学创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始人是当时的国大代表张国桥,由安庆大渡口迁到王河,取名东南中学,王中校园内的大枫树就是当年栽种的,王中的历史悠久,培养了不少国家栋梁之材,虽然现在还算不上是久远,但这是一段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4-3 16:47 , Processed in 0.08549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